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想说爱你不容易涛涛情深

发表于-2007年11月23日 上午11:22评论-0条

――《唐诗过后是宋词》产生的联想

《唐诗过后是宋词》的作者葛兆光有感于现今文坛的衰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彻底边缘化,发出了如此无可奈何的感叹。作者的用心是良苦的,对诗歌的失望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该好好想想,是什么让诗歌走进死胡同?这样暗无天日的处境还能不能重振诗歌的雄风?诗人们,在除了责怪人们不理解你们以外,更多的应该是自责和修正了。

诗歌走到今天,本人认为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审美情绪转型的结果。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后,各种现代化的媒体涌入我们的生活:电视、电脑、dvd、手机等等,信息大量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面对的文学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纸质的文学了,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大的扩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纸质的文学已经引不起人们阅读的兴趣。相对于以前那种单调乏味的阅读方式来说,人们更喜欢当今的方式。同时,更多的快速消费文学的发展,让人们不用再动太多的脑力来阅读和欣赏。诗歌这种需要体验和把玩的文学形式,让更多的人选择了放弃。另外,还存在一种审美接受的因素在其中,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对象已经发生转移,就如五六十年代,人们喜欢穿绿军装,当时可谓是“全国上下一片绿”,但如今大街小巷中,绿军装已悄然绝迹。这也许是一种社会审美心理因素转移造成的。

第二、是诗歌地位的回归造成的。

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诗歌承担了文化启蒙和救亡的历史使命。一直居于社会的主流文学形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领导人爱好,更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需要,直到七十年代末,诗歌、文学就一直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统治文坛的,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抒情诗和叙事诗。诗歌基本歪曲了其本来的面目,作为政治工具而存在,诗人,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诗人,则是社会中极受尊敬的文化人和政治的代言人。诗歌的地位崇高,造成诗人们以为一切应该这样。在七八十年代,因为朦胧诗的兴起,诗歌延续了它的社会中心地位。但随着国家中心战略的转移,经济建设日益提到日程。不单纯是诗歌、文学,人文学科也日益衰微。当今社会精神主体缺失,和国家战略对人文学科的漠视是分不开的。由于政治的关注度明显降低,诗歌和文学地位越发边缘化,诗歌则更是悲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诗歌的殿堂,被世俗迅速同化。诗人们地位越发的显现出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处境。

诗歌从古至今,一直扮演着“言志”或“言情”的角色。因为“言志”或“言情”,和中国社会的舆论与民族文化心理息息相通,人们持赞同与支持态度。诗歌因而大行其道,延绵几千年而生命力旺兴,不能不说社会环境的外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诗歌的本质是诗人个性情感的自由表达,其实是排他和富有个性化的。由于中国国民心理因素,个人在个性化上体现不出太明显的特征。而随着诗歌理论的完善,诗人个性缺失的逐步完备,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深化,技巧的多样化。诗歌就慢慢走出大众的视野,回归诗歌本身。由于诗歌的阅读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阅读水准和文化基础,并且需要在审美观照中产生共鸣,一般的读者,或由于自身的文化缺失,或由于心态的浮躁,无法象诗人一样从诗歌中找到体验和领悟。无法象以前的大众化诗歌一样能迅速地读懂诗歌的大意,因而,诗歌阅读者减少,不能怪诗歌本身。更不能求全责备于诗歌阅读者。也许一直以来,我们的诗歌一直只有在缺失中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赞同。

第三、是诗歌不良实验性的恶果。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的诗歌大量借鉴外国的文艺理论,企图发展和改变文学及诗歌。几十年来,诗人们孜孜不倦、费尽心血地改造和发展中国新诗。中国的新诗,一直在试验中前进。此种精神,和中华民族求变的心理是完全吻合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沉淀的结果,会使诗人们在运用外国的文艺理论,进行创作时,往往出现中西文化的冲突和理论的摩擦,而很多诗人在这种冲突和摩擦中,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外国的理论,往往采取的是“西皮中骨”的方式,形式和技巧乍一看像是外国的,细读之下顿觉中国气息扑面而来,诗歌变得面目全非、晦涩难懂。如果能象徐志摩、戴望舒那样,巧妙融西方理论于中国诗歌之中,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新诗,那可真是中国新诗之大幸。可惜的是,能象他们一样的诗人的确太少。上世纪四十年代除了“九叶诗派”,放眼望去,优秀诗人无多了。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根本就不可能再有什么中西融合之说了。八十年代的新诗兴起,各方解禁,诗人于是又开始诗歌的探索,可惜的是,由于诗歌的边缘化,更由于诗人情感的脆弱,接连几次的诗人自杀事件,让当代新诗蒙上浓重的阴影。诗歌的处境更为尴尬,在身处社会边缘的诗人来说,内心的孤独与荒凉是无法用传统方式所能发泄的,世纪末的情绪通过更为隐晦、变异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更难于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诗歌便只能进一步遭受责难。除了人们的不理解外,一部分诗人的变态式的表现。另一些号称“诗人”的做作,所谓的“身体写作”等等,让诗歌更远离了大众,远离了这个社会。但如果单纯说诗歌今日沉沦仅仅是诗人的责任,显然不够公平。但无可否认的是,诗歌的远离,更将是诗歌的悲剧和衰落的标志。拯救诗歌,作为诗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现在,流行歌曲迅速占领以前诗歌的辉煌,大街小巷中,到处回荡着流行歌曲。歌词也由先前的简单、通俗,转而更富有韵律和回味,歌词逐渐走上了诗歌化。流行歌曲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就有如葛兆光之类为诗歌寻找方向的人,为诗歌开出了一剂药方。姑且不论药方是否对口,但就歌词的发展,给诗人们应该带来了明显的启发。诗歌在不媚俗的同时,是否可以适当的通俗化、大众化一点呢?诗歌走上了纯粹化,就会远离了社会和大众,如果诗歌重新拥抱大众,能否带来诗歌纯粹化的提升呢?答案对绝大多数诗人来说应该是否定的。而这的确又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但是诗歌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也无疑说明了目前诗歌存在的缺陷。诗人们努力的结果,却让诗歌一步步远离人们。诗歌的未来究竟该怎么办呢?留待有志的诗人来写出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吧。

诗人们的努力是不容否认的,缺陷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诗歌究竟还有没有未来?是不是真如葛兆光所说,用流行歌曲来代替?依我看来,诗歌还不至于会衰落到如此地步,流行歌曲虽然动听,毕竟负载不了太多的个性化的体验。在带给人们愉悦的同时,负载不了过多的有价值和有回味的东西。通俗,既是它的武器,也是它的罩门。除非流行歌曲也回归经典,但那样也就无法流行了。

短时间内是看不到诗歌振兴的。但我相信,诗歌这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不会就在经济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消亡。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让诗歌再次大放异彩。但我坚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精神的家园――诗歌,一定会重新绽放它的美丽和荣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涛涛情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林林
☆ 编辑点评 ☆
林林点评:

很有观点,文笔也不错,推之共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