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扬的电影《盲山》,内心很复杂,不是简单的“愤懑”或者“冷漠麻木”“无趣”所能解释。这部电影,有人评论到:“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但是也说不上特别优异。故事倒是说周全了,但是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跟许多批评时弊的电影一样,这部电影在许多地方可以看出创作的自由与审查制度的妥协,于是呐喊转为低语,愤怒转为生气,在力度上转了折扣。”确实如此,电影太过要表现真实,太过表现“中国特色”所以显得有些不真实。
《盲山》的故事很简单:拐卖妇女,类似的新闻听得多了,也逐渐淡出了作者的思维。对电影的故事如何发展,在电影一开始就能猜个大概。这不足以构成电影不真实的原因,另一方面,这大约也是李扬导演一直冷静且坚硬的态度,刻意用一些真实不过的镜头,用非专业的演员的真实表演来叙述表达一些隐喻的社会情节。不是喜欢浮华,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言语表达。还是喜欢类似李杨的风格的,总是能够剖析到人性的最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就像许多人说得他拒绝凄婉华丽的故事和画面技巧来推动电影,更多的采用只述的白描方式让事实自己去凸现出来。真实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很多时候太过真实的东西,太过直白的演述往往恰恰相反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这不是所谓的作者冷漠了,麻木了,只是真切的感觉罢了。
这电影原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时候,这个版本是在国外一些电影节上放映而非国内公映的,两者结局不同。作者没看到的结局是:雪梅没有能够逃走,她爸爸得到消息和警察来救她的时候,被群情激昂的村民围攻。雪梅的父亲被黄德贵痛打,雪梅发狠,拿起菜刀向“丈夫”砍下去,影片就此结束。对于雪梅来说,她无疑要坐牢,这一刀从一种不自由中解脱,却进入另一种更无端的不自由。这是两个同完全不同的故事,为什么国内国外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版本?对于影像内容的剪辑调整,导演这样解释:“我觉得这是一个互相妥协的过程,作为艺术家,为了电影能够在国内上映,可能我不能那么犀利,但如果以此能换来影片的公映,我觉得很值。”有人也评价到:“在某种环境之中,艺术的创作或许就像片中的女人说的那样“生活就是这样,有时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种种的猜忌风声水气,作者不想说也懒得说,但是在作者眼里:国外的版本似乎更犀利,更发人深思,更撼动人心一些。国内版本的影片在最后打了一行字幕:“中国公安机关一直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解救出无数被拐卖的妇女,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看到这一句,很容易让人想起近年一些港片为了摆正意识形态保证顺利上映,被迫加上的莫名其妙的字幕和旁白,让作者感觉很是无奈,很是可笑。“现实是这样吗?现实果真如此吗?是不是太过于表现中国特色了。”海明威说:“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不会以天使为伴。因为太美好,我会觉得很虚伪。”这部电影不就是像美好的天使,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因为太过顺其自然,太过美好,让我们觉得很是虚伪,很是矫揉造作。
似乎这也是一个巧合。电影国内国外出现两个版本,或许是导演无奈而为之,或许是别有用心之处。据作者而论:电影《盲山》表面上所要表达的是:悲剧色彩下,一个叫做“盲山”的地方,一群无知愚昧的家伙,藐视伦理道德,视法律于不顾,拉帮结派作些苟且偷生之事。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盲山,每天都要发生着同样盲目的,悲惨的故事。这就好比中国的电影,有许多盲区,禁锢着创作者思想的自由。有人说:“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与电影的盲区成反比,一个文明的国度任何题材,任何人物都可以被蒙太奇记录。凡是在电影世界里一片光明的国家现实世界必定充满黑暗。”有人曾狂言:“我们现在可以容忍暴力,容忍变态,甚至对色情熟视无睹。但是我们却不能容忍心怀善意的批评,恨铁不成钢的抱怨。我们的电影审查体制如此地不自信,害怕几尺白布能够把和谐葬送。令人可悲!”由此而论,电影《盲山》之“盲”确实耐人寻味。
-全文完-
▷ 进入十里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