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无疑是人类社会中最卑劣最丑陋的现象。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一个很羸弱的观念,即宣扬“安贫乐道”,“苦难是财富”。并且又有“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肋骨,苦其心智,饿其体肤”等等说法,不少文人落魄之后还以此自居,说出了“文,穷后而工”之类的话。把贫穷当做了莫大的法宝,仿佛人生不经过一番贫穷苦难的折磨折腾就成不了大气候,做不出大事情。
身为文人经历过苦难与贫困的折磨,他对于人生会有较多的感受与感触,他会将这些融进他的作品里,从而使它具有广泛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无须置疑;作为统治者亲身经历过艰难困苦,他对于社会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他的眼界开阔,同情心浓重,体现在他的执政理念中,就是较多地为民众作想,民众因此受益,他自己也青史留名,取得人生与事业的辉煌成就,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连普通老百姓也经常以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穷来教育孩子,开口便是“我们当年如何如何”,似乎那些是莫大的荣耀,要他调皮捣蛋的娃娃时刻铭记。在我们的教育中,“忆苦思甜”“吃忆苦饭”之类的事情,人们都记忆尤新。
或许贫穷与苦难是不能忘记的,民族忘记了它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个人忘记了它便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可是,它们真的就是那么巨大的精神财富,一个应当平心静气对待的,一个可以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的精神财富?人人都得安贫乐道,捧着那宝贝般的贫穷与苦难,细细地咀嚼它们,慢慢地品味它们,将它们当做美味的精神食物享用,并且永远乐此不疲?
事情不是这样的。无论从哪方面说,贫穷和苦难产生的悲哀与罪恶,远远大于它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激励,这才是真实,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在实际生活中被苦难折磨得丧失了生活勇气,沦为醉生梦死的酒鬼,沦为孤注一掷的赌徒,甚至被迫放弃了生命的人不计其数;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贫穷而迷失心智,看不到希望与未来,因此丧失善良本性,抛弃了道德准则,穷凶极恶,变得丑陋狰狞,仇视社会危害他人,乃至违法犯罪的例子,自古以来比比皆是。面对这些,所有的道德说教都是那样苍白无力。而贫穷产生的罪恶,却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历史。
对于穷人本身而言,环境给他的摧残与压力相对于富有者要大得多,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从来没有一个穷人会认为自己周围的一切是在善待自己,从来没有一个穷人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得到的都是平等公正的对待,相反,屈辱与痛苦总会在他的心底投下阴霾,使他以一种异样阴沉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社会。这种心理折磨不是其他人可以轻易体会得到的,却很容易追随他的一生。
从这些事实来看,“安贫乐道”,“苦难是财富”等等说法,其实都是唯心式的一厢情愿,是极其虚伪的欺骗。贫穷的本质只能带来巨大的不幸,轻易地导致无奈与绝望,导致各式各样的丑恶与罪恶发生。 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谓的“太平盛世”,是要求有丰裕的物资做基础,更是要求这些物质做到最大程度的分配合理、分配公平,否则由于贫穷而“饥寒起盗心”,犯罪丛生,动荡不宁,才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当今中国,那种讥寒交迫缺衣少食的绝对贫困者不是很多了,这是事实。但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财富巨大差别,将极少一部分人送上了史无前例的世界富豪宝座。他们骄奢淫逸,大多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明自己的财富来源,不能说明那是否因为巧取豪夺甚至是贪污受贿所得;又有相当一部分人享受着现阶段体制带来的巨大好处,譬如一位终日劳累的工作者,他的正当收入还不及某位整天无所事事的“公仆”几分之一;更不能同“公仆”可能拥有的“灰色”收入相提并论。而有了个“好爸爸”的孩子,便也意味着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平坦,意味着他可以心安理得的从社会财富的大蛋糕中轻松地获取一份,这却是贫寒子弟需要付出非常艰辛,才有可能得到。正因为这一点,无数不愿付出艰苦努力的人,选择了走其他捷径。可以肯定的说,那些小偷,那些坑蒙拐骗者,那些罪大恶极的抢劫杀人者,那些卖身的女子等等各色人中,绝对难以找出几个家境殷实的人,相反都是贫穷人家的子女,因为贫穷,而走上了丑恶罪恶的道路。现在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劣,各种犯罪现象丛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人心不古”,道德败坏,是因为贫穷与不公,早就种下了丑陋的种子。
由于财富本身的积聚与攫取效应,社会财富会越来越集中于一小部分人手里,所谓“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相对的贫穷,已经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在普通人心中造成的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巨大。 一种浓重的仇富情绪已经弥漫在我们这个社会,许多经济学家慌忙站出来为富人辩解,“为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就是其中叫得最响亮的声音。另外还有“待富”一说,也新鲜出炉。他们竭尽全力地安抚处于贫穷中的人们,同时尽量将中国当代富人们那来之可疑的财产合法化,化解甚嚣尘上的富人皆有“原罪”之说,并将其简单地斥为“仇富”。按照他们的说法,穷人应当善待富人,并且安心地等待,等待那遥不可及的富裕时代到来。他们这样的呼吁,确实也有历史渊源,这便是“安贫乐道”的现代化翻版。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彻底的误区,那就是,人们并不是在简单地敌视财富,仇视富人。财富从来都是个好东西,勤劳和智慧创造累积得来的财富,无论它多么巨大,人们都真诚地承认;拥有它的人,从来都得到人们的敬佩与尊敬:譬如比尔·盖茨,譬如袁隆平。在他们面前,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近乎白痴。而且他们最自作聪明的地方是认为富人能够善待穷人,会主动邀约他们一起致富,可事实证明这必然是痴心妄想。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平等。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异,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依然会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人类社会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全面彻底的公正,而只能竭尽全力地去接近它,因此产生的贫穷现象,人与社会都将长时间面对,这也是基本的事实。但是如果放弃对于公正的追求,加剧不合理不公正的事态发生,那只能说明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无耻。
面对贫穷,人决不能消极懒惰地去应付,决不能以“安贫乐道”来等待,更不能自暴自弃甚至触犯法律,掠夺他人。他应当奋发图强,他应当维护自尊,人穷不丧志。或许他的奋斗终无结果,他也可以骄傲地对世人说,在贫穷面前,我没有屈服。
面对贫穷,社会的进步与否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检验。社会的公正与否,将得到完全彻底的考验。任何高尚的理论,将在它面前得到真正的证实和取舍。贫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因为它导致的各种丑恶现象,各种犯罪行为的根子也在于社会,在它面前,任何人都难辞其咎,尤其是社会的统治者与他们执行的制度。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智慧已经可以探索宇宙,对于人类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人与人之间贫富严重不均的问题,也一直在摸索着解决。可以这样说,人类发展到现在,所有的理智与良知,从来都在呼唤着公正,呼唤消除贫穷。
在克服人类自己制造出的“贫穷”这个怪物面前,希望之光总有,但若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则无论穷者富者,都将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那里会时刻充满血腥与暴力,而为了平息它们,社会与人都将被迫付出高昂惨痛的代价,并且永远没有和平可以期待,更没有和谐和睦可言。
-全文完-
▷ 进入辰洲草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