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点击率居高不下的激情中篇热文小说《差点上了女军长的香床》(下面以《差点》代替),在心旌摇荡之余,我静下心来思索,到底《差点》此篇小说,是它的什么艺术魅力,让读者如此魂牵梦萦百读不厌?
一、构思巧妙
本文的一大亮点,是“女军长”一词。乍一看题目,总认为文中的女主人公是真正的“女军长”,却想不到是一个暗娼的“雅号”,角色的反差很大,作者想绝了。用“女军长”来讽刺女主人公,是本文构思上的一大特色,极具讽刺意味。文中的暗娼是几万男人的玩物(反之亦然,她也玩弄了几万男人),她不是几万男人的“军长”吗?本文的另一亮点是男主角“出差干部”,因为几天没有“干那事”了,心里想念的慌,碰到美艳欲滴的“女军长”暗娼,竟然按捺不住“寂寞”,想嫖,但又嫌贵,没嫖成,可笑么?其实,作者原先的目的,就是要把他设计成白璧微瑕的人物。现在的小说里的人物形像,怎么说呢,“高大全”的形像,已经没有人欣赏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假大空”的形像,更没有人会去欣赏。因此,设计一个有一点“过”的人,才更显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文中的“我”,我认为,还是个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你想一下,他都是“副主任”了,手里有“权力”了,面对五百块的嫖资,他傻眼了,文中还特别写道:“我们的钱也是辛勤工作得来的,一个月才一千多,干一枪至少五百,我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干她三枪的!”可见,他是靠工资吃饭的“薪族”阶层人士。这样的好干部,他会贪污腐化吗?他会擅用权力吗?他会以“权”换“钱”吗?应该不会吧。
像这样的好干部,现在,你到处去找一找,还有几个?的的确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不贪不腐的“官”,已经不多了。作者把他的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在小说中,暴露给读者看,他仍然瑕不掩瑜,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他之所以想嫖,是人之常情,都好几天没有“干那事”了,人都有七情六欲,何况一个正当年的男子?“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古人云:“食色,性也。”他在大街上的丑陋表现,或许让许多读者反感,但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据此就否定他,他的形像依然是闪亮的。你要想到,他也是个正常的甚至是个性欲比较旺盛的男人啊。
第三个亮点构思,在于结尾,竟然在“我”没嫖成的那天晚上,恰好出事了,暗娼嫖客被抓了几十个,社会环境被狠狠的“清理”了一下。“我”到底是不是幸运者呢?应该不能这样简单的来看问题。文中写道:“经过几番思考,我还是没有去那致命诱惑的小巷小楼。”“我”没有被抓,是因为“我”坚强的毅力,超强的克制能力,使“我”“躲过一劫”。作为读者,应该用这样的眼光去欣赏,去分析,去理解,才对。
还有,到底“女军长”在那天晚上,有没有落网,文中没有明确的交代。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想留给读者一个悬念,用来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去回味,去讨论,去争辨。我认为,没有争辨性的作品,不能算是好作品。凡是好的作品,作者必然会留下一定的讨论和争辨的空间给读者的。譬如,鲁迅的小说《药》,文中的“康大叔”,是不是杀害夏家革命少爷的刽子手?鲁迅先生没有直接说,留给读者一个悬念,用以分析和争辨的空间,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二、时空转换和文字的节奏感好。
时空转换加快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感受到时间地点变化带来的影视效果。文字不是图片,不是影像,没有直观的视觉作用,文字是没有可视空间的,这既是文字作品的缺点,也是文字作品的优点。但《差点》一文很好的利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充分发挥了读者联想和想像空间的能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脑中再生形像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和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
另外,作者在写作时,也很注意文字的节奏感。既要让读者紧张,又要让读者一个松弛一下的时间,不紧不慢的,随着时空的转换,很自然的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节奏感,仿佛水到渠成一样,文章的节奏衔接很紧密,滴水不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迭荡起伏,牢牢的抓住了读者的心。“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这篇小说中,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扣人心弦的,让人如饥如渴的,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这正是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三、文字的吸引力强。
文章的开头就以“朋友,想过没有,要是有个性感风骚的女人在大街上向你主动求欢,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高起点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抓住了。“性”,永远是吸引人眼球注意力的法宝。人对“性”的渴求,是人的原始动力。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有“性”的欲望和追求,“性”永远是美好的。
