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样的题目真不利于奥运的传播理念,但金牌逐年的增加也不见得人民的身体素质增加到多少?不过古之大国极好面子,刘翔得了百米跨栏的冠军,国家体育总局激动过后想赏他两亿人民币,说以雪黄种人在田径历史上的国耻。我劝领导人稍安勿躁,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里,在西欧各国的博物馆里藏中国的古董,这才叫耻辱。而竞技场上的输与赢不易过与较真,想想那些没有晋级的陪练、运动员,只能眼巴巴的看人家分奖金、分房子、拍电影、拍广告。
竞技场上无疑是有爱国心的表现,大门爱国心不能肆意的斗量起来,仿佛那奖台上的爱国心大小不一。最近国家男足拼命的抱怨,中国政府对男足的待遇太底了,与西方各国那简直是没发比,这样的爱国心又将如何诠释。这样的尴尬境地,每个国家运动员都成了打工的工具,运动员用金牌换待遇,政府是收面子卖名利,破记录更的金钱无限,“爱国心”早就不知道被弃在何地了。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那么落地者呢?据钱易《南部新书》记 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这样屡试不第给读书人的他的家人带来了长久而广泛的心理压力。我想体育落榜者虽不至于此,也得“独怀羞”吧!倘若一朝破记录别演变成了中举后的范进,大喊:“我可得金牌了啊!”
现代的教育场极似一场体育竞技赛,高考便是奥运,北大清华就是金牌,分数榜单就是赛场记录,校园满眼的“某某状元”的横幅犹如传媒的泛滥。前些日子北大学子要卖葫芦,好象辽宁某运动员要卖金牌。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体育的宗旨又在哪里?总不能为了高考,拼命的吃补药;为了得金牌,疯狂的摧残自己的身体。
我欣赏江湖里的武侠世界,好比华英雄在美国的自由女神象上迎战日本武士,这才叫不计名利,置生死与不顾。而奥运场上的应试赛,耗费那么大的成本,争的哪门家的文凭呢?
07年12月30日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