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喜欢酒,却不常饮酒,因为知道醉酒的滋味很难受。无论是白酒、米酒、红酒、黄酒、啤酒、鸡尾酒、香槟酒、果酒……都可以至人于醉。实际,醉,在酒,也在人。无酒性的人只能醉酒,有酒性的人却能醉人。
小时候,爷爷和父亲经常晚上在家饮酒。小时候家里是平房,爷爷和父亲每天晚上总是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边饮酒边聊天。七、八岁时的我便坐在爷爷和父亲中间,看爷爷和父亲对酌,听爷爷与父亲对酌时的聊天。爷爷和父亲聊的都是京剧、诗词。从那时开始,爷爷教我背会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李白的诗。父亲教我学会了“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鸣惊醒了梦里南柯。”的京剧《打渔杀家》的唱段。现在爷爷已经去世30年了,当年的那个小平房已建成高楼大厦了。如今经常回家与父亲对酌,聊一些以前的旧事和父亲喜欢听的事或者京剧。受老人的熏陶,我也与爷爷和父亲一样,在略饮一点酒的时候,愿意与人对酌,或者与自己的心灵对酌,亦或是与自己喜欢的事物对酌,也常与自己的爱好对酌。
与父亲对酌,两个小菜,一壶老酒,一段四平调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的唱腔,便与父亲小饮,边慢啜边聊往事旧情,说亲友街坊,谈事业家庭,讲孩子未来。与父亲时间上的重叠,是生命的对接,在这种重叠和对接中,对酌小饮,是享受亲情和天伦之乐的最佳方法。此时经在父亲的笑声中,能听出父亲对不在身边的我的无限牵挂。
与爱人对酌,不用灯红酒绿,没有别墅豪宅。温暖的小屋,淡黄色的灯光,几样下酒小菜,两杯通化红玫瑰干红葡萄酒,便可将数日身体的疲惫和心情的不畅驱赶到九霄云外。在两个人一起哼唱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同时,于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中,享受爱情的美好,享受婚姻的幸福。二人世界的美好,尽在三杯两盏淡酒之中。
与好友对酌,无需豪华的酒店,更无需多少佳肴。一壶酒,两个透明酒杯,对酌细品,便可酒促谈兴,谈促酒兴。相视而坐,无言而酌,不用推杯亦不用换盏,却言无不尽,无所不谈。一曲“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便不管阴晴圆缺事,举杯相视,有相同的旋律在心头升起。
独自于月下与影对酌,凭栏无语。清辉的月光从夜空缓缓滑落,跌入那盏淡酒之中,欲动欲静,似一片晶莹的薄冰。一杯酒思绪万千,望不回旧时归燕,盈盈粉泪谁怜,寸寸相思谁诉?耳畔的一曲“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吟唱着柳梦梅与杜丽娘于《牡丹亭》上的游园惊梦。
与回忆对酌,清酒一杯,于静夜柔和的灯光下,穿越心灵的峡谷,不需要任何语言。慢饮一口干红,便可借助红酒的浓郁香醇化解所有的寂寞。在cd上放一盘《月光小夜曲》,那或清冽、或温润、或甜蜜、或苦涩的曲调,用自己特有的旋律诠释着生活的编码。与自己最好的情人——红酒一起,酿思念为酒,持心灵作盏,在心灵的荒漠里,悠悠对酌。
与诗词曲赋对酌,徜徉在诗的浩瀚里,能学到三百诗经中的精髓;行走在两汉辞赋的繁兴中,能看到五百汉赋的炫博耀奇;游览于唐时代的绝句与律诗中,能欣赏到三千唐诗丰富多彩、文字精炼的艺术风格;漫游于婉约与豪放之间,能体会陶冶情操的五千宋词于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里的曲尽情态和优游放怀;翱翔于散曲和戏曲的海洋之中,能领略到七千元曲宫调与曲律的悠扬……
与音乐对酌,在悠扬的古琴曲中,琴道幽静的闻水声潺潺,若见松针偶落深远意境,让人于箫声中清幽,在琴声中澹泊。在现代音乐中,寻觅着乡间上路上的曾经,回忆着大海啊故乡的美好,思想着难忘的初恋情人的那份情感。音乐声中,有一颗怀念的心一直在不断的怀念中漫游着。怀念童年,怀念家园,怀念亲人,怀念旧日情人……每个怀念的细节都那么让人感动。难怪罗曼·罗兰说:“个人的感受,内心的体验,除了心灵和音乐之外再不需要什么。”
美酒芬芳,醇醪味厚。对酌,便是美的享受。它不局限于和某个人,也不局限于和某件事。对酌,需要的不是海量的饮酒、酗酒和欢饮,而是借酒为题的一种交流。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坛酒,只是味道和浓度不同。只要喜欢和好,便可寻觅能与自己对酌的人和事,于清辉的月光下,笑看娇羞的花儿露出浅笑,细观银色的月光于花影间筛落一地的清辉,与亲人对酌、与爱人对酌、与朋友对酌、与孤影对酌、与回忆对酌、与诗词曲赋对酌、与音乐对酌……
烫一壶老酒,温两杯银樽,带三分飘逸,以天为幕,酌壶把盏,等待着能与我对酌的人儿,于一杯一杯复一杯的酒逢知己中,一起畅谈倾酒请予歌的唐诗中酒的豪迈奔放,一起慢叙今日此樽空的宋词中酒的优雅含蓄,一起吟唱煮酒烧红叶的元曲中酒的韵律悠扬!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