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到底是什么?人的一生难道都受到宿命的牵引吗?
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一句话:“命运,就像是从眼前砸过来的石头,可以躲开;宿命,就像是从脑后砸过来的石头,是躲不开的。”也许,真的是这样,宿命,是躲也躲不开的。就如电影《砂器》里的主人公和贺英良(原名本浦秀夫),无论他怎么的拼命努力,最终还是逃不脱宿命的安排。
电影《砂器》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一个受到宿命牵引的人的短暂人生。故事的开端是善良的退休警察三木谦一被人杀害,但当时被害人的身份无法证明,警方为此展开了艰苦的追查。很佩服那些警察,在线索少得可怜的情况下还能那样不畏艰辛的去努力追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实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每当他们找到了一丝的线索时,他们的心情是那么的兴奋,这或许就是努力后的成就感吧!对于理慧子火车上撒白纸片这一事件也能让警察联想到是本案的线索,我更是佩服得不得了。这样的警察,这样的办案能力,在今天我想怕是很难再找到的了。
案情一直是扑塑迷离的,我的心情也在迷雾中渐沉渐落,为警察破案的艰辛,也为一善良生命的消陨。但是当案情的进展终于有了一线光明时,我就预感到和贺英良就是凶手。他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个人的隐私和名誉地位而做出了天理难容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也证实了我的猜想。他终难逃宿命的安排。
电影是根据警察对案情的一步步破解而展开的,和贺英良的现在和过去也在这个过程中交替展现。他的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年轻音乐家,他的过去是一个流浪儿。他的童年是不幸的,过早的经历了人间的寒冷辛酸。在跟随父亲本浦千代吉流浪的两年多的生活里,他的身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被人驱赶,被小孩子嘲笑侮辱,被寒冷折磨,被饥饿折磨······所有的这一切苦难对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沉重到扭曲了他幼小的心灵。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一个镜头:本浦秀夫在寒冷的风雪中远远的望着在操场上游戏的小学生,他眼中流露出的那种羡慕和渴望让人心碎。尽管他的父亲在拼命的叫他走,可他似乎没听到一样,久久的伫立在那里,凝望着学校的操场。他的心里有着强烈的对知识的渴求,对正常的生活的向往。可惜的是,他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他只是一个流浪儿。看到此,对他成功音乐家的身份我一点都不意外了。一个孩子曾经对知识有着那样的渴求,那么他一有机会学习的话必定会是比一般人更加努力,也就更有可能成功。一个过早地承受了太多人间苦难的孩子,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惊人的,以致于他后来改名换姓,甚至不愿意见那些了解他过去的人,包括曾给他帮助的三木谦一,包括他的父亲本浦千代吉。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童年的生活体验是改变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和贺英良很努力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他始终无法改变的是——他始终是他父亲本浦千代吉的儿子——本浦秀夫,至死如此。因为这是宿命的安排。正如影片最后所述:“不管人生的旅途有多远,父与子的宿命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这是血缘的牵连,这是宿命的安排,父与子的宿命早已决定。
和贺英良真的不想再见自己的父亲了吗?在他的心里,其实是想父亲的。当他童年时跟病重的父亲分别时那种不舍的依恋,感动着每一个人。这种感情怕是早已烙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然而,是什么令他如此决绝地拒绝去见父亲,甚至对劝说他的三木谦一狠下杀机?是名誉,是地位,是人的虚荣……是的,这一切得来不易,是他苦苦奋斗得来的,他不能轻易失去。一个出身低微的人,经过苦苦奋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切,他会格外的珍惜,决不轻易放手。就像张爱玲的《金琐记》里的曹七巧,对用青春换来的金钱牢牢抓在手上不容人窥视,终用金钱的枷锁锁住自己的一生。和贺英良不甘心因为三木谦一和本浦千代吉的出现改变他现在的生活。所以他不得已才对三木谦一下了杀手。但是,在他的骨子里,他与父亲的宿命是无法改变的。他知道这一切,只是他不想去承认而已。也许因为这样,他创作了曲子《宿命》,以此来表达他对父亲的怀念,对命运的不甘和妥协。在他演奏《宿命》的过程中,他童年的生活一幕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那里面有他所遭遇的苦难,耻辱,还有深爱的父亲。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与父亲相遇,他在表达对父亲的爱,他的感情在激荡。
宿命的安排,逃不脱的父子情缘。这是和贺英良的生命体验。他的一生始终无法摆脱宿命的安排。不管他如何的改名换姓,如何的努力,如何的忘却过去,但父与子的宿命是他永远无法改变的。
《砂器》诠释的是宿命的安排。不管我们是否相信宿命的存在,但宿命也许正在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们的人生。
-全文完-
▷ 进入屋檐栖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