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如有个好爸爸雪蝉

发表于-2007年11月28日 下午6:07评论-42条

每年的秋冬季,当高校学生毕业时,各地都会举办名目繁多的招聘会,如“公务员招考”、大型企业招聘等等,媒体也会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纷至沓来,招聘场、考场人满为患。然而,喧嚣过后,真正凭考试成绩,靠自己的才能而走进公务员行例、进入大型企业的幸运儿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那些∮握有实权或身居要职的官员子弟,不论是否有才,抑或是否真正的正规学府毕业,他(她)们却能轻松地进入政府机关,乃至要害部门;于是上行下效,有些机关就玩起了小窍门,先将其子女、亲戚安排在机关做临时工,或者编外人员,要不了多久,变个花样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在编公务员了。

b市有那么几个局,好多年从未招收一个公务员,可是在局办公大楼里却有很多新面孔,一打听,才知道那些新面孔都是这个局里某些人的公子、小姐或亲属,简直就成了一个家属局。一旦什么节日局里发物资,因为其家属人多,有人就要用车拉。

某市十多年前在城西区划地十多平方公里,兴建一个“高新”产业开发区,旨在提升本市的产业品位,多次到深圳、上海等地招商引资,虽曾有几个外商与其签订了进入园区投资的意向合同,然而终因该市投资软环境太差,(官员太黑,索拿卡要太狠),有的客商曾已征地施工,终因不忍无止境的敲诈,只好撤资损财而走。可是土地已征,良田已毁,实处无奈,于是市委、政府举家迁往此区。市委、市政府带头,各局、办、委纷纷效仿,一时间,“高新”产业开发区大兴土木,热闹非常,施工机械昼夜轰鸣,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不到两、三年时间,“高新”产业开发区可谓“名副其实”地建起来了;那“高”——遍地都是机关的“高”楼大厦;那“新”——处处都是政府官员们的“新”豪宅;当然也有“产”,那就是人口“生产”突飞猛进!而且是前院后宅(前面是机关办公大院,后面是官员们的豪宅),上班、下班一个大院,机关和私宅一条门出入,并且堂而皇之用公款雇请保安看门把户。那些官员们大有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要占据此地,在此做官之势。此种现象笔者没有大范围作过详细调查,但到过一些地方,见到的情况与此地相差无几,网友们对当地情况肯定清楚,由此,朋友们可想而知,有了如此优越的物资条件,如果不将自己的子女安排进来,一旦下位,岂不一切都成了“昔日黄花”!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务员”招聘中有黑幕的根源之一。难怪人们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新华社记者丛峰曾发表了一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说:就业比“门路”,“第一靠关系”的歪风严重刺激了一些没关系、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心态;他们认为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使一些没有后台或关系的孩子输在了求职的“起跑线”上。晋代的左思对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表露出了强烈的愤慨和不满,他在《咏史》诗中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意思是说:长在山谷的高大松树,倒不如长在山上的苗,只是因为松和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呀!

新华社曾有一报道说:“成都女孩小任是学法律专业的,她从大学二年级起就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最后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政法机关招人,大部分是‘内定’的,有才无‘情’莫进来。我们是学法律的,本来最应该讲究公平、公正,可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潜规则’主宰你一生的去向,我们也不得不屈服啊!”人们不仅要问:政法机关招的大学生应当属公务员系列吧,怎么能“内定”呢?那招考岂不是做样子哄人的?

公务员招考哄不哄人,下面有一个事例,请朋友们自己去判断!

这是2007年秋季福建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之一,“招聘单位名称: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职位名称:马尾区工商局科员;专业:音乐专业;学历:大专及以上;性别:女;年龄:24岁以下;备注:乐器演奏水平须达十级。”福州市马尾区工商局招一个音乐10级的人有啥用处?我想,朋友们应该能从中猜出了几分!

