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且说向来洒脱飘逸的李白,于宣州谢眺楼饯别本家校书叔后,一时感到落寞孤楚,竟然真的找到一条小船,意欲泛舟江湖去了。
可是,他却没有料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盛世大唐”早已非“春秋风韵”,可以容得子胥全身过昭关、范蠡携手西施行走天涯。壁垒,在李白租船的那一刹那便发挥它的作用,显出威力来。
“租船,可以!岂止是可以,简直就很好!”船家的热情让李白得到些许安慰,不禁吟诵起“床前明月光”。
“请出示有效证件。”船家说,“比如身份证什么的。”
“证,这……”
“你得证明你是大唐子民,否则里通外国的罪名我可承担不起。”
“长髯,青袍,丰腴,难道还不行么?更重要的,我心赤诚似金,唯天可表。”李白终究不愧是“诗仙”,应变着实迅捷。
非官方壁垒,再加上两倍的黄金,作为民间自发力量的船家,终于原则框架下变通,答应了李白的要求。当然,为防万一,还是拔得李毛一根,以备必要时检测dna之用。
波光粼粼,李白勇立船头,弄潮风雨里的豪迈油然而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突然,几艘小船箭一般地冲过来,又紧紧地逼靠上来。哇塞,简直很精干。几年后,《李白回忆录》如是记载。
“你好,我们在执行巡检公务,请配合。”领头的军士文明地说,鲜丽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请出示有效证件。”
“证……”李白再次犯难,搜检了半天,方才艰难地说,“酿酒证,可以么?”
“荒谬?我们要的是相关证件。相关证件,懂么?就是你的民事行为与规范证件要有关联度。关联度,懂么?”执法士兵文明依旧。
惯于“斗酒诗百篇”的可怜的李白,饶是才高八斗,也弄不懂何为关联度,额上不禁渗出细密的汗珠。
“有行驶证么?有驾驶证么?有营运证么?有观光许可证么?有排污许可证么?”
面对军士的第二套执法方案,李白依然张口结舌:向来兴致所至、随心所欲的他,又怎么可能有这些呢?即便有,又怎么会带在身边呢?
“我是诗仙呀,难道不能赏玩大唐的壮丽河山么?”
“诗仙,你有证么?要不,凭什么证明自己呢?”
“这也要证?‘李杜诗篇万口传’,那是群众众口一词、一致公认啊!”李白顾不得斯文,嚷嚷起来。
“大唐律令,正式场合,凡事需证。舍此,无他。至于民间相授,直如镜月水花,看得瞧得当不得。你不知道么?前天一白发老翁乘牛车进城,本当按律令规定,免收老年人入城费。只因无证在身,不能证明老年身份,即便须发皆白、步履蹒跚也是枉然,入城费照手不误。认证不认人,这是清明盛世的基本原则。”
结果,一心崇尚“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并意欲泛舟江湖的李白,被当作“三无”(无牌无证无照)人员收容并遣送。
“乱我心者,这证那证太烦忧。”“青天明月总是空,那堪证件硬道理。”对此,李白深刻作了总结,并希望儿子引以为戒。
历史证明,李白之子深刻吸取了教训,再也不为“无证”所累。
-全文完-
▷ 进入明镜亦非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