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到了古今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也理所当然的游览了闻名遐迩的“瘦西湖”。扬州之所以出名,可以说完全是因为“瘦西湖”的缘故。李白曾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再加上个园、何园一些盐商府第等园林建筑的存在,这更加使得无数人不畏路途遥远,竞相驱驰,为得就是一品扬州的千年文化内涵,同时饱览江南名胜的如画美景。
瘦西湖的一个“瘦”字,彰显了扬州西湖和杭州西湖的截然不同。它没有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那么宽广的湖面,也没有白娘子与许仙相会“断桥”的爱情神话,但是它纤细修长,蜿蜒曲折,两岸曲径回廊,碧树成林,显得极其幽静、深邃。虽没有西湖宽广大气,而小巧玲珑则过之。
来到瘦西湖已经是公历的五月,天气有些炎热。草尖梢头本应嫩嫩的绿已经被一片殷殷翠绿所取代;春季盛开的荷花已然凋谢了,只剩下昂然挺立的荷叶和所剩不多的莲台随着阵阵微风摇摆着;岸边的垂柳也在微风中缓缓的舒展自己的枝条,在这原本有些闷热的夏季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慵懒自在;湖面宁静,微风拂过,偶尔荡起层层涟漪,使人不尽想起这样一首《山亭夏》: 绿树浓荫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瘦西湖中最为著名的景点应该说是“五亭桥”和“二十四桥”。五亭桥是将五个亭子建在桥梁之上,它是桥梁建筑艺术和实用建筑的完美组合,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经典之笔!从五亭桥上观瘦西湖,能够尽显瘦西湖幽静深邃之特点,“小金山、二十四桥、白塔,钓鱼台、两岸的苍松翠柳,湖上倒影楼船”,无不一一映入眼帘。二十四桥也是瘦西湖中有名的桥梁之一。它的出名是由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固然是千古佳句,而桥我觉得就没有太大的特点了,只不过是从两边上到桥中央各有二十四级台阶和二十四根栏杆罢了。
另外一处比较有名的建筑应该算是“白塔”。西湖的白塔和北海的白塔是非常相似的,这里面有一段故事;乾隆一次游览瘦西湖,船到五亭桥畔,乾隆尽观四周,然后对随行的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荫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随行的,有很多当时富甲天下的大盐商,听皇上如此一说,为了讨皇上欢心,不惜万金,诗画成图,连夜用盐堆砌了一座高塔。次日,乾隆打开窗帘一看,以为有白塔从天而降,非常高兴,同时也深感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名不虚传。乾隆离开以后,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了扬州白塔。塔形和北海白塔相似,略显修长,高度也比北海白塔矮,同时充分发挥了砖刻特长,是扬州园林艺术与佛教雕刻艺术的巧妙结合。
再往后就来到了瘦西湖长廊。这里湖面宽广了一些,远远望去,细细的长廊穿湖而过,下面是翠绿的荷叶,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还有零星开放的莲花;紧挨着长廊的是一座长壁,上面尽是各个时期赞美瘦西湖的名家题句。穿过长廊是一条甬道,直通到公园的出口,抬头远远的可以望见一座高塔,那就是扬州的另一处古迹——大明寺中的栖灵塔。
瘦西湖的玲珑俊美,秀雅别致是无法用一篇文章来尽述的,唯有亲临其境,你才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它。同时可以籍由这如画般的美景来体会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湖畔,头顶是随风舞动的垂杨细柳,耳边聆听着悠扬的《平湖秋月》,面前是宁静无澜的坦坦湖面,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娴静、安宁。加之周围亭台楼阁、古木成林,随时可以感受到的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不觉浮想联翩。是啊!我是想做当代的徐霞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设身于世外桃源,俭居草堂小筑,平日吟诗作赋、舞弄丹青。又或者恣意纵情于青山绿水之间,忘却人间烦恼。让山的雄伟、水的清澈、花儿的芬芳、云的恬淡,褪去藏在我心中所有的污浊,重新找回自己原本洁净无瑕的灵魂。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让我们细细去体会这其中之韵味吧!
-全文完-
▷ 进入前尘如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