如果公务员系列的招聘尚且可以“内定”,那么国家机关的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一般职员,用谁都是用,就更加可以在“关系户”里挑人了。新华社那一篇报道引四川某大学今年7月毕业的小杨的话说:“一些垄断行业的企业或好的单位,里面‘没人’根本没戏,即使你很优秀,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你‘卡’下来了。”如今选择幼儿园和“优秀学校”都要找人加花钱,没有“好爸爸的学生”,岂能赤手空拳加空口白话就能请人帮忙找个“好工作”!

《现代快报》2006年一位记者报道:在丹阳市卫生局看到了“丹阳市卫生系统公开招考条件表”,从这份表中可以看出,这次招考单位共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五所市区医疗机构,招聘17个岗位共20名医疗人员,其中有16个岗位只招聘1名人员。其中绝大部分岗位提出的报名条件显得不可理喻:如某市级医院招聘的1名临床医生,要求25岁以下,临床医学本科学历,身高在185cm以上,具有篮球特长。有人质疑:“为什么临床医生必须会打篮球才能报名?莫非医院想组个篮球队?如果我只有1米84,即使篮球打得非常好,也意味着没有机会来报名了?”记者了解到,苛刻的报名条件,在本次招考的岗位中屡屡出现,受此限制,最终绝大多数岗位只有一人才符合条件得以报名,这很显然,这种招聘已经内定了。

公务员招聘可以搞黑幕,国家机关的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一般职员的招聘可以“内定”,这使我想起了封建社会的“世袭制”来,这是否就是那种“变相世袭制”呢?我不敢说!但至少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如果让这种“变相世袭制”循环下去,那是何等的可怕和危险啊!在那些靠“变相世袭制”途径获得权力的人眼中,他们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人民给的,而是父辈或其他有权人所赐与的。于是,他们掌握权力后,就不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是视公共权力如同他们的私器和家产,把权力当作荫庇自己或给予他权力者的子弟、谋取家族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他们的子弟以及子弟的子弟掌握权力后也如法炮制,国家就会陷入家族政治或朋党政治的恶性循环。

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一段文字,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说真的,我看了那段文字真想哭!我感到很愧疚!我不是一个好爸爸,我不能给孩子创造那些优越的条件,让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比那些有权势、有金钱的爸爸的孩子,要多许多的委曲和挫折,要多很多的叩碰和磨难!

这里就摘录其中的一部分供朋友们分享:

“人一出生就是不平等的,你的相貌、智力和所处的背景的不可改变,也就决定着你的很多方面都不可改变。从小所受的教育和你所能得到的见识随之也都不可改变,所以这一切也都和你的‘爸爸’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这一点表现的就更为突出了。宿舍里两位师姐找工作的经历,尤其让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确确实实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a同学的父亲是东北某一公司的老总,母亲是会计师,家族里有很多‘牛人’;而b同学的父亲因病在她上研究生的那一年就去世了。平日里,b同学刻苦努力,逢课必上,外语不错,中文功底也很深厚,呕心沥血写完了毕业论文,而且得了‘优’。a同学每天过着悠闲自在的小资生活,有课必不上,从不看书,喜好时装及所有时尚的东西,轻轻松松拼凑完了毕业论文,得了‘及格’。b同学从11月份就东奔西跑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嫁’给了一个远在北京郊区的中专学校,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她面临的还要找房子、租房子。而a同学不慌不忙,在年后的3月份才开始有找工作的迹象,每天依旧小资,养养金鱼、看看大片、购购物,自己不用多跑,父母忙上忙下,在毕业前夕,竟然有三份不错的工作摆在面前可以选择:一、留校当老师,二、某科技公司广告部,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解决户口;最后,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选择了一个有辉煌的职业前景,挣钱还多,工作自由不用坐班的弹性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后,a同学的父母又在北京三环边上给她购置了一套大房子,可以说从头到尾,她是什么都不用操心奔波啊!亲眼目睹了两位师姐找工作的经过,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话我小的时候就经常听人说起,只是那个时候,对它的深刻含义还不是很明白;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社会面的扩大,对这句话是越来越有感慨,也越来越觉得它就像我们学的数理化定理一样,不可推翻啊!

