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童年的腊八粥秀水1

发表于-2007年12月06日 下午6:13评论-3条

我的故乡是鲁西北平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每年的腊八早晨,家家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很早这儿就流传着一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意思是说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能把无家可归的叫花子冻死。但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管保你一冬不冻手冻脚。至于腊八粥的原料,长大很久我才知道原有八种:粳米、薏米、糯米、花生、大枣、红豆、黄豆和核桃。我小时的农村很清贫,所以我从来没享用过这八种原料共有的腊八粥。大多数人家的腊八粥其实就是“腊三粥”,主要原料是每顿必不可少的玉米面,配料只有花生、黄豆两种,而且这些都是自家地里收的。家院里有枣树的伙伴至多能在腊八粥里吃到几枚红枣。至于那薏米、糯米之类,不是北方作物,我小时更是连见也没见过。

每年腊八的前天晚上,家里就开始为第二天的腊八粥做准备了。娘将仓囤里的花生和黄豆倒在堂屋的火炕上,招呼哥哥、妹妹和我脱鞋上炕,帮奶奶挑大的,饱满的豆子熬腊八粥用。挑豆粒的时间,奶奶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腊八粥的由来。据她说过去叫花子很多,在腊八最冷的这天总有人饥寒交迫横尸街头。一些大户为显示他们的慈悲,就在腊八早晨搭起粥棚,煮几锅稀粥招呼叫花子和穷人来喝,以此让人对他们歌功颂德。不过他们是舍不得多放玉米面的,那稀粥多半是明锃可鉴的“照人汤”。后来日子好过了,腊八这天百姓家家熬起了粥,而且粥里也开始有了花生、黄豆、红枣之类的点缀,喝腊八粥的习俗也延续至今。对于这种由来我是深信不疑的,但一次奶奶讲完后我纳闷地问:“为什么说只有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腊九腊十不是比腊八更冷吗?”奶奶愣了半晌,笑了:“可能是老祖宗们按老皇历算的吧,我奶奶那时可没告诉过我.”嘻嘻,原来奶奶也有不知道的事。

挑完了豆,娘便把挑出的花生和黄豆掺在一起放在大瓷盆里,倒上温水泡起来,再把盆放在灶边,到明儿这豆粒就是亮鼓鼓,湿润润的了。

次日,我在睡梦中隐隐听见娘悉悉簌蔌的起床声,接着她哈着手,在炉下点柴生火。熬腊八粥颇费时,先把花生、黄豆下锅,等它们熟了再下玉米面,开了锅再用小火慢慢熬半个多时辰,这样熬出的粥才香才粘,此是奶奶的经验之谈。每年的腊八早晨娘都要比平常起得早,因为我们喝了粥要准时上学。

一会儿奶奶的咳嗽声响起,她掂着小脚在炕沿前挨个叫:“快起快起,一人两碗,谁起晚了没谁的份儿。”腊八的早晨真冷啊,摸摸露在被窝外的鼻头,冰凉冰凉的。要在往常,我们装睡谁也不会吱声,可腊八粥一年只能喝一次哟!于是我们争先恐后地穿衣,爬下炕围住那口大铁锅。这时热气腾腾的锅里已有三种作物混合在一起的特殊的香味飘散出来,透过蒸气,能看到泛着花儿的玉米粥里有黄豆、花生在翻滚。

粥煮好了,娘拿青砖堵住灶口,用里面的余火温着。奶奶则腰里扎上围裙,在灶上掌勺。因为花生和黄豆都沉在锅底,盛之前奶奶先用那把大铁勺把锅咕咚咕咚地搅搅,搅匀了再盛。我们围在暖暖的灶边,捧着滚烫的粥碗,先喝上层黄橙橙的玉米粥,喝到碗底,比谁碗里沉得花生和黄豆多,事实证明奶奶的勺子绝对公正。那时的花生和黄豆很金贵,我们最后才慢慢咀嚼、品味其中的清香。两碗腊八粥下肚,再就着奶奶做的豆豉腌菜吃一个玉米面掺小麦面的馍,全身已是热乎乎的,鼻尖上也有了细密的汗珠。搁下碗,满足地用袄袖抹去汗,我们便相跟着拎起书包,欢天喜地地走进隆冬的严寒里。

而我们从没注意到,每到这时总是我们三个小孩子吃完了,我们的爷爷、奶奶和爹娘才开始喝粥,而此时锅里的豆粒已是没有几颗了。

许多年过去。如今,每到腊八,我的婆婆也必会熬腊八粥。童年的腊八粥也早已改头换面,成为现在类似八宝粥的东西,而且除八种原料之外,还添了不少别的稀罕物,只是我为什么就喝不出儿时的清香与温暖呢?

想念你,童年的腊八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秀水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童年的腊八粥,
是美食更是亲情的凝聚。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问候朋友晚上好!at:2007年12月06日 晚上7:04

凤山-评论

用孩子的眼,观察细腻,或着说,回味美丽童年细致、传神。
读后令人神往。
问候秀水朋友好。at:2007年12月06日 晚上7:36

秀水1-评论

谢谢文清点评。新手向你学习。
问候风山,呵呵。at:2007年12月10日 下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