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怀念在公司的日子谷穗

发表于-2008年01月04日 下午5:04评论-0条

——做此文以记念在公司的那段难忘的日子,并借此祝福我的公司、总裁和同事们。希望他们能开创一个中国it业的一个时代、一个奇迹。 

一、考研结束后的困惑 

得知我已经被北大正式录取后,我正在公司享受着编码的乐趣,那时大姐打电话给我,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与惊喜,她说信是寄到大队里的小学。她刚下完课,校长说这里有一封信,收信人好像是四个字的,应该就是你的。大姐拿到信之后发现是北大的通知书,惊喜的叫了出来,校长看到后还狐疑了半天。他是你弟弟吗?会不会弄错了?咱们大队大学生都还没有几个呢,竟然还出了个北大研究生?大姐笑着说:准没错,之前听弟弟说报考了北大研究生来着,没有想到还真是录取了。 

我很平静的听完了大姐的电话,继续编写着属于我的程序代码。不由的想起了来公司前、后的点点滴滴。 

在考完计算机基础数学之后,我整个人都摇摇欲坠,感觉全身都快虚脱了一般。在下楼梯的时候,我踏错了两个台阶,几次都差点摔倒。在回宿舍和吃饭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数学不是自己的强项吗?这次都可能上不了90分的最低分数线……”我现在仍然惊奇自己那时心态调整的快速,在中午的时候,我强行让自己平静下来,准备下午的专业课考试。 

考完研之后的日子充满了穷困、忙碌。身无分文,到朋友租的房子里借宿,疯狂而失落的找工作。那时,进入北大的梦想,离我却愈发的远去了。在自信心几乎快丧失的时候,我去了一个新的公司面试,可因为堵车的缘故还迟到了一个小时。 

拐了很多弯路才找到公司的地址,一间普通的商业公寓。当我满是狐疑的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总裁竟然没有责怪。在和总裁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是个新的公司,说是新公司,其实还没有正式注册。加上总裁一共才三个人,但有一个大的产品项目,希望能找一批人尽快做出来。 

在离开公司后的时间,有一个念头占据着我的心头:“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我能胜任吗?” 

当总裁问我对xml了解多少的时候,我不知道。那时我还以为所谓的xml是和静态标记语言“html”相对的动态语言。总裁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从你的谈话中得知,你很喜欢计算机,也很喜欢编程,但作为一个好的程序员,竟然连一些新的技术都不去关注,甚至没有去了解一下,就不算是一个好的程序员。”总裁又问及我以前接触过浏览内核webbrowse控件吗?我一时语塞,回答没有。在听总裁阐述项目的一些构架和设想的时候,都是我几乎不懂的技术。 

从心里讲,我很想去这个公司历练一番,但心里实在没有底。 

“一个创业公司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很高吧?”我在向朋友寻求建议的时候这样问。 “应该是吧”朋友想象着回答道。

“我能胜任吗?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是水到渠成的,如果我现在去这个公司,会不会有拔苗助长的可能?”。

朋友听完我的话之后,也若有所思的说:“好像是吧,那还是不要去了。先考虑更成熟的公司吧,在那里做项目有人带,可能会好一些,而且你刚考完研,人家会要你吗?”;

“嗯” 

于是,我继续迷惑,想去的那家“大公司”迟迟没有回复,这家大公司又离家很近,但据说这样的公司,人事任用的确定至少要两个星期……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了我的一个老乡,比我大十多岁,是我小时候的榜样,他从小也是家境贫寒,但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师范大学,在高中教书很多年,教的很好,两年前来到北京。 

他听到我对问题的描述之后,几乎是斩钉截铁的说:“这样的机会你还不抓住,还在想什么胜任不胜任的问题,你觉得你不去经历,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吗?再说了,就算是开始不太胜任,你会有什么损失,人家总裁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就算是适应的过程会很痛苦,但成长就是在痛苦中加速的!这样的机会你不去赶快抓住,你还在想什么!” 

