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识多年不能能抓住多少记忆,如风一般淡过。有些人只见过几次面,却俨然认识了一生。清荷茶馆的老总王作平先生,于我,就属于后者。
我们都知道:最早的茶与寺庙宗宇有关,“茶禅一味”的境界想必就是那样来的。意思是说,没有一定修为、境界的人,是不懂茶道,不善经营茶作的,更不懈做茶人了。
做一般的茶客可以轻易做到,做茶人除了心清,还需要德净。王先生与茶结缘是与生俱来的事情。他生在茶山,是闻着茶香长大的。成年以后,终因了喜欢“茶”,于是舍弃了其他的工作,专心经营茶馆,现在已将生意拓展到茶庄、茶时尚餐厅、茶艺坊。
在我眼里,诸多的职业中都不如经营茶馆有文化氛围,况且王先生将茶馆命名“清荷”,又赋予了茶馆另一分幽雅与清纯。因为王先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爱好书画、文字艺术,所以他开的茶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去清荷的次数多了,有了那样的感觉:先生经营的不仅仅是生意,经营的更是一种国香文化。去过的茶客都清楚清荷的风格,每一个角落无不洋溢着古典的气息,不见“茶”字醒目的招牌,呼吸里的空气,却无时不透涔着茶香。这也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设计,更是一种缜密、亲和的心思。
我欢喜这样的细腻与温柔,在清荷吃茶,享受的不仅仅是隔绝尘世的清闲,还有主人人性的温暖。我想,每个来过的,又来的,重复来的客人,都会有那样的感触:茶馆经营的是一颗温心暖意。有的时候,我都搞不清先生究竟是在经营茶生意,还是在搞艺术集会。以他为首创立了柳城书画联盟——清荷雅集。
王先生不善言谈,白晰清瘦的样子更显示了他作为文人的气质。先生将茶馆经营了五年,这五年的时间,进出茶馆的人,新朋友成了老朋友,每天都在结识新的朋友。先生每天一位的迎宾普洱茶,将他的待人之道发挥到了极致。先生在茶馆插上四时的花草,茶客便觉得美丽的大自然就在咫尺,大家就在这样的茶馆喝茶、听曲、挥豪、作画,与山水既远又近,诗情画意,茶禅一味,好不惬意。
王先生将茶馆的营销理念定为“走进清荷,亲亲和和”,是因为,茶是彬彬有礼,茶是心平气和。言下之意,走进清荷的每一个人,都是亲亲和和的一家人。
经营茶馆,也可以说在回忆从前,先生从年少的记忆一路走来,茶色清香、墨色清香无时不在渲染、熏陶着他。想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茶,赋予了他全部的意义。茶馆在不断重复着昨日的故事,又不断地在为新故事锦上添花。
不知是谁说过:“茶馆是水做的名片”,所有的故事里,茶一直绵延其中,不曾占领主要位置,也不曾失去或者离开。王先生,将生意打点成一副精细的水墨,既能见到挥豪饱满的一面,也能体会淡到无痕的感觉。我想,起初的王先生并不是完全为了生计而选择经营茶馆,而是为了圆从年少开始就拥有的梦。
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茶馆经营得如火如荼。柳城的茶馆比柳叶湖的柳树还多。清荷茶馆能在繁华的城市静逸一隅,当然是经营者的经营方式在同行中独树一帜。这,与老天和命运没有多大的关系,却与经营者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生在不经意间就将茶馆拓展成现在的规模,除了做事的毅力,更多的是为人的那种亲和力,难过他自信地说:“百年传承,清荷百年”,想来,先生是要继承传统的茶文化艺术,又要将清荷继往开来,从自己开始,将事业传承百年。看来,先生是要一辈子做那茶人。
-全文完-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