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相通,知音可贵
——读毛泽东《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题记:鲁迅和毛泽东两位伟人虽然未曾谋面,但他们协同作战,革命之心是相通的。毛泽东创作的诗《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一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鲁迅其人其诗的真正知音者。
1961年9月25日,是我国文化伟人鲁迅先生80周年冥寿。当时在北京的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文艺界领导人郭沫若、茅盾等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且演出了鲁迅喜爱的家乡戏——《女吊》。但人们不会料到,就在此时此刻,伟大领袖毛主[xi]也在吟诗怀念鲁迅,因为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的两首七绝,在其创作35周年之后,才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首次收入《毛泽东诗词集》出版。
一、在中国所有的文人中,毛泽东最推崇的人物恐怕就是鲁迅了。
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1937年10月,为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发表了著名的评论鲁迅的演说;19部年10月19日,为纪念鲁迅逝世7周年,他特意在《解放日报》公开刊载了自己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1年,为纪念鲁迅80寿辰,他又赋诗抒怀,表达对鲁迅的敬仰。以上毛泽东纪念鲁迅祭日生辰的方式和含义虽有不同,但怀念鲁迅、继承和发扬鲁迅传统的精神,则是一致的。下面,仅就他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加以粗浅的分析。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头两句开门见山,主旨立现,它是对鲁迅人品与涛晶的最好礼赞。第一句讲的是鲁迅胆识博大、意志如铁石般坚强。毛泽东称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被冠以三个伟大的“家”,这说明鲁迅具有博大的胸怀、卓越的胆识和顽强的斗志。“铁石坚”三字,形象地说明了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刀光剑影”这个成语,揭示了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统治的情状。当时志在革新的文化工作者,“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反动当局或用笔杆或用刀枪,对革命文化人进行反革命的“围剿”。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怖,鲁迅采用“钻网战术”、“壕堑战术”等策略,巧妙地与敌人进行周旋、斗争,取得了辉煌战果。“刀光剑影任翔旋”,就是对鲁迅斗争艺术与战斗实绩的热烈歌颂。
后两句由虚到实,具体点出了“左联”五位作家惨遭杀害、鲁迅赋诗抗争的史实。“龙华喋血”,是指1931年2月7日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革命青年的事件。这次遇害的革命青年达23人,其中有“左联”的五位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殷夫)、冯铿。这次事件,像“三•一八”惨案、“四·一二”政变一样,使鲁迅受到巨大震动,“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他为此悲愤填膺,夜不能寐。鲁迅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为了忘却的记念》)毛诗中所说的“小诗”,即是指上述这首七律。“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正是毛泽东称颂鲁迅“刀光剑影任翔旋”的具体写照。鲁迅这首诗影响深远,许多人都会背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从日本潜回祖国,在归轮上就曾步此诗原韵,写了《归国杂吟(其二)》: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二、鲁迅和毛泽东虽然有着不同的革命斗争形式,但在革命情怀上本质是一致的
1961年,毛泽东纪念鲁迅80寿辰时,也首先想到了鲁迅这首诗。毛泽东激赏此诗,决非出于偶然。因为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造反精神,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情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共同品格:“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此诗是一首怀人的七绝。被怀念的鲁迅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这里选取的是鲁迅为悼念“左联”五烈士牺牲而作的七律,毛泽东由此而抒发自己的感怀。作品将怀人与咏史紧密地结合起来。绝句这种诗体只有四句话,它要容纳丰富的历史内涵而又具有感染力,就必须做到议论与形象结合,在字句推敲上狠下工夫。本诗的“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就于形象的描述中寄寓着丰富的社会含义。“喋血”二字,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大屠杀;一个“犹”字,突现了鲁迅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30年代上半期,毛泽东在苏区领导军民反击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为创立和扩大红色政权而征战;鲁迅在上海为粉碎敌人的文化“围剿”,发展进步文化而奋斗。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毛泽东很重视地理环境与英才俊异的关系,认为山川灵秀之有助于豪杰人物的产生。1918年4月,他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写道:“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1961年写的“鉴湖越台名士乡”诗句,也有同样的意思。鉴湖、越台都是鲁迅故乡绍兴的名胜之地,故以此代表绍兴,说明绍兴是古今名人的荟萃之地。鲁迅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说:“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鲁迅与毛泽东的看法,不谋而合。
“忧忡为国痛断肠”,是毛泽东对绍兴先贤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曾败于吴国。但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经过十年奋斗,终于转弱为强,灭亡吴国。南宋的陆游,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政治抱负不得实现。他临终写的《示儿》诗,抒发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读之令人动容。鉴湖女侠秋瑾,为反抗满清贵族统治,奔走呼号,惨遭杀害。鲁迅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愿,终生不改其志。“忧忡为国痛断肠”的诗句,是从会稽俊异的大量史实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如此热情地讴歌他们。是因为自己的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与绍兴先贤息息相通,他们都信奉着、实践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关于“剑南歌接秋风吟”的诗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是这样注释的:“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秋风曲》诗和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接秋风吟,与秋风吟一起。”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是不完善的。因为这里只谈到陆游、秋瑾的诗歌,而未涉及鲁迅的咏秋之作。如果跟鲁迅作品无关,何来纪念鲁迅?事实上,鲁迅也有抗争现实、抒发爱国之情的咏秋诗,1934年作的《秋夜有感》,1935年写的《亥年残秋偶作》。毛泽东对鲁迅的《亥年残秋偶作》十分欣赏,并且曾联系50年代末的国际局势,仿该诗而作《改鲁迅诗》以抒感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剑南歌接秋风吟”的“秋风吟”,不仅包括秋瑾的咏秋之作,而且也含盖鲁迅的吟秋诗篇。只有如此理解,才合乎历史事实,才能与诗题纪念鲁迅挂起钩来。末句“一例氤氲入诗囊”,是说陆游、秋瑾、鲁迅的爱国诗篇诗意浓郁,弥足珍贵。
毛泽东写的七绝第二首,是以鲁迅的故乡绍兴为地理空间,以该地的先贤越王勾践、陆游、秋瑾、鲁迅等人物为线索,着重礼赞了他们“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爱国主义情怀。作品题材集中,含义深广,主题突出,诗味醇厚,很能体现灵犀相通,知音可贵的革命情怀,在中国文学史和斗争史上具有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文化韵味。
-全文完-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