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很久了,仿佛很多世纪那么久远。我要写一点东西来纪念我的母亲,但是,手重得抬不起来,脑子里全部是乱的,总也想不起她的样子,她的音容和她做过的事——或者是她做过的太多,我已经不知道从何想起了?
母亲于公元二00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古历癸未年十月十九日,凌晨零时过二分,停止了呼吸。
从此,撒手人寰,魂归天府。
她走的这一天,是她七十周岁的生日。
那一晚,在母亲的遗体旁,我亲笔为母亲写了讣闻:
“……先慈幼而勤作,以二十四孝垂范……”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姥爷是很勤劳而老实的,虽然是湖北人,却完全没有九头鸟的风范,总是小心地耕耘着别人的土地和自己的贫寒之家;姥娘是精明强干的女中豪杰,一生见事极明,但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这些天分通常只能增加她的精神痛苦,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几乎很少有补益,记得母亲这样形容过当时的情形:再不行的男人走州过县,再能行的女人围着锅台转。
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让孩子受到很多教育的,母亲于是一天学也没有上过,但是聪慧的姥娘将她的聪慧遗传了给母亲,从零星的演戏和听故事里,母亲学习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事亲至孝,她基本上是说不来什么道理的,我们小的时候,关于孝,只给我们讲过两个,较通俗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比如卧冰求鲤等等,较文雅的,其实只会一句:百善孝为先。
母亲对我们说:你想,一个人,连他的爹娘都不爱,他能爱谁?
母亲大概九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养不起,被送到姨姥娘家里,姨姥娘是富农或者小地主一类家庭境况,有吃的,但也不太好,日常的生活在我的影象里也是清苦。母亲因为是寄养,就更少一些,只是用一口饭吊住性命罢了,而且这一口饭,还要干活来挣——在家里,为一群干活的人做饭。母亲很弱小,她说,当时,烙个锅盔都够不到锅沿,需要踩一个小凳子才行。母亲说的时候,轻描淡写,仿佛是在说别人的事,丝毫没有感到难过,但是现在想想,那是怎么样悲苦的童年,至少不比我看到的任何一片可怜的童话故事好。
“……及笄适张门,侍翁奉姑,挈弟携妹,艰寒重而情义深,……”
母亲嫁给父亲时是十七岁,父亲当时已经是二十四岁的青年了。
父亲家里也是一贫如洗的农民,父亲是长子,除了一个姐姐早嫁,下面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爷爷软弱,奶奶糊涂,大家庭的生活几乎全靠父亲担当,十四岁开始,每天挑担卖豆腐,走上百里路,十九岁参加革命,奔波工作。母亲进门后,父亲多了一个好帮手,家里多了一个好当家。她勤劳而尽量妥帖地处理着家庭的生活,孝敬老人,善待弟妹,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大家温暖一些。
母亲要负责一家人的饭食,还要下地去干活,又要督率弟妹,真的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省一口饭给公婆,给弟妹。后来,给两位叔叔娶了媳妇,又给两位姑姑找了婆家,孝奉公婆至终。母亲一生,都一直关爱着他们。
母亲的丧事是小叔叔帮着料理的,小叔叔也是六十岁的人了,一边留着眼泪一边忙碌,七十多岁的二姑也赶了来,痛哭之声感天动地。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好嫂子,一个担当过半母角色的长嫂如母的嫂娘。
我们,永远失去了,母亲。
“……敦睦乡邻,善诚待人,数十年亦未改,贤名著于乡里……”
母亲实际上是一个极聪明的人,这份聪明我总觉得遗传自姥娘,她同时又是一个极为善良和热情的人。她在我们那片的村庄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很多人都得过她的帮助和恩惠,二姑说,谁要说她不好,那这人的良心一定坏透了。
母亲并没有太多的钱粮来周济大家,但是无论谁家有事,她总是不请自来的去帮忙,就象忙活自家的事。母亲无师自通的会裁缝,会打针和刮痧,会红白喜事上的一切东西和规矩,这些事情,不知她为人做过多少。
姐姐们回忆说,那时过年,母亲总是帮很多邻居做好衣服,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连夜做我们这帮孩子的。
又说,谁谁的媳妇是母亲帮着介绍的,看人家现在过得多好。
又说,谁谁家的孩子母亲当年接济了多少。
又说,谁谁家的老人是母亲帮着发送的,干了多少活。
难以计数。
……
母亲患病期间,我每次回家探望,父亲总是拿出一个小本,说全村多少户人家,只有哪家没有来探视;全片有多少村,只有哪个村没人来……又是收了鸡蛋几千只,收了白糖若干,收了营养品多少,多少人来送新鲜土产,多少人来送药……这时候,母亲都不说话,笑笑的听,神态安详,她知道,这是大家对她几十年善良人生的高度评价呀。
母亲的丧事都是乡亲们帮忙的,据说是我们村上很多年以来办的最好的,除了不懂事的孩子,无一人不悲戚,无一人不尽力。
母亲可以欣慰了。
“……育五女二子,督教甚严,以一己之劳碌为儿孙计,日未出已作,日已没未息,终生不辍……”
母亲常说,我就是吃了没上学的亏,所以再苦再难,我也要让我的孩子上学。
因为孩子多,父亲微薄的工资根本杯水车薪,不够养活一家人,他本人又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母亲操劳。母亲弱小的身躯一力承担。
母亲后来说起过几次,有一天晚上,母亲趁着月亮很明,抓紧翻地,翻着就觉得没力气了,叫大姐给她拿了一块锅盔吃了,立刻力大无穷一样。母亲说,我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到现在想起来都香。我们陪笑听着,辛酸。
但是,不管有多苦,母亲从来没有让孩子辍学来帮她养家的想法,相反,她对我们的学习抓的很紧,姐姐们说,那时侯母亲总是要她们的作业本去看,装模作样,其实看不懂,看到谁的整齐,就点点头,谁的乱,就说:你觉得你做的对了吗?心虚者往往汗颜,赶紧改过。
记得我小时侯,头一天上学前班,因为好动,被一个只上过初中的女老师打了一教鞭,从此不敢踏进校门,母亲又是怜惜,又是生气,连哄带打,直到最后,取得校长同意,陪我在教室很是上了几天课,直到我不再害怕。
在我们的印象里,母亲总是醒着的,一直到最后病重,都是赶我们说,你们快去睡。她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的样子,好象永远都不累不困,天不亮的时候,就已经在忙碌了,天已经很晚,还要招呼我们睡好才去睡。
她说,我一辈子没觉睡,从来不困。
母亲,您真的不困吗?
您太累了,该休息了。
我永远都忘不了见母亲的最后一面,当我连夜驱车赶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有些说不出话来,但是我一进门,走到她面前,她还是努力凝聚已经有些涣散的眼神,那样的,定定地看着我,把我搂在怀里,努力地摸着我的脸,嘴里喃喃着我的小名……
妈妈,对不起,我没能天天都陪着您
妈妈,对不起,我没能治好你的病
妈妈,我曾经那么愚蠢的不顾您的感受,惹您生气
妈妈,您为什么这么狠心,扔下我们就走
妈妈,您为什么不等我们给您一点报答
妈妈,我们永远是您的儿女,您下辈子还做我们的妈妈
妈妈,您一路走好
-全文完-
▷ 进入烟波钓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