“诚然,这个时代需要有能力、有实力的精英,可是真正能敲开那扇‘宫殿’大门的,却未必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幸运的话,也许有一天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走进那家‘宫殿’,但也至少要比那个有个‘好爸爸’的人要晚很多年,要多走很多很多的弯路。如果不幸运的话,那么他也只有默默地枯萎。

“纵然我们没有一个‘牛爸爸’,我们还是依旧感谢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毕竟他们已经尽力给予了我们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纵然我们没有一个很有背景的爸爸,我们却决不能灰心,反而要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的一切。毕竟,经历了风雨之后的彩虹才是最美丽的。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一起加油吧,朋友!”

我想对“没有一个好爸爸”,却能“学好数理化”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们,别伤心,我们不与别人比爸爸,我们要和别人比明天!孩子们,‘将相本无种’,努力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雪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看完此文,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我想,中国一直是一个世袭的国家,很多东西都沿用了世袭的模式,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做父母的,谁不为子女着想?他们也没错呀!!!可父母无权无势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和谐,包含最大的因素应该是平等和公正,我们这代人是否能真正看到这些在中国实现??

文章评论共[42]个
文若书-评论

明天将此文推上百家争鸣,可否???
  【雪蝉 回复】:谢谢! [2007-11-28 19:29:50]
  【冰凤凰 回复】:
此文该推 支持  [2007-11-28 23:05:08]
  【云盘山人 回复】:争什么,鸣什么;官府已黑到了下一代,只怕还要罔袭四世三公呢。这才叫特色,为儿孙计,谁舍得丢了口里的糖粑粑。换了你也不会犯傻。谁让你只有小民的爹妈。 [2007-11-29 11:30:42]
  【雪蝉 回复】:呵呵,说的到也是,我们也只是感叹一番而矣,想来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也不会到这里来看这些东西。朋友也不必为此心里憋气,哈哈! [2007-11-29 12:38:56]at:2007年11月28日 晚上7:26

大漠飞狐-评论

据搜狐网上的最新调查显示,认为“大学生找工作时,家里没有关系根本不行”的占49。60%,毕业找工作还是要找门路、托关系、走后门……,“潜规则”的歪风大行其道,严重刺激了社会上一些没关系、家庭贫困人们的心态;他们认为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使他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更使他们输在了求职的“起跑线”上。

  【悲秋道人 回复】:找关系走后门要钱呢!为了找个好工作,有的甚至要花七八上十万!也不容易呢,各有各的门路。穷人的孩子没有办法,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热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社会需要的路,不挤独木桥,不向往大城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创业,从最基层做起,成材的路,发财的路,就在脚下! [2007-11-28 21:48:07]
  【雪蝉 回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却好在国家还有个工作安排;如今大学扩招,贫困家庭的孩子卖鸡卖鸭卖尽家中一切可以卖的东西,供子女读了大学,却又觉得读书无用了,连个工作也找不上;而那些有个好爸爸的孩子呢!就不用担心这些,这能不让平民百姓的孩子不伤心吗! [2007-11-29 12:31:24]at:2007年11月28日 晚上9:35

悲秋道人-评论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情况。但另有一句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让那些有个所谓的“好爸爸”的纨绔子弟,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地堕入深渊吧!这么说来,我们没有“好爸爸”的穷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雪蝉 回复】:穷则思变,也是一种动力,未尝就不是不一件好事! [2007-11-29 13:11:57]at:2007年11月28日 晚上9:44

