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每每是非辨得太明,泾渭分得太清。黛玉最大的过错,就是她太聪明,所以红颜每多薄命,文人亦多薄命。文人遇有不合,则远引高蹈,扬袂而去,能同流合污下去,这是聪明所致。
屈原是聪明的。一部《离骚》囊括世间万千变化,也造就了他“历史第一诗人”的美誉。只可惜他太注重现实,太在于自己的本我使命,最终选择以结束生命来寻找永恒的答案。
项羽是聪明的。“气拔山河”的他并非是匹夫之勇,“破釜沉舟”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可以九战九捷,攻破秦朝的千军万马、铜墙铁壁,却终因楚汉之争的失利而自刎乌江。他说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了江东父老的骄傲、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不然怎会有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们是令人景仰的,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有了光耀历史的功绩。但他们更是令人惋惜或许他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但试想,屈原如果不投江,那么中国的文化一定是以一个更高的顶峰发展;项羽如果不自刎,凭他的聪明才智定可以打败无赖出身的刘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一种世俗之外的意境,是常人所没有的情趣。就是这一点情趣,却可以改变很多。
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柳宗元作为中国文人,作为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是读着《论语》,被灌输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同思想理论成长的,按理说应该为国而生、为国而死,以毕生精力延续发展封建统治的文化制度,但却又因自身的文人性格保存着一颗洁净的心而仕途不意:先是被贬柳州,再被谪放永州。在他短暂的为官生涯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了自己的价值。他给自己留了一点情趣,于是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他也因此写下了流传至今的《永州八记》。
民国年间的李叔同身为文化大家,自然是无可厚非地被卷如到了文化流派之争中。但后来的李叔同他在挣脱,他在躲避。他已耗散多时,突然间不耐烦嚣。他不再苦恼于艺术与功利的重重抵牾,纵身一跃,去寻求性灵的完好。多年以后,有人会看见一位僧人在滚滚红尘中,吟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留一点情趣,王阳明便感悟出了“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一生追求美的张爱玲便用一枝笔把冷冰冰的旧上海书写得繁华至极却又丑态百出,让人们不禁想到她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虱子。”
留一点情趣看历史的荒原,看见的不是被硝烟弥漫着的每一个角落,不是被鲜血浸染着的每一寸土地。而是一幅诗意的画卷:如雨的马蹄,如雪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远,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有人说老子是嫉恶人生的,这话绝对不对,我认为老子要鄙弃俗世生活,给自己留了一点情趣,不愿使生活变为“为生活而生活”。
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写到:心情抑郁的人,只能做抑郁的梦,要是更加抑郁,连梦都不做的。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1-1 0:25:4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忧世忧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