中国人对“性”,一般的人,都是口里不说,心里想着。你去注意观察正经男人观察美女的眼神了没有?美女不注意他时,他敢看,若美女发现有人看她时,正经男人一般都会把眼光移开,仿佛刚才看的,不是美女,而是美女身边的其他事物。这种男人,是正经的男人。他正是口里不说,心里想着。但是,如果这男人不想移开他的眼球时,一个不好的预兆你要留意了,可能那男子真的对你心怀叵测了,你要赶紧的麻溜的逃走,否则,他很可能会对你“动武”了。
一般情况下,你若在大庭广众下,不分场合,跟别人交流“性”的话题,一般的人都会骂你不正经,是不是这样?因为“性”的话题,是做得说不得的。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的是说得做不得,有的是做得说不得,而有的事情,则是既说不得,也做不得,是不是这样?对于“性”,是做得说不得的。谁不会去做呢?傻子都会呢!而作者在《差点》文中大段大段的揭示了人的“性”心理活动,有的读者就大骂作者“无聊”,这也不奇怪。因为“性”活动,是做得说不得的事。
你去看一看《素女经》,《玄女经》,亦或《玉房秘诀》等古籍文献,里面的内容,专谈“性事”,得出了基本的性交姿势有三十余种,性交总的姿势,竟然有二百多种!虽是板着面孔,讲得一本正经,但谁看了不会兴奋异常?不看不知道,一看,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可见,人对“性”的“追求”,是源于古代的,我们的祖先,早已是性学大师了。
《差点》的这篇小说,显然,是承袭了古人的经验,继往开来,把正常人的生理反应,描写的很极致,暴露给人看,自然,读者就过目成诵了。文章在高起点后,高起高承,娓娓道来,一刻也不让读者轻松,读者的神经就被“紧绷绷”的抓住了,不给人半点喘息的机会了,一直到最后,看完了,才舒心的喘口气,让人余音绕梁,让人看了“养眼”,获得愉悦心情。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又给人以启迪:当今社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一尘不染的正人君子,在现在肉欲横流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事!要“为君者戒”啊。
四、高尚的语言环境。
本文很热,但又不以“色”为代价,跟三流四流纯娱乐性或带有淫秽色彩的地摊小说相比,又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的文字是高尚的,情调是雅俗共赏的。里面不乏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写,那景色,是多么的美不胜收!作者在文中描写道:
“抬眼看看风景。
城市的变化很大。
没房子的地方现在都长房子了,原来的旧房子现在都变成新房子了,市容也大大改观了,变美了,变清洁了。
绿化多好,街道两旁一排溜的夜来香,现在正在开花——晚上在树底下走过,一阵阵幽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
公园里,一片片的草地,剪得跟足球场一样漂亮,实在美!
这彩虹桥,原来是座破桥,破破烂烂的,桥下的水污污的,臭臭的,路过的人无不掩鼻。现在呢,经过治理,水清洁了,成绿水了。水静静的在桥下流淌,文静得像淑女般。
风景真是宜人。”
这样美丽景色的描写,岂是三流四流小说中可以看得到的?在三流四流小说中,冲击人的视觉的,是无穷无尽的“性”描写,是丑化人的灵魂的“性”描写,只有肉欲,色欲,没有半点的人情和道德可言,而且多半是描写“性”暴力,“性”变态的居多。而《差点》的这篇小说里,你感受到的是“和煦的柔柔的秋风,美丽的阳光,美仑美奂的城市景色,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是不是给人很美的艺术亨受?
五、美丑对比悬殊。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不同的人的眼光中,是不同的。本人认为,美是丑的对立面,丑的反面就是美,美的反面就是丑。美与丑,是相对的。开始那暗娼出现时,她的外貌是多么的美,文中写道:“彩虹桥的人行道上,迎面走来一个打扮风骚、性感的美眉,约莫二十来岁的样子,梳着高头,上身黑短夹克里套着粉红色紧身衣,下身穿着黑色超短裙,墨绿色高跟筒靴,玫瑰肉袜包着丰满的大腿,大腿的白晰依稀可见。
她的打扮是那样妖媚新鲜,像是刚从舞台上伴舞下来的舞蹈演员,我一眼就能把她从人堆里挑出来。
高跟筒靴夸夸夸,向我这边走来。”
她是以美的身份出场的,美的就像是“从舞台上伴舞下来的舞蹈演员”。而“我”,则是以“丑”的形像出现的,文中是这样来描写的:
“午饭刚吃下,走在大街上,剔着牙,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看美女——真有不少美女让我心动的!裤裆里的宝贝疙瘩,不由自主的在乱窜。
——痒痒的,让我心猿意马。
我觉得今天自己特别有精神,肌肉特别有力,宝贝也特别硬。
——当然,也特别想干那事。”
你看,“我”的出现,是什么样子?完全是个“饥渴的色狼”形像。但是,到了最后,两位主人公翻个个,原来美的,却是个暗娼,是丑的;原来是丑的,却是个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是美的。美丑的反差是这样的悬殊,你在欣赏的时候,你注意到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了吗?让美的变丑,让丑的变美,这又是这篇小说的一个成功之处。
六、在平常之中觅不平常。
小说的另一个成功的艺术特色,是在平常之中觅不平常。表面看,小说的内容,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骨子里却暗藏玄机。表面上看,在大街上,碰到一个美艳欲滴的美女,是正常不过的事,但是,谁会去想,眼前这个让你心动“性动”的美女,骨子里是什么东西?她原来是暗娼,是b*子!谁都不会想到吧,总认为眼前曼妙的女孩子,是个正经的女孩子。但作者在第五节中,突然笔锋一转,原来这个美的就像是“从舞台上伴舞下来的舞蹈演员”,竟是一个暗娼!真不寻常。平中觅奇,在这篇小说中,成功的实现了。另外,“我”是以一个“饥渴的色狼”形像出现后,越来越正点,特别是最后一节,他回到单位上班后,对属下的关心,那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现在,有哪一个当官的不说说“官话”,摆一摆“当官”的架子?而“我”不会,他的人缘,在单位里,是很好的,很有人缘的。“饥渴的色狼”,却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干部,这又是平中觅奇。
