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作家联名提案增设“国家阅读日”。但余秋雨却表示反对,他认为:第一,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增加类似节日。第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第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他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余秋雨的这一番言论一发出就立即引发了众网民的热议。
那么增设“国家阅读日”到底有没有必要?我们是否缺乏阅读?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然而泽华却不以为然。
正如余秋雨所说,现在已经存在“世界读书日”,也不见得国人能多么地广为利用,更远不及劳动节等国际节日受人瞩目,恐怕连知道这个节日的人都不在多数吧!即使政策上规定了“国家阅读日”,也不过是多一点点的宣传,多一点点的“运动”而已,估计是起不到什么明显效果的。如果象学雷锋日一样“三月来、四月走”,如果象植树节一样到处“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那还不如不设,只能图添笑柄罢了。
泽华说此话并非对国人的文化没有信心,而阅读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习惯。那些喜欢阅读的人,恨不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即使不设“国家阅读日”,一样能够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勤于阅读;那些不喜欢阅读的人,即使增设“国家阅读日”也不会增加多少阅读量的,需要我们去阅读的东西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领悟,况且“读书有心到,眼到,口到”三到,让他们花费赚钱、工作、娱乐的时间来阅读书籍那是断不可能的。这样讲,在很多人眼里,阅读已经是在“浪费生命”了!
不错,如今网络阅读正在一步步侵犯着传统阅读的天空,大有成为社会主体阅读方式之势,但我认为余秋雨的“阅读已成灾难”之说还是有些不太周全的。不错,现在的信息正在爆炸,书籍如山,更有无数垃圾充斥着图书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图书,面对网络等媒体对传统阅读日新月异地轮番轰炸,阅读可谓任意而为,但这些所谓的阅读却都是走马观花式地,阅读内容也多半是那些垃圾文字,或者已经大大脱离了经典,歪曲了经典的东西,这些都是已经泛滥成灾且对个人益处不大的。读这样的垃圾文字,谁又能说不是在浪费生命呢?
社会再怎样发展,阅读也都是重要的。读书可以知晓历史,可以警醒做人,可以指点将来,可以辉煌人生。“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我们需要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但我们也需要品读经典,需要学习历史,掌握文化。没有文化基础,就会象原始人一样,虽然也会获得各种知识,但却无疑会多走弯路,我想,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鲁迅说:“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只有博览群书,有所选择,有所偏爱,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能不浪费生命。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读书,而是正确地读书,我们的确是在浪费生命,因为我们接触了太多的垃圾文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却都在皮毛上沾沾自喜。那些所谓的解读,所谓的“讲座”,不过是“大家”们在用自己的思想结合一点实际在传授古人的言论罢了。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一旦结合了自己的思想,一旦加入了“实际”,就必然失去了著作原本的色彩。那些翻译过来的口袋读本,那些随处可见的“大话”小说,那些任意歪曲的“小家”之言,无不在误导着听众,无不在屈辱着古典。
常看到有人拿《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评说历史如何如何,甚至煞有介事地去和正史对照,却好象不知道这些著作只不过历史题材的小说,却好象不知道小说就意味着来源于生活和更大量地虚构,更有甚者,拿金庸的五侠小说去研究历史,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这样的阅读不是浪费生命却是什么?那些天天读bbs,看论坛的还不如打打麻将,睡个大觉了!真正的阅读是直接面对原著,直接品位经典,而绝非这样的“浪费生命”!
作为作家,在提案拿出之时,更应该象余秋雨所说,“真正的文化是自然存在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而不是文化人手上的具体活计。文学的传播要靠文学本身的力量——何苦要通过国家的行政立法让全民来关注作家们的本职工作呢?何必把自己手上的活计看得太重,去干扰正常人家的自然生息呢。”
-全文完-
▷ 进入泽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