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喜欢讲自然、和谐、中庸之道,而在实际操作时却总是不左就右,容易走极端,对待一个事物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
先拿儒家文化举个例子,从它一产生其遭遇就十分坎坷,起起伏伏无数次:一时被统治阶级瞧不上眼,又一度被统治阶级捧得老高;一时被人们奉为经典,又一度被人们踩在脚下任意践踏。其实,孔子有什么错,儒家文化又有什么错,还不是人们一时高兴了就拔高它的地位,一时不高兴了就把它批得一无是处。回想“打倒孔家店”和“批林批孔”的极端做法,都是为了一时的文化发展需要而片面地以为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了几千年,所以它不好,必须挨批挨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极端的做法对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饿极大的负面影响。
建国后,因为政治的需要而大肆批判封建残余文化和资本主义,甚至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当着封建残余来批,随之相应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经历了这场浩劫,人们变得谨慎了,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是如糟糠弃之而不敢食。随后的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放开了人们的手脚。当政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风暴刮起时,知识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各国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渗透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中,甚至是灵魂中。我们拼命地学习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有人通过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国外留学而最后留居国外,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改造成能适应西方的生活方式的人。
淡忘饿老祖宗文化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人。
当有人惊醒,发现别人都在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我们自己却一味地学习西方理论,拼了命地追求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时,更多的人感到了恐慌和失措。我们传统的节日淡了,而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风靡各地,成了广大青年的圣节,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于是又掀起了一阵传统文化热,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人被传得国人皆知,一时之间“国学”被纳入了议程,虽然最终通过并开设该门学科的高校少之又少,但它毕竟是国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又一个崭新的开端。有了这样一个开端,只要更多的人来走这条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许就有了着落。
只是,我却害怕这只是一个陷阱它只是一阵风而已,一旦刮过就又销声匿迹。当人们陷入这传统文化热的旋风中时又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判断能力,把一切精华与糟粕都吞进了肚中,化成了血液,连接着每一根神经,思想和骨头都成了,传统文化的奴隶。就像鲁迅先生批评的一样,我们总是喜欢见到一事物要么啃啃皮就说:“这东西不好,拿开!”要么连皮带肉和骨头甚至是渣滓都一起吃了,然后添着嘴唇砸着舌头说:“这好啊,实在太好了。”对西方文化如此,对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不是全部接受就是全盘否定,完全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与许多东西曾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统治人们的工具,甚至是束缚人的思想的工具。如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忠孝观、节烈观等只不过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已。当时封建社会里流行的“君尊臣卑”、“官尊民卑”、“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夫贵妻荣”、“母贵子荣”等也都是当时宗法等级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种极不平等的道德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和发展,像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抛弃。可是现实呢?歧视和不平等的现象四处充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当了上千年的奴隶,一旦被解放出来反而不习惯,于是又成了权威的奴隶、金钱的奴隶、汽车的奴隶、文凭的奴隶,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惜奉承、谄媚、拍马屁,不把自己当“人”看,自己首先就不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拥有人格上的平等呢?另一方面,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丈着自己有钱有权就歧视瞧不起别人,总是随意践踏别人的自尊,以为别人天生就比他低一等,就该被他踩在脚下。有些所谓的“体面人”,一上公交看见身上沾满泥土和灰尘的农民工瘪瘪嘴,带着鄙夷的目光,尽量躲得远远的,看到那或许无意中的目光和行为,我深感不平,类似的事时常在身边发生。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平等不是我能解释清楚的,但我敢确信的是现实中有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是封建的贵贱和等级思想在作祟
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也是非常多的。儒家的追求仁义,道家的崇尚自然,墨家的主张兼爱互利,法家的主张依法治国等不同派别的思想不仅在封建社会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还有其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实中更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如“天人合一”
这一精神在现实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飞跃发展和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很多时候都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然无休止地掠夺和抢劫,使得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天人合一”要求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古人就已经有的思想,我们今人不是该更好地运用吗?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我们应当合理地与实践相结合,或许在运用时并非是它产生时的意思,但只要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有利,我们都可以借鉴。
我有位朋友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人太狭隘,总是死盯着自己的文化不放,没有真正的民主,他认为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坚决不同意他的观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决不能因为要与世界文化交流而丢弃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世界之林,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才是真正属于世界的,只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才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被别国别族的文化所浸染和渗透,甚至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它又拿什么站立于世界?也因为各个民族文化不一样,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因此,当我们在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时切不可忘记祖宗的文化。
再一次申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必须保护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科学地批判和接受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经典继承和发扬下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都不可缺乏信念,不可缺乏精神支柱。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真善美似乎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今天,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一切走极端的态度都无法全面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过冷过热都不行,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寻找一条真正适合我们传统文化前进的路。这条路仅靠几个人在那里呼吁和呐喊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有一大批人来思考和探索。
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在这个人被物质和金钱异化的时代里,在这个价值观被淡化的时代里,社会风气和道德时好时坏,重寻传统文化的经典,重建一个时代和国人的精神支柱越来越紧迫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打破以往的一切观点重建,还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关键是到底哪一条更适合我们。
-全文完-
▷ 进入梦里黄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