七、技巧娴熟的美
这篇小说,你粗略的看,你看不出作者的任何技巧,小说的技巧,看似好像一点也没有,只是很一般的东西,笨拙的东西。但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作者在文中是匠心独运,化技巧为无形,这才是高级的写作。
我粗略的看了一下,分析了一下,作者在写《差点》一文时,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点技巧:1、巧置悬念。这种技法,在文中随处可见。如美女暗娼走后,还会不会再出现?“我”会不会去嫖?有没有嫖成?等等。2、运用巧合。“我”没嫖成的当天晚上,恰好扫黄,而当天下午,有两个男子去嫖“女军长”,却万事大吉。3、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什么叫“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原是法语的音译,原来是建筑学的名词,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建构的意思。“蒙太奇”后来被借用为电影用语,有剪辑、组合的意思。现在所谓“蒙太奇”手法,就是把不同时空的镜头合乎生活逻辑地巧妙地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作用,用来展示事件的发展与人物活动,表达主题,从而产生“蒙太奇”的效果。如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技法。而《差点》一文,也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手法。随着时空的变化推移,一会儿在大街上,一会儿在桥上,一会儿在房间里,一会儿在办公室,等等。4、反弹琵琶。正人反说,反人正说,美的丑书,丑的美写,这样,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小说人物的美。5、强烈对比。两位主人公的强烈对比:美的,原来是丑的,而原本是丑的,最后,却是美的。因为上文讲过,这里略微一提。还有,如对城市的今昔对比,等等。6、平中觅奇。这一点在上一点刚好提到,这里就不再展开了。7、成功的心理描写。《差点》一文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描写出了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活动。如对“我”的大段大段的“性”心理描写。比如:
“我在想,假如这个骚女人敢在这大街上来勾引我,我一定毫不犹豫的顶她!
她任何做爱的要求,我都答应。
那怕叫我舔她没有洗净的私处,我也愿意。
——太想干那事了。
——她长得也实在太美了。
——谁看了不想顶?
——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又有几个?”
这样的心理描写,把出差四五天的“出差干部”“我”当时想“干那事”的迫切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又如:“我的心里很复杂,想法很多。嫖娼,做嫖客?要是被抓了怎么办?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怎么办?堂堂一个国家干部,怎么敢搞女人?被妻子知道了怎么办?怎么在儿子面前保持高大形象?以后还怎么在单位混?……不敢再往下想了。
——出来四五天就搞“鸡”,要不要脸?”
这样的心理描写,把“我”想嫖又不敢嫖的矛盾心理,明明白白的揭示出来了。
再如:“三言二语就被她搞定,我觉得自己也太容易被‘拿下’了,这样轻松的就成了她的俘虏。我感到自己很沮丧,小弟弟也不太乐意了。
我想走掉不去了,可是脚步却依然往前跟着她走。
我知道我控制不住自己了,我真的被她俘虏了。
我在后面跟着她走,看着她走路时那扭得像方向盘似的浑圆的性感屁股,我就野心勃勃兽性大发什么都顾不得了。
小弟弟又兴奋起来。
立刻顶进去!——立刻顶进去!
就成仙了。”
这段心理描写,简直是绝了,把“我”在路上复杂的心情和“性”心理,描写得再细腻不过了。就是名家的作品,亦不过如此。
八、高雅的审美情趣
在《差点》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要写好言情作品,小说的“度”的把握,要拿捏得很准,既不能过,又不能轻描淡写,很不好把握的。而作者,对小说“性”描写的把握,是十分讲究分寸的,既要让读者有“性”感受的亨受,又不能让小说成为“黄货”,成为下流的东西。
作者的审美情趣的高雅度,还表现在文字的运用上。我们看到的文字,是充满美的文字,是雅俗共赏的文字。小说中人物的心态,是正常的人物心态,而不是变态人物的心态。
小说情趣的高雅,还表现在写实主义上。这篇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我们看了这篇小说,就像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一样,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没有半点虚情假意,没有半点情节捏造,让人真实的感觉到,小说里的东西,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在欣赏有些写手写的小说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这样的小说,充其量,只能勉强成文,只达到发表的初级要求而已。能把艺术的真实性,熔为现实的真实性,把艺术的真实性和现实融为一体,是很难办到的,而《差点》小说,做到了。因此,我们在欣赏小说时,得到的是艺术的真实性的亨受,因而是高雅的艺术亨受。
虽然我还想再分析下去,还意犹未尽,但就这样打住了。我想,《差点》小说的艺术之美,不是我的一篇赏析,就能写完的。有不当之处,请作者予以斧正,见谅,同时,也请读者同志们予以指正,不胜感谢。
-全文完-
▷ 进入焉昂首阔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