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乡的窑洞书香冰点

发表于-2007年12月12日 早上8:16评论-0条

家乡的窑洞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

一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自己的家乡。到处是黄土,田野的小山村。心儿就飞回了那低矮的土窑……

比起现在的高楼,家乡的窑洞是多么的不起眼。可就是这小小的土窑,陪伴了一辈又一辈人。

我家是农民,吃的是地里产的粮食,蔬菜。烧的是柴草,秸杆。睡的是土炕。不知事的儿子坐在热乎乎、烫屁股的炕头上,边摸边问我妈妈:“姥姥,你家的床(孩子把炕叫床)是炉子,怎么这么热呢?”“是啊,你没见过吧,比你家的好多了。”妈妈一边笑一边说着。

农家的小院,人声狗吠,鸡鸭成群,猪羊满圈。孩子一来,搅得不得安宁。看到孩子好奇、开心的笑脸,我也被感染,回到了童年……家乡的小孩,大人说话有些粗野,但我喜欢他们的纯朴、善良、热情、真诚。家乡的孩子们自由快活,又懂事。同样我的孩子比起他们来,文化知识丰富多了,可生活能力差远了,身体也不太好。

网上信息传的快。老乡的博客发了关于家乡碹窑的图文,引来远方有识志士的兴趣,特意来考察了一番。还招来美术系的大学生来写生,在我县成立了美术基地。许多人只知道陕北延安的窑洞,是因为那里是革命根据地。而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这里的窑洞,更不了解它的结构原理。陕北延安的窑洞是傍着厚厚的土层挖出来的,简易得很。而我们的窑洞是人工碹出来的,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虽没有人记载过,也无从考证它的建筑设计者是谁,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才智。这是劳动者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也许全国碹窑只有我们这里有,我为有这样聪明的祖辈骄傲。

土窑是这样建成的:高高的厚厚的后墙是人工用许多黄土打夯而成的。我隐约记得男人们打夯时的情景,二人一起抬一个石杵,同时起落,嘴里还发出“嘿---嘿---”的声音。同赵本山演的那个小品《拉车》的吆喝号子是一个理吧。劲往一处使,步子要一致。窑圈是泥土里搅和着粟秸用模子托成土坯,一块一块交错砌起来的。土坯是长方体的,长约40-50厘米,宽约30厘米左右,厚约5厘米。

小时侯,我望着弧形的窑顶,不只一次地问过父母:“没有任何支撑物托着的泥坯子怎么不会掉下来呢?”父母没有文化,当然解释不了了。原来这是力学知识。是力学里的平衡原理,同拱桥的建筑原理应该一样吧。

现在砖瓦房取代了土窑。只有老人们还喜欢住在里面,喜欢它的冬暖夏凉。年轻人都把土窑推倒盖成大瓦房了。用不了几年,窑洞就会消失了。老祖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也许就看不到了……

哥哥是村里第一个盖起砖瓦房的人,曾惹来乡人羡慕惊异的目光。我家很困难,哥哥初中一毕业就出外打工了,还是装卸工。干着有些成年人都干不了的重苦力活。他拼命地挣钱,为的是自己有房子住,好娶媳妇,他做到了。每当哥哥提起那打工的日子,还是掩饰不住那辛酸的情结。

去年,父亲病重,哥哥陪着住下。他对母亲说:“我老了还回来住,还是窑好,热炕头多舒服啊!”

儿时,我也向往过城里人的生活,那也许是受父母的教育影响。当我看过了城市里的生活后,我一点都不稀罕。人多车多,垃圾多。空气不清新,早晨起来,想大口呼吸都不敢。乡下多好,一早就能听到鸟叫,空气新鲜,田野山川,山花野草,多么浪漫,人情浓浓。吃的放心,睡的舒心。就连我的孩子也喜欢呆在那里,一去就不想回来了。

和哥哥一样,我也喜欢伴我成长的窑洞,我老了也想回去……

文章引用自: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书香冰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子和子点评:

写农家风貌写出了地方特色。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