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讲究老人过生日,过九不过十,我的六十大寿的也就放在了我五十九岁的生日这天来庆祝了。
好快啊,转眼六十年就过去了。我坐在书房,往事的回忆,在我的脑海里翻滚,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旧事,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三日《农历》,我出生在一个旧军官家庭,祖籍是天津市静海县杨柳青,一个靠近大运河的北方小镇。父亲十三岁上我的爷爷就去世了,本来还算殷实的家,没过多少年,就变得一贫如洗了。全靠当时住在静海县城的我奶奶的娘家资助。一九三零年。父亲只身来到陕西省西安,投奔当时在西北军里任杨虎城将军副官处长的舅父李家骥将军,随后就一直跟随在他的舅父身边。娘子关战役时,父亲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这次战役同日军作战。据父亲回忆,西安事变时,当天晚上,他刚好在西安新城广场值勤,半夜里枪声大作,大部队来回调防。第二天天亮才知道发生了事变,当时他的舅父任西安城防副司令。在著名的中条山对日作战中,时任《西北军独立四十七旅》副旅长的李家骥将军为国捐躯。李家骥将军当时的同事,大部分在抗战后期到了延安,解放后许多人在军队里担任重要职务。在李家骥将军阵亡后父亲也就离开部队在地方任职。我就出生在渭南这个靠近渭河的小县城里,父亲当时在渭南国家税务局工作。我的母亲经常给我讲起,我出生后。渭南面临解放,当时人们的生活都很拮据,一家人就两床棉被。为了不让我受冻,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自己的肩膀露在外边,最后落下一条胳膊动作不便的毛病,直到老年,胳膊疼都一直伴随着她老人家。
早在一九三五年前后,我的奶奶和我二叔,老伯,姑姑,也从老家迁到西安居住。一家人靠父亲的工资度日,在当时家里的生活还算比较富裕,临解放时,到处物价飞涨,金元卷贬值,当天领到的工资,如果不赶快去买成粮食,到了下午,就会连一半面粉都买不回来了。母亲给我说起那段历史,就会学我的姑姑为了赶着回家送钱,快步如飞的样子。在六十年代初期我第一次见到姑姑时,姑姑还是那样,走起路来一条胳膊来回摆动。一条胳膊垂的直直的。当时奶奶一家,为了度日,把家里的家具用品全都变卖了。解放军围攻西安城的时候,母亲拖着我们姐弟三人,前去渭南投奔父亲,西安灞桥一带全是军队,炮火连天,母亲抱着我,拉着大姐和大哥,躲在灞桥的河滩里,躲过炮火,穿过军队的防线,顾了一辆马车,连夜赶往渭南。当时,渭南已经解放,父亲被留用,在原来的单位工作。
西安解放后,父亲被调回西安,母亲也参加了工作。在我的记忆里,我记得最清楚的事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大街小巷到处是标语。在我父亲工作单位的大门口,我和几个小朋友,手里挥舞着小旗唱着;《嗨拉拉,啦,啦。海拉,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们力量大,打败了美国兵呀,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把帝国主义连根拔。呀么连根拔。》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1-17 9:10:0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民间一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