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在人们眼里是一座古城。有谚云:“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潮州的古民居,是目前中国保留比较完好的,在构成潮州古城框架的“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老街巷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旧居老房。潮州的古民居,是掩埋在厚厚历史烟尘中的昔日繁华,是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历史遗迹,建筑是疑固的音符,我们从许驸马府、卓府、三达尊……从甲第巷、义井巷、兴宁巷里的“儒林第、大夫第、资政第”……那些风格迥异的房子里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种再也回不来的气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耸立在这个充满节奏感、在大潮中崛起的南粤新市,人们仍然无法忘记那一个个见证历史的传奇故事和关于古民居的记忆。
1、潮州古民居是潮州人的骄傲
说潮州值得骄傲,是因为潮州不像其它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那样,还要去造一条仿古街,潮州还有这么多现存的古街。美丽的杭州古街也难以拯救自己。现在仿古街到处可见,但难以见到的像潮州这样原汁原味的老街古居了,
走到太平路,这里仍然是商店林立,百货耀眼,人来人往,昔日的繁华依然可见、因为有的百年老店仍在。例如,之所以称为太平路,据说是1922年开辟马路时,于北面路头掘到一块元朝政和元年(1328年)的石牌,有1米来高,2米宽,上书“太平”二个大字,故把这条大街命名为“太平路”,不过外地游人早把这条路称为“潮州的上海滩”。其实每一条老街都有它的掌故和传说,如果把这些美丽的传说、有趣的掌故加以搜集整理,一边让游人看老街旧居,一边讲述有关它们的故事,游人怎不兴致勃勃?这里有明清风格的结构建筑,多少有一分“京都帝王府”的气韵,和三分淡淡的怀旧感。在太平路,座座明清式样的建筑飞檐雕窗,灰墙黛瓦,透霹出浓浓古意。从太平路拐进甲第巷,或义井巷、兴宁巷,虽说见不到明清时代的生活起居,但却是古韵十足,因为自身的高贵面貌不是仿造出来的。
民居是最能体现地区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景观之—。潮州民居具有鲜明的特色。“民居辄用蜃灰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遏飓风摧仆,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州甚远。”星移物换,人事皆非,而特点依然如旧。我们也可从民居建筑看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
2、甲第巷的遗憾
修复完整的甲第巷吸引了一批中外游客,三五成群的游人陶醉在这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中。那懦林第、大夫第、翰林第等—座座典雅气派的府第展现在人们眼前。修复增加了潮州旅游新亮点,人们是拍手叫好。但,人们总不免留下些遗憾。
遗憾之一,就是说我们修复之前的方案一定尊重历史,多听专家们意见的同时,别忘了听听本地市民的见解,因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
第一次去看修复的甲第巷,沿街面的窗户让记者大吃一惊,明清时的建筑有如此之大的窗户?何况是沿街的繁华闹市,就是一般的民居也是不可能有的,即使开窗,也是“猫眼”(能爬进描,但绝对不能爬进人),开如此之窗,还用得女人裹“三寸金莲”?无论是从防偷角度来说,还是从思想观念来讲,在那个时代开如此不安全的窗户都是不现实的。或非我是一个外地人,对潮州民居民俗不了解。可当记者调查潮州老人,老人们说,过去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窗的,后记者咨询有关专家,说的也一样。假如我是一个外地游人,不了解甲第巷的历史,看到这些窗户,就会怀疑它的“古”是不是仿造出来的?这就失去了它的本来价值和意义。
另一个遗憾是,让游人只了解到潮州古民居的皮表,游人大多在甲第巷走一圈,很少深入这些民居里去。我们应该让游人通过民居建筑结构、环境布置、装饰工艺以至建筑材料来了解潮州的历史文化和民居的艺术含义。
3、潮州的古民居是一首诗。
一首诗的形成是复杂的。一般来说,是生活的燧石碰击思维的火花。在潮州这首古老的诗究竟是许驸马府、或是己略黄公祠、或是开元寺;是湘子桥,是太平路、甲第巷;或是“下山虎”、“四点金”。这里,每一种建筑都有自己的特征,失去了这种特征,便失去了自己。设计需要力学,潮州古建筑有诗的风骨和力度;设计需要创造性和想象,需要结构,技术要求,诗亦如此。贝灰泥土砖石、木制构件是诗的语言形象,而它们形成的整体就是诗。伫立在不同古建筑,记者感到,许驸马府有一种恬静、柔和、安宁的氛围;看己略黄公祠犹如艺术的殿堂,那栩栩如生、精湛的木雕,给人一种错综复杂、艺海无边的感觉;站在湘子桥头,倾听韩江的诉说,你会感到博大、雄浑的气氛。
从开元路“鹭叙蚝烙”到东平路“老君堂姑苏香腐”,从西平路“禧盛笋耀”、“城南书院”、“波萝房、七丛榕”到南门古“潮州花灯琐话”,还有义安路“晋兰享笔店”、“李万利、王生记刻书铺”,中山路“妹仔兄果汁”、“铭雀觇斋”,上水门街“射圃变余铺”,卫星一路“玉华荣庄、鹦哥雨伞”……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诉说着这里的变迁、悲欢离合、兴与衰、败与成。从那些遗留下来的老房子,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痕迹,而是一首古韵十足的诗。
其实有这种同感的不仅是我这个当记记者曾陪同过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芒俗专家、作家、理论家、艺术家组织的团游览这些古建筑群,他们称赞潮州保留了一大批这样有价值的古民居,这是其它城市见不到的“经典”,是韵律感强的“宋词清诗”。
4、走进“醇香”的古民居
许驸马府位于中山路葡萄巷动府埕,是一个拥有一千多年的宋代府第。这里真的不愧为皇亲国戚的城府,相传这是潮州八贤之一许申的曾孙许珏所建,许珏在北宋英宗时娶了皇族德安郡主,所以有驸马衔,他的府第,也就被唤作驸马府。一进去,给记者最初的印象就是房子特别大,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分为前、中、后三个大厅,屋顶离地面大概有六七米高,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而左右两边的大小厅房,暗房数十间,可互相穿插。置身其间,你仿佛进入一个迷宫,稍不小心就有迷路的“危险”。但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两条狭长而幽深的花巷,特别是那几口古井,为整座城府增添了几许神秘与细腻。
卓府位于中山路中段,建于清同冶初期,是潮州总兵、虎门水师提督卓兴的府第。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许驸马府完全不同,门口的两只石狮屹立在两旁,让我们感受到了清代上层人物住宅的宏伟与繁华。据史书记载,里面有花园及院落戏台设置,雕刻精巧华丽。但可惜的是现在里面已住满人家,看不清楚它原来的结构和面貌。三达遵位于上西平路段,被密密麻麻的民居包围着,不细问根本就找不到。它分为东西两条花巷,每条花巷长约50米,中间是黄尚书府,置身于此,你仿佛还能感受到古书所散发出来的香韵。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脉的延续,古民居依然成为潮州人心目中那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在游人的眼里,它更是蕴涵了潮州古老和神秘,散发着一种悠久而氤氲的味道……只要你到潮州来,你便能领导略到这古老而又神秘的古民居!
本文已被编辑[冰凤凰]于2007-11-26 19:58:3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