当听完他的话之后,我几乎是马上决定去这家公司的。也正是他的这番话和我的这个决定,才有了我后来的成长,才有了<北大这三个月>的“困惑”。 

二、去公司后的困惑 

人在两种境地最容易困惑,一个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也就是在告别一个旧的环境之时,一个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尤其当以前从没有经历过这种环境的时候。 

现在想来,无论是我刚到初中,还是高中,甚至大学,我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迷惑。回忆起来,正是那段时间的困惑,却留下了自己成长路上的最深的脚印。我到这个公司的时候,也是如此。但人往往是短视的,在痛苦和迷惑中的时候,很难看到困难和挫折的价值。这时,人的心态往往是焦虑的,被环境所控制着被动去适应或反抗环境。 

那时候的我,正处于这种短视的状况。但幸好我还比较倔强,我努力去适应着这个环境,提高自己的技术。在刚进公司的前两个月,我几乎都是每天都是要看书到很晚,大概凌晨两点,经常躺在床上就睡着了,醒了之后继续看书。一个人努力了,还要看他的心态和环境怎么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收获。 

那时,自己心态很是急躁,做事情都似乎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而不是想解决事情本身。而当时总裁对我的任务安排也确实可能没有估计到其复杂程度,有点拔苗助长。最重要的,还是我太缺乏做项目的经验,而学校学的所有的东西,到了这儿,似乎都没有了价值,都用不上了,遇到的全是以前没有遇到的东西。因为没有项目经验,我当时做项目的心态是: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从总裁的满意角度或是自己的实现难易程度角度出发,这样的话,工程一改再改。当我达不到总裁对我的任务要求的时候,我和总裁的沟通也开始出现问题。我认为整体出发,从大到小分析模块,会降低问题的复杂度。总裁却认为必须立足于具体的功能,去抽象其共性,才能达到代码的复用。后来想想,其实我们两人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或者说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说的都有道理。

那个时候,我和总裁的争吵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以至于其他两个同事都看不下去了。我和总裁都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在又一次因为观点不符而发生了一次争论之后,也是因为我没有及时的写文档,那时我认为写文档太费时了。总裁无奈的说:“好了,我们以后改变一种沟通方式吧,我们不要说用语言沟通了,我每天把任务用邮件的方式发给你,你接收邮件,照做就可以了”,我一时语塞,也无奈了。 

就在这天,我做了一件现在想来还是很富有勇气的事情:直接和老板说,我想和你谈谈。 

于是,我们两个心平气和的在会议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一种奇异而坦诚的沟通。在和总裁的谈话中,我看到了他的爱才之心,甚至看到了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我突然感觉很是释怀,是啊,我一个刚毕业的学习,面对一个有了十年项目经验,还创业过的长辈,是一个多好的学习机会啊!我们之间,只有差距和学习啊。我还竟然为了不停“证明”自己,而抗拒总裁的各种建议!于是,我把我所有的心里话,还有对项目的想法,都坦诚的表达了出来,这时,我第一次感受到坦诚的妙处,一切似乎都变得简单了。 

在走出会议室的大门的时候,同事关切的问起谈得怎么样的时候,我自信的说,以后我们不会有争吵的时候了,有的只是讨论。 

还真是,正是那次坦诚的谈话,让我开始以一种观察和学习者的心态去适应这个社会,从被动变成一个主动,只是一道小小的坎,我用坦诚跨了过去,跨到了真正的社会中去了。 

往后的工作虽然还是艰难,还是晚睡早起,但感受到的,是充实,而不是苦,更不是累。 

直到四月的一天,我遇到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次“赌博”。 

三、复试通知引发的我的第一次“谈判” 

当知道我的分数和复试分数线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离那个曾经远去的梦竟然如此之近。 

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公司最需要人的时候。由于我做的模块当时是整个项目后台和前台的中间处理层。公司是无论如何不会让我去参加复试的。 

