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考证过拜年的由来,但拜年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礼节,又符合礼仪之邦的道德准则,所以,我想应该追溯到孔子的时代。
我作为老师,接收到的拜年礼物最纯净的有三种:先前电话不便,每每收到一叠学生寄来拜年的明信片,便感觉到无限的慰藉;后来有了电话,只要听到学生从远处传来问候,便感到高兴而神圣了;而今有了手机,每到岁末年初,收到的全是学生发来拜年的短信,自然又心旷神怡了。
而这样的拜年方式,我想大都只存在于师生之间。
但世界是一个多元的组合,拜年的方式自然也形式各异。
每到年节,妻总要到银换点新钱,以备小辈拜年打发压岁钱。拜年结束一盘算,钱变成了物堆在家里,有用的和无用的,全都聚合在一起。时间长了,很多东西还容易变坏,造成损失。
由此,我想到另一种情形……
比如乡里跟县里拜年,县里跟地区拜年,地区跟省里拜年,省里是不是要跟中央拜年?我不敢妄说。
这种拜年方式,在历史上叫敬贡,传承了中国儒家文化精深的内涵,本无可厚非,但拜年的礼数却随着时代变化在变化,就可以考虑了,原来以物资拜年,猪腿野味,随车而去,但这种拜年送物,存在很多弊端,收得多了,一时消化不了,同样要变坏的,稍为研究一下“贡”品的“贡”就不难看出,我们祖先创这个字的初衷,是叫人送“贝”,是工作下的“贝”,贝在交换时的原始意义就是钱。所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么多年,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一改传统的物资拜年为现金拜年,应该算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深度挖掘,这种探究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可佳。随之而来的是部门领导跟部门领导、县里跟县外对口部门之间相互拜年,以祝贺来年工作顺利,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一笔笔公款通过这种种“接待费”进行物理反应变成了私家存折上的不菲的数目,就成了你知我知的事情了。
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拜年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绝对是对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
据初步了解,拜年费近年有居高不下,稳步上升的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味道却变得有些怪异。
想起小时候,最喜欢有客人来家拜年,一把面条,十个鸡蛋,一斤白糖,物虽少,情却真,那种其乐融融的味道今天想起依然心动。而当今的这时尚拜年方式,我想也有许多人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味道,但同样的味道却感受出不同的味道,这是提倡礼仪的孔老先生无法尝出的。
这种味道一旦变了味,就有腐烂的危险,所以应该放入“冷库”,随时注意保鲜。
如果有可能,我们能不能把学生对教师的各种拜年方式推广之呢?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12-2 10:43:0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徐自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