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见光图片和语音数据。当我们看着这张月面图片和听着从月球发回的中国音乐的时候,我们除了敬佩我们国家的这些科研人员外,而更多的是做为中国人为我们的国家在科研发展上有这样大的突飞猛进而感到自豪。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饶月人造卫星,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而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一年,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嫦娥一号”探月计划经过了历时10年的酝酿,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按研究。在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而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测试,最后才能成功发射。整个卫星奔月总共需时是114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公里,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万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了10倍。所有这些科学数据说明了我们的科研成果正在不断的走向科学的颠峰。虽然我国的”嫦娥一号”比世界上第一颗探月卫星——前苏联的”月球1号“晚了48年9个月22天,但是揭开了中国航天探空探测的绕月探测工程。
今天“嫦娥一号”卫星历经千难万险获得的数据十分珍贵,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将决定探月活动价值的高低。我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所有获得的数据将完全公开,供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分享,土生土长的中国“嫦娥一号”,将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顾过去,在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长征1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的送入了太空轨道。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当时那种令人震撼的时刻,但是我们可以想像我们的国人对于我国卫星的发射是何等的自豪与骄傲。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我国的人造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对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果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已迈出了登月的第一步,并且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
本文已被编辑[林秋菊]于2007-11-28 20:00:0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云游四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