我是烟雨人 ▷

往事的回忆《四》民间一人

发表于-2008年01月21日 中午1:04评论-0条

延安,古代称为“肤施”,老城的西边有一座大山,叫“凤凰山”。此山中间凸起山尖高昂冲天,南,北两侧犹如凤凰展翅,顺势而下,整个大山就是延安城的长度,由北往南步行不超过三十分钟路程。

城北侧在凤凰山的余脉上建有一座城墙沿着延河一直往南,连接在凤凰山的南边余脉。城墙分别有,北门,小东门,大东门,南门共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下都有一座小房子,看来是过去守卫城门的人住的地方。

城南有座大山名“宝塔山”,此山不与周围的山脉相连,独自而立,山顶有一宝塔用青砖建造,相传为宋代所建。塔高九层,塔身六面,由下往上建有挑檐,檐尖挂有铜铃,塔内有木梯一座,蜿蜒而上,直达塔顶。塔前有木制钟架一个,挂一铜钟,钟体用黄铜铸造,刻有铭文,其钟声音洪亮,轻轻一敲,声音可达十余里。

城东,有清凉山,山顶有寺庙一座,此庙坐北朝南,两进的院子,靠北有大殿一座,殿内有用黄铜铸造的大佛一尊,大佛是坐姿,佛身后边有一大洞,洞里可坐三,四人。庙内住有僧人一名,掌管庙内事务。庙门前有石梯,蜿蜒直到山下。凤凰山下有万佛洞,洞内石壁上,刻有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佛像万余座。

城东有一大河名为“延河”由北朝南流过,在宝塔山下和一条小河相汇,以九十度的急弯朝东流去。

离城北约五里处有一地名为“枣园”,一道围墙里边,有数十座石碑,碑上铭文写的是;某年某月奉皇帝令,在这里祭祀的事情。枣园对面有一条沟,叫“大砭沟”步行二十多分钟,看到一个山坡上有各种石人,石马,石骆驼等沿着山坡往上,直到半山腰,不知此处有什么古迹。

城里从南到北共有两条大街,头道街,二道街,东西也有两条小街。城里各种作坊齐备,面粉厂,榨油厂,印刷社,木器社,做麻绳的,做地毯的,做鞭炮的,银匠炉,打铁的,安马掌的,修锅箍盆的,饭馆,炸油糕,卖荞面碗坨,凉粉的遍布延安城。到了晚上,一个人挎着一个木盒子,里边有各样鸡块,大小不一,价钱各异,“烧鸡卤鸡蛋”的喊声,半个延安都可以听到他的叫声。隔不了多大功夫,“油茶,油茶来……”的叫卖声又在大街上响了起来。

除了礼拜天,每天早上天刚刚亮,大街上一个单位为一队,一排排队伍,在大街上跑步;“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号子声遍布整个城里。

每到放学,我老是独自一人,背着书包,沿着大街,慢慢的走着,银匠炉那个戴着眼镜专心做银器的匠人,邮电局门口的靠给人写信收些钱的老头,印刷厂的印刷机旁,地毯厂那些坐在凳子上一根一根的把毛线编在挂好的经线上,然后用一把刀背在刚放好的毛线上剁几下的工人,还有那些纺麻绳的,卖泥人的全是让我流连忘返的去处。

宝塔山的宝塔,清凉山的铜佛,凤凰山上写着“保卫延安”,“保卫毛主[xi]”的战壕边。度过了我的全部假期。

这就是我童年里的延安城。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宝塔山来个宝塔啰,

顶顶连着那天,

哎幺,毛主[xi]他和咱们幺,

心呀么心相连。

本文已被编辑[一把锁]于2008-1-21 15:31:13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民间一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的出口点评:

回忆也带着纯朴气息!
特定的年代,特别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