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老人提倡“难得糊涂”,他的“糊涂”只是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是他历尽坎坷后胸襟广博的一种体现。写下“难得清醒”,并非要和他唱对台戏,只是耳闻目睹了许多人迷糊得做出对社会、对家庭以及个人都无甚好的事情来,才觉得有必要“难得清醒”。
诸位不信,请看:十字街头,车水马龙,前方盏盏红灯高挂,可有些人象吃错了药似的,亦或是喝醉酒似的。视而不见,横冲直撞,仿佛红灯是为ufo而设的;还有一些社会“公仆”,面对国家资财,不知犯了哪门子邪劲,偏偏往自己兜里装,贪污受贿,胃口颇大,结果落了个“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等到身陷囹圄、沦为阶下之囚方才懊悔不已……
类似这等糊涂之人、糊涂之事在我们身边可谓是不胜枚举,这些人糊涂起来一点不难,但若让其保持最起码的清醒,却是要费上一番功夫。缘何如此?无视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等均是这些人无法逾越的一道道屏障,“煮熟的鸭子”让它飞了岂不惜哉?自我的膨胀使得一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乃是犯了“糊涂”,结果是迷途不知返,一条道儿走到黑。
“难得糊涂”是板桥老人的人生感悟。通过他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他的“糊涂”只是在一些琐事上,是他历尽坎坷后胸襟广博的一种体现。“难得糊涂”只是教人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要为一些不必要的琐事所累,要活得轻松一点,洒脱一点,并非是教人一味地糊涂下去,昏昏噩噩混天度日,更不是让后人以此为挡箭牌,做出一些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勾当来。
信奉“难得糊涂”的诸君也有清醒的时候,清醒得早的,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也不失其为明智之举;清醒得晚的,即使到时候你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哪又有后悔药卖于你吃?!像陈希同、王宝森等人不都是应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那句话吗?
“难得糊涂”是一种包容,一种襟怀。而“难得清醒”则是一种品质,一种人格。“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处在一个充满种种诱惑的改革开放时代,保持应有的清醒度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不迷失方向,做一个正直的的人。对此,诸君以为然否?
-全文完-
▷ 进入易紫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