另一方面,谁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人在知道自己的分数之后,甚至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活动”起来,不仅是要准备复试的笔试、口试和面试,还有在适当的时候去找适当的导师,虽然在复试之前不用确定导师,但找到他并给他一个好的印象,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尤其是像我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不是很高的,不找导师就更“玄”了。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自己主动创造的选择,而这两个选择又是去梦寐以求的。一个是半年的全心复习去努力追求的梦想,一个是我刚入行,需要自己抓住机会的创业公司。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这时,几乎所有的朋友给我出主意,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是一个主题:“不让老板知道自己通过了研究生初试,以某种理由请到一个星期左右的假”,比如说“家里出了点事啊”“身体突感不适”之类。 

我知道朋友们都是好意,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看上去也是风险最小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我问自己,如果我说了谎,老板也答应了给我一个星期的假,那我以后如何面对公司?如何面对自己? 

是的,那时,在去公司的公交车上,我已然下定决心,就像上一次跟老板谈话的方式一样,再找老板坦诚的谈一次。 

只是,这次不是谈心,而是我的第一次“谈判”。那时我确实不知道,那个只是凭自己的一时的冲动做出的选择所承担的风险,我更不知道,这次冲动的选择对我个人的信念,我的一生,会有多大的影响。 

我以为自己能如此坦诚的把自己面临的选择说给老板听,老板便会因此而给我打更高的分。 

然而,当我把情况陈述完之后,老板说“我很感谢你把这些事情坦诚的说出来,但是你得清楚,诚信是不能当作谈判的资本来交换其他的承诺的,它只是你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与这次的谈话无关”。 

我一时愕然,但也觉得他说得没错。 

“你现在怎么打算?”老板问。

“我想,能不能给我几天的时间,我想还是复习一下考试,要不然,那边肯定没戏。”

“你知道现在公司项目进度正紧张吗?”

“我知道,但我真的不想就这样失去那个机会,那可是我用半年的时间全力的复习的结果,我恳请你理解我的难处,帮帮我。”我说。 

在我意料之中,也有点意料之外的,听到老板说:“是啊,你知道吗。你选择一个对你来说风险最小而收益最大的选择。但是,公司为你的这个打算承担了风险,你想想,如果你没有考上,公司和你像往常一样,没有什么收益。但如果你考上了,那意味着我将失去一个辛苦栽培的员工;没有一个公司希望自己的培养好的员工流失,既然如此,那公司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风险却没有收益的事情呢。

而且,像我们这样刚起步的公司,越到项目最后,越会依赖其元老员工。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还不如现在就换一个员工来尽早接受你的工作。” 

“……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回到我之前的想法,我还得鼓起勇气继续说:“公司也不是没有收益,如果我没有考上,那我无怨无悔,而且对公司深怀感激,那我肯定会更加努力的,甚至是拼命的工作,这点,我可以保证。如果我考上了,还有一种可能,我可以申请缓读一年,等到明年的九月再入学,这时,公司的这个创业项目也早已经完成;即使申请不成功,如果我还是选择了去念书,那到九月份也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公司是需要人的,尤其是需要对公司项目比较熟悉的人。无论如何,如果公司答应了我这个请求,无论我会为工作多久,半年,一年半或是半辈子,我都会拼命工作,即使不是为了报答公司,也是为了感谢你的知遇之恩的。” 

说完了这些,我本以为自己于情于理,几乎是滴水不漏。 

但是,老板回道:“你说的这个有一定道理,但所谓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问题,但那些都是虚的。而我做为公司的管理者,需要理性的分析其中的风险与收益。在管理上,最忌讳老板与员工之间不相互信任,你想,如果你考上了,不到半年之后就要走,我怎么为你安排任务呢?尤其是那个任务是项目的核心呢?” 

