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拉二十岁这年经历了他的第一个人生转折。刚从学校步入社会,正处于苦闷和彷徨阶段,对未来更是茫然不知所措。直到秋收后的一天,民兵连长来到老根家,问谁去当兵时,舒拉从没想过要当兵,因为舒拉感到自己吃不了苦。那时老根的三个儿子都在家呆着,老大中专毕业没分配,老三初中没读完就下地干活了,舒拉排行老二,高中刚毕业,齐刷刷地往屋子里一站,都挤的慌。老根对此事不以为然,三个儿子也都表示不想当兵,民兵连长就一再鼓动,说你家这么多儿子在家种地干嘛呀,不如出去闯闯,到部队锻炼锻炼。说的也是啊,在家里一辈子种地,会闷死的,到部队锻炼锻炼也好,或许还能改掉自己的慢性子呢,舒拉想,也许自己还能练出一身功夫。那时舒拉非常崇拜史泰龙,遗憾自己没有身高和体重,也许在部队还能把个头和肌肉锻炼出来呢,舒拉有点活心了。于是鼓起勇气说他去当兵。
最初报名时舒拉并没有打算当官、考军校什么的,只想尽快逃出这块令他窒息的土地。后来听老大说他有几个当兵的同学,都考了军校,就连学习最差的同学王文武都考上了。并有诗为证:
三年四班王文武,
学习第一从后数。
当兵数数不过五,
稀里糊涂当干部。
虽然有点夸张,也还贴近事实。老大劝舒拉也考军校,说他怎么也比王文武强啊,舒拉有点动心了,说试试吧。乡武装部长听说舒拉想到部队考军校,填表时就给他少写了一岁,说害怕他超龄,舒拉这顿感谢。部长说不用谢,考上军校别忘了他就行了。舒拉说哪能呢,就怕考不上。
舒拉应征的过程很顺利,体检时还替同村的李二接了一杯尿呢,结果那年全村只有舒拉一人当上了兵。走那天上午天空灰蒙蒙的,舒拉戴着大红花坐在村里送行的四轮拖拉机上,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和对未来的憧憬,挥手向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告别。那场面让舒拉有些感动,有些眷恋,有些踌躇,有些沉重。直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排排熟悉的房屋,一棵棵熟悉的树,一条条熟悉的道路,…… 渐渐淹没在舒拉的眼中。
老大、老三还有村里的几个好伙伴一直送舒拉到乡里,乡政府为舒拉等七个应征入伍青年举行欢送仪式,有个乡领导到场讲了话,然后在一起照相,吃饭。下午被一小客车送到县武装部集中,在县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正式登车。临上车前舒拉碰到了同届不同班的高中同学刘一名,他家是县里的,本来还准备再参加一次高考呢,就跟着这次征兵入伍了,和舒拉一个部队。终于有伴了,舒拉想,他也打算考军校吧,看来这条路也不只自己一人走呢。舒拉有点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了。
大客车一直将舒拉他们送到省城,中午时分到了火车站,在那里简单吃了点面包什么的就坐在那等火车。火车是夜间发的,舒拉还是第一次坐火车,不是印象中的闷罐车,有窗户有门的,还有厕所。车外漆黑漆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舒拉也没心思看,只想象部队是什么样子。这时另几个同乡凑了过来,其中有个是派出所长的儿子,他年龄最小,懂得世面却最多。他说到了部队咱们就是亲兄弟了,哪个有事大家都要帮忙,老兵要欺侮咱们哪个,咱们都得上。还说咱们县出去当兵的都能打,咱们要保持发扬,不然就是挨打。舒拉实在不能认同,但表面也答应着,舒拉此时心里还没有老乡观念,和他们也没什么共同的语言。后来和刘一名在一起闲聊着学校里的事,打发着时间。
火车整整走了一夜,第二天凌晨大约五六点钟才到站。接兵干部集合所有新征入伍人员点名报数,然后下车,早有部队的军车在此等候了,匆匆又上了汽车。以为很快就会到了部队呢,结果汽车七拐八拐的就是不到目的地,车外黑乎乎的象是荒山野岭。不知是谁说了句:"山沟啊!"大伙顿时感到很凄凉。
终于汽车驶进了部队的大院,大门两侧站岗的士兵在给军车敬礼,舒拉感觉挺新鲜,再往里走,有不多的士兵在道两侧敲着锣鼓欢迎。下车时天刚蒙蒙亮,借着灯光,五十多个新入伍的青年站成两排,被几个当官模样的人象挑牲口一样给扒拉着,舒拉感到很不自在。舒拉和刘一名是第一拨被选中的,一个班长模样的人把他俩牵了出来。舒拉心想,算你有眼光,挑了两个大学漏子。(二)
-全文完-
▷ 进入舒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