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途车辆颠簸,短途马背前行,险处缆车直上;穿越峡谷的炎热,目睹茂密的丛林,感受顶峰的冷凉。
我终于又回到二十余年前曾经观光的鸡足山佛地,真正领悟祝胜寺门前绝句——“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的内涵,只有此刻才能更深刻。
攀登至顶峰时,斜阳照射,整个山峰辉映出她迷人的英姿。来不及多逗留,先解决吃、住问题,时间还有让我慢慢游览,就随缘吧。毕竟不是一个人的行动,六十多人的团队,不能太自由的。
吃与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关键是寻觅一份离开红尘喧嚣的超脱。很难有时间到这里,往日与同学上鸡足山,狂奔热闹观美景,马上乱言胡语就完事了,存留到现在的只有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曾经……
【2】
那时的我,没有深思的资本。
∮∮∮∮∮∮∮∮∮∮∮∮∮∮∮∮∮∮∮∮∮∮∮∮∮∮∮∮∮∮∮∮∮∮∮∮
记得我们是深夜三点多从祝圣寺出发,手里拿着电筒,相互牵手,脚瞪乱石之径。
路,沿着古迹的寺院蜿蜒盘旋。遗憾的是那些寺院多败壁墙埂,凄凉地守侯在险峻的山间。请教身边的语文老师,他告诉我们:这些古建筑,在他幼小的时候还比较完整,文革“破四旧”时才彻底摧毁。
转目间,依稀地还能辨认出散落在杂草丛中的土堆碎瓦……
我感到惋惜。
想想历代王朝,国人不是在进行着“破旧立新”吗?而文革劫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谁也不能阻止它的发生,这里也不例外受到严酷的冲击。
我很欣赏清华大学厉利宁老教授的构思。他提出:发展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对于古建筑我们要增加保护的力度,若要创新,那就在离开古迹的地方开辟新区。这样既保护了过去的真迹,也不妨碍当代的发展。此超前的建设理念,受到国人的接纳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到达观日顶峰——金顶。自然没有机会象今夜逗留在这里。所以,这是我圆二十年前的梦想,享受顶峰夜色的最好间隙。
【3】
吃过饭后,住进山中的宾馆,同行都围在桌前,玩起了麻将,身边是不是有人,对他们来说,谁都不在意的。
我离开住宿,悄悄一个人向顶峰前行。小径间古树茂密,台阶上积满落叶,下足时看不清真实的台阶,我小心翼翼地走着。苍穹月挂,散落台阶前的光线却很柔弱,凭添了几分前行的便利。
慢慢地迂回,不多时间就跨进了金顶靠北面的侧门。门是趟开着的,月光下能看清轮角。却少了《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那种清幽的感受。
迎面吹来阵阵的寒风,虽不是深冬时节,这里却山高峰险,又位居顶部,难免寒风突生。学过地理,我知道其中的原由,对此也就不会放弃环视美景的念头。
【4】
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古塔。
月光下,让我能分辨出在苍穹间孤傲的雄伟的身姿;塔影西斜,留在石板面上面清晰的影子,漫漫地随月而飘逸。
古塔,宛如一位孤独的老人,在诉说远古的故事吗?
追叙史迹,我知道这里的相关历史: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而主峰南侧有天然巨型石门,相传即是迦叶守衣入定处。前有密檐方塔两座,名饮光双塔,高4米,明万历年间建造,清康熙年间拆毁。1933年龙云倡导重建,于1934年建成,曰“楞严塔”。塔为密檐式十二层方塔,高42米。周围还有三光殿、韦陀殿、大雄宝殿。而鸡足山整座山麓间在未毁前,有36寺72庵共108座寺院宏大建筑规摸,僧尼多达二三千人,可谓历史悠久。
站在塔前,我想到很多。
曾观光过湖南的花塔,为她动人的传说倾倒,但花塔四面环山,只能显现她的秀丽婀娜,不能象楞严塔突兀他的伟岸;也到过杭州西湖旁,远视雷峰塔的庄严英姿,可传说的故事,难免使人产生心痛的情愫。
然而,这里的塔,内涵的理念是什么呢?