“……这个,嗯。是很难“,我整理了一下我的思路,继续说:”但请你现在信任我,无论复试的结果如何,无论我在公司待多久,无论我将承担什么任务,我一旦承担,我会保证把它做完,哪怕我回家了,或是到学校了,我都会把任务认真的做完,而且会积极的和接受我工作的同事配合,不会给项目带来损失的。” 

“你说不会带来损失,是没有办法保证的,这是连我都无法保证的事情。这样吧,我给你两天的时间考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参加复试,要么留在公司。鱼和熊掌很难兼得!”老板的坚决的说。 

“可是,如果只能有这两个选择的话,我只能选择去复试了。因为一个你奋斗过的梦想将要实现,只需要最后一把力气,去尝试,去努力,我是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的。换做是您,可能也不会如此轻易的放弃的。同时,我真的是真心诚意的想留在公司,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成长,我大概都适应了这个环境,而且也越来越多的理解了这个项目,并且在这个项目中,我也找到了创造的价值。况且,如果要找一个新的员工去熟悉这个项目,那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个代价可能更大。我现在走,可能损失我的将来可能的成长,但公司损失的不仅是将来可能是最忠心和卖命的员工,还损失了当前项目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说完这些,我只觉得自己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张牌,成不成就看老板现在的反应了。 

“……”老板第一次沉默了一会,最后他说了一句,“这样吧,如果你能说服老王,那也可以。” 

我听到这句话,知道这已经是老板的底线了。我也明白,这也是我有转机的机会。 

和总裁相比,我和王总之前谈过更多的话,因为公司的一次全体会议结束之后,我没有回去,而是和王总谈到了深夜。发现我们的经历和性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两人的信任度在那时也更深一些。 

后来事情进展的比较顺利,我成功的说服了王总。或许他也觉得“如果一个公司能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绑定在一起,那将是对员工最大的激励。” 

不过,虽然是王总直接答应我的,但我始终对总裁芦总怀着极大的感激之情,并将这种感恩化成实际的工作动力,或许也是这种动力,成全我的成长,也成全了公司的项目。 

四、努力工作 迎来收获 

经过上次的谈判,我的工作态度愈发的积极和主动。不仅如此,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坚信了真诚的力量。这种真诚对人,不欺骗别人的信念在公司的这几个月越来越坚定,让我无论在做人,还是在做计算机项目上,其角度、心态和效率、方法都有一个级别上的提高。 

或许也是在这种坦荡、真诚、感恩的生活中,我结识了至今让我受益良多的同事兼好友的朱才兄弟。 

那时他刚从深圳来北京,下班的一次问答中,我得知他还住在旅馆,要是的换做以前的我,可能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说一些嘘寒问暖但不切实际的话。但那时的我,却选择了和他说,“我租的房子里的室友可能要搬走,她们托付我如果有合适的人可以转租,租金可以少一些。在她们搬走之前,你不妨先和我挤一床。毕竟住旅社太贵了。”我后来才得知,他那时已经感冒几天,找工作也不顺利,我这个热情的建议可以说是帮了他很大的忙。 

没有多久,我们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我们发现,彼此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喜欢安静的思考问题,而且从小到大都会想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红灯时其实是排在前面的人更划不来”、“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会等于180度”“为什么所有的电量都是电子带电的整数倍”、“放牛时把牛拴在草地的中间可以获得两倍于牛绳的问题”之类…… 

我们虽然只相差1岁,但我们的环境和成“才”之路却是如此的不同。我们都是家境不好,还有很多不能控制的灾难,但在这种境况下,他随性而安,任由别人的冷嘲热讽或是鼓励鞭策都置之不理。玩电玩成瘾、读名办大专还自己退学去培训学校、又从培训学校出来,自己买了台计算机,自学成才,到公司时,他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而且以一个“新员工”的方式承担了公司项目的架构设计。从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他,天性随意,无拘无束,随遇而安。而我,家境虽然艰难,但家庭融洽,且从小就担负了太多的期望,在这种积极、向上、充满爱的环境中获取了极大的动力,刻苦勤奋,走的都是所谓的大多数人的路,受的也是所谓正统的初高等教育。而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目标感强烈、责任感很强,心态很open的学习别人的观点,乐观而坚韧,但是,目标感太强便容易急功近利、焦躁不安;责任感太重容易迷失自我,不能自由发展,达不到随心所欲的状态;心态比较开放,虽然有利于学习,但也容易受环境影响,从而犹豫不决。在我看完《士兵突击》之后,我发现,我更多的像成才,而朱才更像许三多。 

