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把《红与黑》看了一遍,谈不上太多的感想,也谈不出太多深奥的,让人赏心悦目的大道理,只有一点点来自于内心的看法,我不想去谈论《红与黑》是一部多么伟大的作品,更不想去深挖在这部作品背后隐含的种种让当今世人津津乐道的社会,人生哲理,因为对那些我还不够深度,我愿意讲的是我对《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的几点认识和想法。
于连,一个心地善良,坚持不懈奋斗,有强烈上进心的农村青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他处的社会艰难行走,尽管他最后的结局令人痛心,但我想那是必然,并不是一个太坏的结果。
在于连的身上,有许多的优点,他像一盏黑夜里的明灯,在发出微弱的光,尽管这光亮很微弱,但却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温暖和安慰籍。
一,于连酷爱读书,有强烈的上进心。在作品的第四章《父与子》中,描写的是于连的父亲去叫于连,却发现于连躲在水力锯木机旁专注地看书,对于锯木机发出的嘈杂声,父亲的叫喊声,他根本没有听见,最后得到了父亲的一顿谩骂。读书痴迷到了如此地步,我想是农村青年很少有的品质吧?第五章《谈判》一节中,于连厌恶跟仆人一起吃饭,“他心想:宁可放弃这一切,也不能沦落到和仆人一起吃饭的地步,我父亲强迫我,那我就去死,我有十五法郎十八个苏的积蓄,今夜就逃走,走小路碰不上宪兵,两天就到了贝藏松,我在那儿当兵,需要的话就去瑞士,不过这么一来前程完了雄心壮志完了,无所不能的教士这一类好职业也完了。”可见,于连对于改变命运的一切消息,他都想抓住,尽管有一种低层阶级的悲哀,但至少有改变现状,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于连本性善良,对待感情认真,尽管于连认为爱情只不过是他飞黄腾达的工具,是他谋取自身利益的手段。但最终他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不由自主地陷入泥潭,付出真心实意。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感情始于于连的诱惑,于连痛恨德莱纳先生的虚伪,欺人太甚。于连要报复他,于是德莱纳夫人就成了他和德莱纳先生较量的一个棋子。另外一个原因是于连想证明:在他发了财之后,任何以前看不起他的人都是错误的,爱情可以使他获得成功。然而,当德莱纳夫人处处表现对于连的关爱时,于连也动了真情。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始于拉莫尔小姐的主动争取,但他还是真诚地爱过拉莫尔小姐的,在痛苦中,在激情澎湃中,在感情的种种波折中,他都有真诚的流露。
三,在追求自身的理想和目标中,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于连是虚伪的,自私的,我斗胆问一句:我们哪一个不是虚伪的?哪一个不为名为利?西方哲学史上的“本性自由说”这么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自私的。安提芬在主张在自然平等的同时,将自然与利己联系起来。他认为自然就是自私,利己,对个人享受和权利的追求。伊壁鸠鲁承认追求个人私利合乎自然,合乎天道。在德莱纳市长家里,于连看到了太多的不平等,虚伪,和黑暗的现实,使得他认为忠诚地做人做事想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变得不可能。正如谢朗神父开导他:“你也可以发迹,但那必须建立在损害穷人的利益,巴结,奉承区长,市长,达官显贵卑恭屈膝,投其所好的基础上”。于连的这种方式也就是尝试着用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去适应时代,适应社会,求得生存。是一种世俗的智慧。
谁若不想枯萎于人群中,就必须学习利用其所有的杯子喝水,谁若想在人群中保存洁净,就必须懂得利用水来擦洗自己。如果我们就是于连,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会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需要,因为在一个就是按照规则行走的社会,你如果不按照规则办事,你就注定要失败。我们用这种思维来看待于连,也许就更加恰合于时代,恰合于人性了,他的虚伪并不是一种人性的虚伪,而是一种生存的哲学,是整个社会造成的。
并不是我故意拨高于连,也不是我故意要将于连的形象美化,我想我们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阶级的眼光去看待于连,就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试想一下,在上层贵族尚且没有的品质和精神境界,在下层平民的于连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难道不足一说明于连的优秀吗?
我十分赞成斯丹达尔的“社会制度决定个人命运”的说法。于连最后的结局是由整个社会大背景造成的。在那个等级森严,门第观念强的社会,从一个阶级上升到另外一个阶级几乎难于登天。斯丹达尔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眼中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事物的表象。于连是否是幸福的,我们谁也无法下定论,谁都无法去评价,只有他自己知道。
“红”是我从于连身上看到的下层平民百姓的高贵精神品质,“黑”是我在贵族身上看到的虚伪,狡诈,麻木不仁和整个社会的现状。虽然最后的红还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掩饰不了“红”的影响和传承,因为有了“黑|”的陪衬,“红”显得更美。
于连的结局并不是一种失败,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路上,在追寻自身幸福的过程中,他努力过,追求过。就这一点,他也是成功的,他的失落是另外一种成功,因为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另外一种美!
-全文完-
▷ 进入炳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