它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5】
古塔的南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
昔日登上塔顶,卧在狭小的木楼上,伸出头于塔窗外,感觉塔在向南边的悬崖里倾倒,而且连连不断的移动。顷刻心底突升眩目头荤恐惧之感。在抖颤中凝神良久,方闭目扶栏慢慢返回地面。那真是一场通彻肌肤的洗涤,一次震撼人心的体验。
回首再望,其实是流云飘飞,塔太高,产生错视的缘故。为此,我惊叹古人建筑的巧夺天工,钦佩古人的异想天开。高峰悬崖间挥洒一石一砖,竟能留下历史的瑰宝,长存于天险。
【6】
塔,起源于印度的窣堵波。汉代末年,丹阳人笮融造楼阁式塔,开中国造塔之先河。
在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为放置释迦牟尼的舍利,供人们纪念崇拜。佛教很重视形象的崇拜,塑造佛像是佛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次来传播教义,供人们来寄托信仰。塔作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佛的一种象征,被佛教徒们作为“佛”来崇拜,可以说塔与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不可分割的。佛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出现在塔的内部和外饰中,更加强了塔的神圣地位。在佛教兴盛的时代,各处都兴建寺庙,有寺必有塔。塔后来作为和尚的坟墓,成为一种定制。为僧人修塔也成为对他修行的一种褒赏,也由于塔的形象长久使这些高僧的事迹流传,宣扬了佛教的理念。早期在寺院的布局中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宋朝以前经常就是这种布局,连大殿都不建,塔是主要的崇拜物。
在塔的建造中也处处体现着佛教的思想,但中国的佛教本与古印度的不同,又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层数与塔顶相轮数相同,都是双数;但在中国由于“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塔的层数和相轮数一向都为单数。
但毕竟佛祖的真身舍利很少,有的塔内埋藏的是假的佛迹,作为一种象征。
那这里的楞严塔,所存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真身舍利,不会有假吧?高僧的行踪不会是捏造的传说?孤独的老人在传诵着佛家的真谛,是神圣可颂吗?!
【7】
月光洒落着银辉,叫人思绪万千。
古人为心中的追求,克服了重重艰辛,建造了这座古物,毅力之坚定,行动之感人。这些可以从往日到鸡足山时,顶上没有水源,吃水都必须到山脚下人背马驮才能完成之间可以想象。
远古,僧人挥动柔小的身躯,石块从岩石上获取,砖头从山下运来,日积月累,层层加固,不歪不斜,一座高塔,直插云天,难度可想而知。
让今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能依稀看到它点滴的踪影;让百里山谷,能赏阅它的风姿;让数十里的山下,能仰慕它的威武;近在眼前,能倾醉它的傲气……
此人间奇迹啊!
【8】
我敬重出家人的壮举,虽出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情感挫折,看破红尘;有的宦海失意,躲进寺院;有的身世悲凉,虚幻超脱;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
种种原由,最后都化作慈行善心,在青灯寒寺里,成服归心,梦幻着更高超越,期待着新的轮回。
“空即色,色即空”。该怎么才能圆满解答,我想所谓“色”,乃红尘缤纷的写实,“空此为在佛祖前仅存的善心。
这里,也有吃、穿、住、行烟雨人家的寻常之事。可地处高山颠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也许正因为艰难,心存单一的善,让他们甘愿接受辛劳的磨砺,以此来证明自己对佛祖的虔诚。
佛祖的光芒,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谁不愿意洗尽人世的沉浮恩怨,在佛祖前低下高昂的头颅,笑骂自己的荒唐,忏悔着敬献满腹的慈悲。
然而,在僧侣敲响木鱼的空旷声中,现代人的求佛心理叫人不解。本该是身体力行时,多一份慈善,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做到了吗?多没有。在摩天的高屋大厦里面,在百姓的疾苦生存片段,在灯红酒绿的拍马吹嘘场所,做的都是忘记父母、忘记前身、忘记存在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名曰:创新!
峰烟过去,当身败名裂的时刻,才心生求佛保佑的思想和举动,是求消灾今生,还是获取来世荣华?
佛在山中,佛又在心中。只有心存善意,什么灾难都会化无,不会摧残柔弱的臭身……
【9】
古塔一旁,古寺默默地守侯。
那里,四角的屋檐顶端,疾风中铜铃声声,交汇成清脆跃耳的乐曲。告诉人们,清幽的高山之颠,仍存在着另一种生命的活力,仿佛笑谈着红尘的荒唐,同时传诵善行必应的奥秘。
古寺内,青灯点燃,火焰随风袅袅晃动;高高的佛体,闪闪金身;让人心里,凭添几分敬畏。很难得的是,虔诚的尼姑,还在做着夜课,青衣薄袖浮动,纤指敲响木鱼,口里背诵佛经,祈祷着……
我没有在那里多逗留,甘愿经受寒冷的夜风吹拂,一个人来到空灵的观日台前,凭栏远瞰。
目睹四周,一片沉寂,山峦叠嶂,都掩映在淡淡的云纱中;更远处浓黑的云层,包裹群峰为圆圆的狐线,大地回合成令人心醉的圆盘;近处零星地灯火点点,我知道那是生活着、奔波着、沉浮着的繁杂尘世家人,一切都毫无吝啬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在这里,与其他人一样,欣赏过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也查询过徐霞客为集积日、海、云、雪“四观”而抒发“奇观尽收古今胜”的美好诗句。
然,那是白天的风光。
而夜间,该是我孤享的极致吧。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12-2 12:12:0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野鹤孤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