我们的性格是如此不同,但有一个信念却是惊人的相似。 

一次,我和朱玩一个简单的游戏,请你回答两个问题“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劣势呢?”我们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此的相似,那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是好人”。而且,对于好人的定义,我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不损害别人,不以不正当的方式去赢得竞争”。在公司的这几个月中,我们不仅一起去承担、分析和完成项目,还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互取短长,坦诚相待,一起成长。 

“仰望苍穹,脚踏实地”,或许,他会因为我而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有更大的理想或者抱负。而我,也因为他,少了许多的浮躁和世俗的拘绊,更自由、踏实的向前成长。 

当然不仅是朱才,还有一起进来的上进踏实的张玲和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秦,都给我极大的收获。 

而对于项目,用女友的话来说,我很像一个工作狂,因为睡得地方离公司只有三站路,我经常加班到12点,没有了公交车,便跑路回去。其中有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工作到11点半之后。 

努力的工作也换来了极大的收获,就我的计算机能力上来讲。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两个心态或方式的转变。 

一个是,刚进公司的时候,一切以老板和自已为中心,把做项目看成是完成老板的任务,积累自己的经验而已的事情。后来,我终于体会到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一切都从需求出发时”,“一切都似乎变得简单了”。后来发现,这不仅是在计算机上是这样,如果把这种角度用在生活中,也可以使得问题变得更简单而实质。譬如自我学习时,自己的能力是客户,自己到底想获得什么能力便是需求,明白客户(自己)需求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问题的关键。在和别人沟通时,明白客户是对方或者说双方,需求是双方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理解别人的观点。这样,你表达时就应该你的客户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表现欲”了。 

“一切都从需求出发,让问题从此变得简单而高效”。 

另一个心态的获得是:面对问题的自信。以前遇到问题似乎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也不确信自己能不能解决,解决的对不对。现在的心态是,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都可以解决他。这是不仅是一种健康的自信心态,也是源于对问题解决的思维的开始形成。现在拿到一个问题,我问题先去理解问题本身,即使是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所谓理解问题本身,就是理解诸如入出接口、基本概念之类的基础问题。在理解了问题之后,总会找到解决方案的。比如公司需要一个核心控件——模板编辑器,我那时先理解要做什么,后来发现用c#会好一些,而我当时是c++程序员,但这没有关系,只要需求明确,一切都很简单。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学习c#,后来就很顺利的完成了。这也是公司交给我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任务。这似乎应验了当时“第一次谈判”时总裁的猜测,因为,在我走的时候,我确实还没有做完。而我也尽了所有的义务,在学校放十一假的时候,我一个人吃睡在公司,加班加点做了近四天,才把这个控件做完。也算对得起当时总裁的信任和自己的承诺了。 

除了这两个最大的收获,当然还有我一些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提高,比如开始接触设计模式、xml、xslt、xpath和·net平台。每一个方面我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设计模式,在我后来的学习中带来了观念式的转变。 

这所有的项目上的收获,都是和计算机技术或者理念相关的,其实,我从芦总身上,还学到的一些商业模式与思路、营销方面的知识,也极大的拓展了我的思路。 

想起这些成长和收获的日子,我愈发的开始怀念和感谢我的公司、我的老板和我的同事们了。可是,或许真的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我感觉最在公司成长最快的时候,我得知我被北大计算机录取了。 

在平静的听完大姐的电话后,我和芦总又开始了第三次坦诚的谈话,而这次谈话,更多的是我的选择,一个两难的选择。 

五、两难的选择 

这个两难的选择,一边是变成真实的梦想,一边是可能是个人的捷路(公司的名称就叫捷路,欢迎以后关注他的产品)平台。 

几乎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在告诉我选择北大,他们的理由无非是: 

“好项目可以再有,但进北大念书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想想你曾经的复习吧,两次考试,虽然说第一次没有完全投入,但就算是毕业后的半年玩命的复习,你舍得放弃吗?”。 

“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进入这个中国最高等的学府,你却拒之为门外?”…… ……

