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国高校扩招
今晨上网时,在中国教育部的网站上看到一条消息:“1999年,中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2500万人。经过短短数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其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也许看完以上中国高等教育界的这条消息之后,诸多的国人会觉得欣喜。可是目前身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我,在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却倒吸了一口冷气,并且忽然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一些时事写点东西了。
尽管自己这个无党派人士,虽然置身于喧嚣的红尘,可因着对所谓的时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漠视,故一向标榜与其远离,但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条消息,同时在看到这条消息之后联想到此前在海南某报和其他新闻媒体上看到的另外两条消息:“2006年10月31日上午9点40左右,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26岁的洪乾坤因未找到理想工作,压力太大,从泉州市中营学院的学生公寓a幢四楼阳台选择了纵身一跳,结束正灿烂的生命”、“2006年8月13日凌晨,海口市南沙路44号,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七层高的楼顶跳下之后身亡,死因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就业压力太大所致”,总感觉有某种东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其实,一直以来自己都厌恶时事评论,觉得评论时事者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更知道也许有一天却会因自己目前所写出的这些文字被一些卫道士们攻之,但由于天生没有具备鸵鸟的功能,所以还是决定写。
我今天想写的是,中国高校扩招是火还是祸?也许有读者会说,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议起。那么,我还是择一些细微之处写起吧。
或许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本能感觉,当社会在进入一个两极急剧分化时代的时候,无权无势的庶民们,唯一能做的仅仅是赶在它分化完之前,通过改变自身的命运拼尽全力挤入上层才能够活得好些。于是绝大多数的国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许多的年轻人都自愿或被亲人逼迫削尖脑袋往以为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大学里钻。
尽管在中国,一个普通家庭要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城镇家庭至少需要4至5年的纯收入,普通的农民家庭需要十几年的纯收入。可是,我们许多经济拮据的国人,却将本来不多的钱,大部分耗在了孩子的教育费用上;甚至我们诸多的平民百姓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呕心沥血;同时,我们的生命虽然很短暂,最多只有几十或一百多年,其中一些人却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生命时光耗费在寒窗苦读上。
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充满诱惑的古言让诸多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与年轻的学子们曾经盟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真的埋头苦读很多年,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现在看来,恕我直言,在中国,至少十年之内,对于诸多的学子们来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而已。
因为近年来扩招的缘故,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多得早已失去了人之骄子的桂冠。记得上一世纪手机刚在中国大陆流行时,由于物以稀为贵,身价显贵高昂。可如今连街头小贩都人手一机时,不知道手机还有什么珍贵之处。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就像手机一样,不再“奇货可居”。当今的中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在为找工作奔波劳碌,不管是名牌大学还是非名牌大学,就业压力都越来越大。据媒体称,去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年,13个职位,就引来了286多本科生、研究生竞争。学历越来越贬值,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就连博士、硕士都难找工作,即使找到,很多也待遇低下。上海交通大学一位硕士,毕业以后在上海南站做了城管;北大学子卖猪肉者有之、卖糖葫芦者有之、陪聊者有之;甚至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辛辛苦苦省吃俭用耗费7、8万元和10多年的光阴,培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事例早已不鲜见。
同时,目今日之中国教育界,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学的高收费已经成了民生不能承受之重。难怪华人数学家、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丘成桐公开炮轰“中国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因为,自从在中国一些人鼓吹中国教育产业化之后,将高等教育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可是,学费攀升了,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服务水平却越来越差。全世界排名前一百所大学,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所大学在前100名内。
甚至某些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滥竽充数者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台,误人子弟。如海南大学某某学院,在刚建校扩招初始,会计系只招聘到一位教师,在一年多期间里,那位连三大会计报表都不会给会计专业的学生讲解、连资产负债表都做不平的女教师,竟然一个人讲授完了所有会计系的专业课程;并且另外两位后来被招聘到那所大学的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会计教师,每次上课,只把做好的教案,站在讲台上,在那些会计专业的学生面前从头到尾地念一遍。
此外,由于高校扩招,生源太多,原本上课应该三、四十人一个班,现在五、六十人甚至更多;再如原本做实验一两个人一台仪器,现在扩大到四五个人;而师资力量不足,一个导师现在带的博士生是以前的好几倍,甚至一个高校教师带多门课程。据笔者所知,今年上半年,海南大学某某学院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竟然安排某教师一学期上5门专业课程,每周35节课;安排另外一位教师一学期上4门专业课程,每周42节课。如此以来,最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然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几近云泥之别。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民币教育”,但投入产出比例却严重失调,最终的负担与后果也大都转嫁给了无辜的学子。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最有希望的就是青年。但是中国的某些大学在扩招之后,一方面掏光受教育者的钱袋;另一方面采用牧羊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他们除了学会背几个英语单词和摆弄一下计算机以及接受一些呆板的教育之外,几乎剥夺了其所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过短短数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本应值得庆贺。只是每当我看见学生们耗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钱财精力,收获的却大都是僵硬无用的知识,不能不一声长叹;每当我想到许多教师没完没了地用牧羊方法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背人深处就禁不住感慨万千!特别是每当我联想到许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花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换来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每当我联想到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几乎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青春耗进去了,钱丢进去了,投资回报率却成了反比时;再想到一些普通人家的父母含辛茹苦地供他们的孩子上学,尤其是那些从城市与农村贫困家庭里出来的、家里即没钱又没势、出身于普通家庭的资质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其父母一分一分地攒钱供他们上完大学,可上完大学的他们却只能够找到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工作,有的甚至连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工作都找不到,就忍不住心疼!
