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军旅忆如丝,
弹指忽然眼前事;
时世觉醒将军梦,
光阴不再少年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距今也就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市场经济刚刚确立,计划经济正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新的经济体制必然主导着新的意识形态,中国人也渐渐改变了原有的淳朴的思想,一切向钱看齐,变得不那么厚道了。舒拉显然不太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刚刚理解计划经济没多久,这个名词就过时了,市场经济给人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商品价格飞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价值成反比,实在不能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这使刚刚高中毕业的舒拉感到迷茫,自己这点墨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早以淡无颜色,真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
在家干了半年农活,舒拉的心却仍然梦一样的游荡着。自己真的不是种地的料,却不知能干什么,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机会,却成天书不离手。没有目标,没有机会,没有选择,没有出路,苦闷极了。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并不理解舒拉当时的心情,只知道三个儿子中舒拉最没用,老大高中毕业考上了中专,老三初中没毕业干活却是好手,夹在中间的舒拉半吊一个,性格却很倔强,很不得老父心意。郁闷之极心灰意冷,舒拉想到了出家,无烦无恼无欲无求了此一生算了。于是自己偷偷向同村的二狗子借了二十元钱,办了一个身份证。准备身份证到手时,再偷家里点钱,去五台山,落发为僧。
就在舒拉下定决心远离红尘之时,身份证却迟迟没有办下来,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还不到时候罢。老天却安排舒拉去当了兵,让舒拉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也许是舒拉唯一的最后的一次机会和出路了。舒拉还是不甘心当和尚做苦行僧的,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去当兵呢?小时候舒拉就是孩子头,经常带领着一帮孩子玩在天黑,那时脑子里没有连长、排长这些概念的,只知道司令最大,自己一定要吃苦在前,率先垂范,以身作责,并且还要给其他孩子点甜头,比如给他们玩自己做的枪,等等,才能领导其他孩子。现在想想小时候的舒拉简直是个天生的指挥员,他能把同龄的玩伴们指挥的有条不紊,唯他命是从。现在机会摆在面前,舒拉当然要抓住不放了,不管能否当官,先逃出这块令他窒息的土地再说。
还好,体检合格,政审过关,接兵干部家访时,舒拉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高中毕业、能写会画、唱歌也行,体育也不错,现在想想有点自夸的成分,连大哥在旁边都直撇嘴,但是为了能当上兵,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其实舒拉的个人条件在当时农村确实也是佼佼者了,怎么说也是大学漏子啊。最后,接兵的那个排长挺满意,并许愿说到部队一定把他留在他的通信连,当文书,还可以考学。全家人听了都很高兴,留他吃饭,不吃。后来临走时给他买了两条桂花牌香烟,这是舒拉第一次行贿,感觉有点不光彩。
就这样,舒拉带着自己的梦想,还有一箱子书和画笔来到了部队。(前续)
-全文完-
▷ 进入舒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