但我想得不是这些。我同意芦总的很多看法。好项目不定以后可以遇到,即便遇到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况且,我现在已经融入了这个团队当中,未来的项目团队,还没有影呢。 

之前的努力和梦想,还有别人的努力和梦想,都是过去的或是别人的,与我何干?而且,他们只看到了我进入北大前的努力,却没有看到我进入公司前和进入公司后的努力有多少。 

而且,我觉得就成长而言,我在公司的这半年时间,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可能会是大学四年的一半甚至总和。既然去学校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留在公司提高的更快,为什么要选择去北大呢?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自己觉得,去北大的日子可能会更舒服一点,那儿没有老板,只是老师,老板会随时辞掉你,而你的导师却不会。我去北大,难道是为了去逃避或是享福的吗?自己的目标感和责任感让我始终过不了自己的这个槛,也始终决定不了去还是留的这个两难选择。 

直到芦总最后一次跟我谈话,还记得那是8月7日,芦总再次真诚表达希望我留在公司,并且给我开了一些很诱惑的条件,几乎翻番的薪水,这个薪水对于刚工作半年的本科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可观的数字,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公司对元老员工的奖励。每一个都是如此的诱惑。而且,他说的话也深入我心:从“一纸文凭的空洞意义”,到“捷路可能也是你人生的捷路”从“学校的官僚作风”到“一个人能有多少机会可以去自由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 

这次谈话结束后,我选择的天平开始向留在公司倾斜。 

就在这个时候,恩师赵老师的一番话彻底的改变了我的决定,这番话的主题是:眼光放远一些。 

“我知道你现在工作的状态很好,在公司成长的也很快,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也知道,工作半年薪水就翻番对任何人都是个成功和诱惑,再加上公司对元老员工的长期奖励和公司的有意培养——对你也诱惑不小”,

“但我要说的是:你现在只是一个北京工商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只是一个刚创立的公司的优秀职员,仅此而已。”

“如果你看到了北大,看到了外面更为广阔的社会,你可能会发现,你其实在计算机it界,只能算一个底层的,无论是技术还是地位,都是一个底层人物而已。”

“你现在的成长确实不易,那是因为你的主观的积极因素,其实有了这个,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取得如此的成长”——“但仅仅是一些成长而已,远不是成功或成就,更谈不上杰出或卓越!”

“你也知道,每一次新的环境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成长,北大这个环境更会是如此。你说你到北大之后可能会更‘安逸’,你到了之后就会发现,你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惑,有更多的收获。”

“你现在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而大学,尤其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北京大学,是你学习的最好的地方。那儿有数不心的资源,有你可以看到的距离,有你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有一个艰难而优秀直至卓越的环境;如果你选择留在公司,在这个环境中,你既然已经‘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那你还期望获得更高的挑战,更远的眼光,更大的成长么?”

“所以对你现在所处的选择,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对你,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你的人生理想和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 

听完赵老师的这顿痛批,我晚上想了一夜,最后,我在我的日记中写道:

“我闭上我的眼睛,在我的脑海里,看到了李开复,侯捷,还有富兰克林。” 

六、新的环境新的迷惑新的成长 和永远的怀念与感谢 

我本来要以《在北大的这三个月》为题总结这三个月来的迷惑、思考与成长的。可是,我当写下第一节的名字“当梦想走向真实”的时候,我鬼使神差的写成了《怀念在公司的日子》。 

来到北大之后的这三个月,新的环境让我有了新的困惑、思考和成长。这些困惑与思考都记录在每天的日记中,我会尽早把它们整理出来,以还朋友们和自己一个夙愿。 

虽然有不断的迷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入北大的这三个月中,我愈发的看到了公司的价值和项目的优势。或许,我和公司,和我的总裁还有我的同事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与共处,留下的故事可能就不仅是怀念和回忆了。 

2007-12-14 於北大图书馆和畅春园宿舍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谷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林林
☆ 编辑点评 ☆
林林点评:

你是个多情的人,能与你共事也是一件美事!文笔不错,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