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论超级大国的话,网络王国才是当之无愧的。这里,真是不分种族、地域,会识字的能上网,不会识字的知道按快捷方式一样可以上网。现在,如果在某一时刻将上网的人一网捞起来,“漏网之鱼”便如星星点灯般的稀疏。
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既然在网上,就少不得有行话。网络语言之丰富,之独特;其发展之迅猛,之生猛,直叫文字发明漫长的历程汗颜。
网路语言可谓无所不包,特点是极其简单,两个字就算奢侈的了,一般来说就是一个字。各行有各行的网络语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网络语言。如果编辑一部《现代网络词语词典》,其精彩程度一定不亚于《现代汉语词典》。
我在网上泡的历史足有一个小学生的年纪了,但和我聊天的人应该知道:我很少,或基本不用网络语言。主要是感觉自己的年纪大了,和那些年青人一样甩出一串一串时髦的网络语言,有老鸟却要发雏声的感觉。不说别人习惯不,自己就臊得慌。而且,不仅自己不喜欢说网络语言,还不喜欢别人和我使用网络语言。每每见到别人给我打出的“晕,汗,倒”等字眼,我从心里感到别扭,这时,我才感到且晕,且汗,且倒呢。
我这样说,并没有要振兴标准词语使用的壮志,我一介草民,哪有这个力量呢?我只是说我不习惯而已。但别人互相使用网络语言,且习惯了网络语言,那是人家的自由,我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别电着了我。
我之所以不习惯使用网路语言,心理上也有隔阂:网上的人,怎么如此脆弱呢?一句错话,一个错别字,怎么就会晕呢?在电脑前端坐着,没有什么体力劳动,怎么动不动就会汗呢?你的体质不是很差,每天摄取的营养大大超标,怎么看见几个汉字就倒了呢?难道网络上的人就如此弱不禁风嘛?最不可忍耐的是:这几个字成了万金油,随时随地就“晕,汗,倒”起来!有时,聊得好好的,对方突然发来一个“晕”,我真的就晕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先前的兴趣顿时没了踪影。好不容易重拾感觉,正渐入佳境,对方又发来一个“汗”,真是扫兴之极!耐着性子忍受了“汗”的浇灌,他又来个“倒”,这下我可真是倒下了!别受这折磨了,您还是找您的同伙去吧,我是奉陪不了。从此,对此人是严加防范,尽量少和他联络,不久,在心里说声对不起,然后就只好将他拉到黑名单去了。
由于害怕别人动辄对我使用网络语言,我和别人聊天比写文章还认真,输入的汉字,要反复检查,生怕有错字,有错句,因为别人有现成的“晕,汗,倒”在那里等着呢。但有时候还是会出现错别字,错别语句,我发现后就赶紧纠正。但我这还没修改完成呢,人家那“晕”字已如离弦之箭,喷射而至!等我修改后的字再发过去,人家的第二只利箭又射到:“狂晕!”看看,为一个错别字挨了两箭,值得嘛?照此下去,我不定要挨多少箭呢?于是只好草草收兵。我不是您的对手,不聊了。
我觉得:网络语言的诞生,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适用性。但和流行的歌曲一样,别太滥了。满街都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终究有些揶揄。唱歌要分场合,要分心态。在丧事上唱《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唱得再好,也只会讨来白眼。网络语言也一样,别一味地就“晕,汗,倒”,除非您只会打这几个字。
和自己的年纪有关,我对时髦的网络语言是敬而远之,主要是厌烦“晕,汗,倒”的适用频率过高,叫人难以招架,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但对网络语言并不排斥,人家要使用的自然还是要使用,也是言论自由的权力。只是建议下: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是否也该如使用标准词语一样斟酌下呢?该使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别滥使用。然否?
最后,借着喝了两口老白干,我也试着说一句:今天,您晕了没有?(汗,倒!)
-全文完-
▷ 进入风月无边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