悲秋道人-评论

倒是有个“好爸爸”我认为他们的儿子一开始就输了:不学真本事,他这一代就混完了,下一代看他怎么混!!!穷人的孩子们,想开一些吧!
  【雪蝉 回复】:有一首歌叫“男儿当自强”,借用一下,看来不管是否有“好爸爸”,“孩儿都应当自强”才是!问好,朋友! [2007-11-29 12:20:53]at:2007年11月28日 晚上9:50

冰凤凰-评论


一篇切中时弊的佳作 支持文若书明天将此文推上百家争鸣  问好雪蝉
  【雪蝉 回复】:谢谢老师,这么晚了还在看作品,辛苦了,请茶!
在“烟雨”看了老师很多作品,受益匪浅;尤其钦佩老师的胸襟,在“烟雨”六周年访谈中教师说的一段话:“作为一个编辑,可以不用写出多么优美的文章,但是必须要有一双沙里寻金的眼睛和比天空还辽阔的胸怀,以及一双伟大的手。因为,你的角色定位是‘伯乐’,并不是‘千里马’。”至今记忆犹新,在这里能得到老师的指点,深感荣幸!谢谢老师,问好!
[2007-11-29 12:07:07]at:2007年11月28日 晚上11:07

文若书-评论

关系,这是中国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好爸爸是天生的好关系嘛.
  【雪蝉 回复】:关系也是一种资源,有"一个好爸爸",可以说有了一份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但愿这种资源能得以合理使用,切莫用错了地方才好! [2007-11-29 12:11:52]at:2007年11月29日 早上9:59

jhy6220-评论

命题准确,切中要害,
  【雪蝉 回复】:见笑了,见笑了,问好! [2007-11-29 12:12:46]at:2007年11月29日 上午11:46

淡淡的飘逸-评论



  我感也是,其实我是最有体会的,有时优越的家庭条件会让他们的儿女失去很多潜能,就算分配一个不错的单位,可当你还保持着你的小姐架子,公子派头无一技之长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到头你还是会让这社会淘汰,父母会老的,人走茶凉的古话一定是有根据的。除我有一个不老的好爸妈。呵呵一逸而过。这只是我的拙见,乱语。问候作者安好/

  【雪蝉 回复】:切身体会可谓至理名言,但愿天下父母察之,天下儿女明之。谢谢光顾! [2007-11-29 12:17:04]
  【若兒 回复】:可怜天下父母心. [2007-11-29 12:50:19]at:2007年11月29日 上午11:59

不开灯-评论

同意!不过咱也不要妄自菲薄,奶奶的,哪朝哪代,不也有一两个草根好爸爸!关键是你要学会厚黑学,否则只能望人兴叹啦!
  【雪蝉 回复】:说的对,要自强不息,“将相本无种”,青年人,努力吧! [2007-11-29 13:08:28]at:2007年11月29日 中午12:34

姚天高-评论

只要自己真正优秀。就不要怕。社会不公的现象太多了 ,在我们改变不了的情况下,还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我的孩子上的是一所私立大学,现在外企工作,我们做父母的一没求过人,也没花过钱。都是他个人奋斗的。我也曾说把他安排到县上的机关,那怕花一些钱。但被他坚决拒绝。他说:“靠花钱走后门找工作,是无能人的无能行为。那样的人生没有一点意义。也不光彩!”想想那些靠爸爸安排的人,大都是无所作为的。他们的人生一点也不光彩。也没价值。社会不会允许他们生存下去的!
  【雪蝉 回复】:孩儿有志气,是父母教育有方,既要为子女感到骄傲,也是父母的荣光,可喜可贺,谢谢朋友点评,请茶! [2007-11-29 13:05:53]at:2007年11月29日 中午12:53

饥渴的骆驼-评论

好文,欣赏学习了。这个观念在社会上流行已久,在这个越来越注重物质和关系的时代,谁能说他完全没有道理呢?向雪蝉问好!
  【雪蝉 回复】:是啊!这就是人们说的“潜规则”,它就像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2007-11-29 19:50:16]at:2007年11月29日 中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