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的播出会造成的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这部牵动人心、打动观众的剧目是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珠联璧合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这部片子播过后的近30年后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一部真实的“血疑”,在我们身边出现了。
2008年1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播出了《新闻纵横》记者郭静、张军、《南方周末》记者朱红军的《血液信任危机——上海脐血库存进被污染血液》的报道。听到这个报道,我便给姐姐打了电话,因为姐姐的外孙在出生的时候,花了一万多元为孩子存储了脐带血,知道这件事情后,当然也就为孩子脐带血的储存质量多了一份担心。姐姐和外甥女也一样在为这件事情思索着、怀疑着、担心着。
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结扎以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它可以像骨髓造血干细胞一样用于移植,治疗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因此近些年,世界上掀起脐带血保存的热潮。脐带血保存的热潮于前几年也来到了我市,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来说,许多“准爸爸”、“准妈妈”便为孩子储存了脐带血。这个初衷是好的,等于为自己的宝宝买了一份保险。用该业务的广告语来说,这是孩子的“生命银行”。可是,当相关报道一出来,这些买了脐带血“保险”的人们,便开始疑惑和担心起来。因为,对于自己宝宝的脐带血的有菌与无菌,家长是无从知道的,只有从脐带血库给开出的证明上能知道脐带血的保险性。脐带血库为储存的脐带血所开出的检测证明多是无菌的,而在这次的新闻调查中,却与人们所想像的美好差之千里。
脐血库的经营者说:“有菌的血也能移植”。就这个观点,记者询问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卫生部脐带血库专家委员会主任陆道培教授说:“血液微生物检测一旦出现一次阳性,就很难推翻这个结果,哪怕10次检测、只有1次是阳性也不能用。”卫生部脐带血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佩弦教授说;“‘带菌的血也能移植’,这样的说法违背了基本医学常识。”对于我们不懂医的人来说,在生活中略微知道一点,在影视中也看到过:白血病病人移植之前,都住在绝对无菌的病房里,因为他们自身抵抗力很差,有一点细菌进去,很快就要死人的。再一想,有菌的脐带血在还没有进入人的肌体的时候已经带菌,那么直接进入到白血病人的身体内,会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呢?
1999年到2006年,卫生部相继颁布实施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试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规范》(试行)、《血站管理办法》等多部关于脐带血库特殊血站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中都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脐带血采供活动”;“国家不批准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那么,血液中心、红十字会、国资委批准,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个人的资本在里头?难道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
做为脐带血储存者的家属,姐姐和家人都在想:这么大的红十字会和血液中心,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让人难以置信。听了姐姐忧心忡忡的话我也在想:是什么让人对生命如此漠视?是什么让良知在利益面前低头?这错综复杂的真相背后,究竟谁在驱动?几经问寻,仿佛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
中国脐带血库的成长史,迄今十年有余,这一年轻的领域,自诞生之初,就争议纷然。报道说:自从2001年,卫生部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个省市设置脐带血库,几年来脐血库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目前,除广州脐血库由政府全额拨款、只设立了接受捐赠的公共库外,其他脐血库都像上海脐血库一样,吸收社会资金入股或控股,在设置公共库的同时,开设收费自存的自体库,都在忙着做收费生意呢。2000年前后,对于是否该设置盈利性自体库,医学界一度争议纷然,赞同者和反对者各持己见。因此,自体库、公共库,谁养谁的问题就出现了。说到谁养谁的问题,最终还是一个“钱”的问题。涉及到“钱”的问题,自然就离不开商业牟利行为。商业牟利并不可恨,可恨的是牟利的背后是否有交易,用人命来做的交易?一位不愿具名的脐带血权威直言:“脐带血自存可能压根就是一场商业骗局。”首先是,世界范围内,到目前为止,自存脐带血用于自体移植成功的案例罕见,记者采访的几位脐带血专家无一能举出确切成功案例。
这几天姐姐和外甥女都在为自己孩子存储的脐带血的试验报告有菌还是无菌疑惑着。当然希望为孩子储存的脐带血是健康无菌的,但由于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不免让自己为些而多了一些疑虑。姐姐和外甥女也在多方打听这件事情,并找到相关的血站了解自己孩子所储存的脐带血有菌与无菌的真实性,但只能是在遥远的地方打听和寻问着,在焦急中等待着。所以,家人也都在劝姐姐和外甥女,不要为此事太忧心,凡事顺其自然吧!祝福孩子平安是第一位的,那脐带血及一万多元的费用不要了。所以,现在储存脐带血的家长们关心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未来平安问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和《南方周末》记者经过历时一年的深入调查发现,上海市脐血库由一家私营公司操纵经营,为谋取商业利益,他们把200多份细菌检测有问题的脐血存入血库。直到今天,这些脐血仍然被当作合格品保存在上海脐血库里,而且随时都存在被患者使用的可能。获悉2008年1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有关报道后,上海市卫生局已要求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市血液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大对上海市脐血库的日常督查和管理力度,确保脐血质量和安全。这样的做法是否有些“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呢?那么,以前所发生的事情该做如何处理呢?
权威机构所发出的报道,让许多为孩子储存脐带血的家长对此行为产生了怀疑,面对新时代的“血疑”,更多的家长对中国以后脐带血行业的发展前景表示出了太多的担忧。血液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脐血保存、移植,专业性太强,很多自存脐血的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这就给商人炒作谋利提供了空间。说一千道一万,只能怪自己对某些事情太过信任。因此,新时代的“血疑”的出现和产生,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