中国高校扩招是火还是祸?倘若中国的高校,继续进行无止境的扩招,未来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数量众多的中国大学生,在毕业后将何去何从——是我今天反复思考的问题。
国外的一些年轻人长大后,有的去学厨师,有的去学开车等技术。比如说德国人,在九年基本教育后,能上大学和从事工业的学生就被分开了。成绩好的,进大学深造;其他的就从事工业生产和工业技术的创新等工作。上大学的,不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一半。但是,德国并不缺人才,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一样能成为高技术工人、初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专门技术人才。他们生产出来的奔驰、宝马、保时捷等汽车,就连日本的丰田、本田、马自达都远远比不上。可是,在中国,一些年轻人长大后,一般的家长都引导或逼迫他们去考大学,结果其中的一部分人大学毕业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假如这些大学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当初没有去读大学,而是根据其自身实际、个人爱好和社会需求等,去学些适合他们的一技之长,例如学习开车、踩缝纫机等技术,不仅收入比一般大学生高,其步入社会的就业压力会小得多,也更易实现与社会所需求的就业岗位的对接。
当然,有人会说,大学毕业生也能当普通劳动者。可所学与所需错位,那些需要相当技能的技工岗位,念了大学也是难以胜任的。并且如果大学毕业之后只是去当一个不需要什么特别技能的普通劳动者,那当初花几万元和寒窗苦读多年上大学做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普通的人,假如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文化和技能方面可能要相对低一些。因此,为了整体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大学进行一些适当的扩招完全有必要,高等教育“平民化”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究竟需要多少比例的高学历人口,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关键要结构合理,根据市场情况来招生。需要多少就招多少,而且要确保质量。因为单纯的速度并非是说明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在被掌控下的速度才有意义。若是扩招的速度太快了,欲速则不达。那种失控的一哄而上的速度,往往是造成更大的麻烦与问题的根源。如果数量多了,而不能发生质的变化,一点用处都没有。事实上,自从中国的高校大幅扩招之后,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不仅没有培养出如钱学森、杨振宁、侯金榜之类的中国精英,相反已经培养出不少“废料”。他们到了就业市场上,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
或许,我这样说,一些读者会反对。毕竟还有许多人沉浸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飞速发展的喜悦中。只是,沾沾自喜的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熟练工的需求量相当大;而智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却一直难有突破性发展,在这种结构下,培养这么多高端的大学生人才,让他们上哪里去工作?深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模式下日益凸显的就业问题而担忧。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被世界经济学界称为平民经济学家的郎咸平在某大学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当时台下听到此言的大学生倍觉惊诧,可我听闻此言之后却一点也不觉得惊奇。
因为我相信,如果中国的大学继续扩招,国内又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的话,也许距离国人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儿去别国当保姆的日子,应该不会很遥远。不过在座的各位也别太担心,因为当代中国的学生从初中起就被有关部门硬性规定把英语当做母语学了,我想,至少她们将来在和洋人们进行语言沟通时是不会存在代沟的。
-全文完-
▷ 进入冰凤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