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城市的夜晚,没有流萤为人指路?轻轻走来

发表于-2007年11月22日 晚上11:08评论-1条

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读书之人大都知晓,但他是哪里人氏,却不见得清楚。我很庆幸每天枕着澧水流淌的声音入眠,更为车胤是澧水之子而感到骄傲,他象一座丰碑,给予读书之人以信仰,于澧洲大地,顺着澧水,一代传过一代。

有诗为证:“宵烛出腐草,微质含晶荧。收拾练囊中,资我照遗经。熠耀既不灭,吾咿宁暂停?毕竟齐显地,声名炳丹青。”诗出自车胤本人,这首《囊萤诗》远不及““囊萤夜读”出名,流传得广远,但诗给人以哲理的力量却是读书明志的最好证明。

我那样解读《囊萤诗》:“萤火虫不为出自腐草粪茔而卑微,是生命也要有力求发光、凸现晶荧的志气。读书之人清贫,却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既然小小的草虫都力求万生之中发光发热,所为万物之中的精灵——人,为何不能于贫困中收集起?或许,正是那一囊萤火可助‘我’读书明志,照亮人生的征程。”

古人却知:萤火虫虽死而光不灭。古人读书之人多是清寒之士,既知“萤火虽死而光不灭”,又岂能被贫困压倒、无油点灯就停止读书、不求前程呢?固然,人生世上,应该青史留名,但读书是报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一份力量。那样,才无愧于高天伟地。

后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元慎、王维、李商隐、高适、等,以‘“囊萤”、“聚萤”、“车胤”、“车公”等词语用典,赞美“囊萤夜读”精神的诗、赋近百首,都收录于《全唐诗》。欣赏杜甫的“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高适的“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李商隐的“好向书生窗畔种,免教辛苦更囊萤”等等。至于宋、元、明、清时代的“囊萤颂”之作,就更多了。

古人赞美“囊萤夜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想并不是单纯意义上赞扬车胤读书求志的精神,而是有力地说明“车公囊萤”的典故,展示的其实是一种克服困难的毅力、决心和精神,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由此而来,说明人的成就与功业,需要这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人生理想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这种精神导航。

且不去追究“囊萤夜读”故事的真实性,只取他读书的勤奋和故事赋予人尊崇的一种精神与美德。那个时候古人不懂如何做秀,不懂张扬,不懂推荐或者包装自己,凭借的是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力。

有时候觉得,生在古代比生在现代要好,至少,读书有用武之地,不象现在这个金钱充斥的社会,不读书,依然可以走捷径取得地位,拥有金钱。这里绝对不是讽刺“读书无用”,而是觉得古人“读书”比现代人“读书”要纯粹、高尚得多。也或许,读书之外的成功,于现代人又是另外一种求生扬名的本事。

我本传统之人,心中崇尚的还是中国古典的文化和教育精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要继承啊,我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每每,在教育孩子读书这个任重道远的责任上,我的心就虔诚不已。面对纯如白水的孩子,引今据典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在这里说的“车胤”,在我们澧县最高学府——澧县一中内有他的塑像。闲下之时,去瞻仰也是一种崇拜,更是一种鞭策。都说环境造就人,家中虽不说是书香门地,但父亲与我都是热爱读书之人,“宁可食无肉,不可日无书”的氛围渲染着孩子。孩子从小爱读书,心中欣喜,觉得从小的培养没有白费心机,更是感谢澧水给予的恩赐,感谢车胤那位古人灯塔一样照亮着孩子读书的前程。

古人读书为求取功名,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刻苦,所以艰辛。车胤作为古人读书的典范,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也无须我们后人考证或者质疑,我们要的是他的那种求学精神,诸如“映雪读书”、“悬梁读书”的典故,和“囊萤夜读”一样,不过都是用功的方式。

然,在这个浮躁的市场经济社会,读书之人书读得可谓是越来越多,读的书可谓是五花八门。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黄金,而是一种暗指。指的是理从书中来。《论语》中孔子弟子三千,那七十二贤士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所带来的影响就书所谓的书中黄金,那样的闪烁的智慧岂止是灿烂的黄金所能置得的?

今天旧话重提,其实也不算不上旧话。对于他的故事,我现在无法从近代的周作人、明人张大复那里推陈出新。历史或许公平,或许被人重新演绎,真相却只有一个。现在,无论人们怎么说他,怎么赞他、怎么论他,“囊萤夜读”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个不朽的话题。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今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所以,在笑谈人生之后,再次提及读书,提及现代人提出非议的“迂腐”的勤读故事之际,我们应该铿锵地说:车胤之所以名垂千史,并不在于他的官做得多大、官做得多好,又是如何的清明廉洁,如何的扬名立万,而是在于“车公囊萤”这一妇孺皆知、深入人心故事的魅力,感染是不仅仅是光阴流逝的沉淀,更多的是人心深处的醒悟和触动;在于“囊萤夜读”精神、意志的激励作用,激励金钱背景下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古真理,激励勤勉、踏实方求才求财之正道;在于“囊萤行为”对神州大地、特别是那些处于宭困中的学子们“苦读报国”的积极影响,那种行为,那种精神,让人想起“希望工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与古时候的车胤有着多么的相似。

而今,我泊在城市中央。书要怎样读?要读那些书?读书有何用?怎样与古人对话?一连串的问题横在面前。喧嚣之后,点灯之时,逐渐安静的夜或许会给人部分答案。静,安然,灯火阑珊之后,我要再次感谢澧水,感谢澧洲平原,感谢历史赋予我们的传说和真实。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仙灵岛灵儿点评:

心思细腻,文笔优美,
空灵,耐人寻味。

文章评论共[1]个
床位招租-评论

古人读书多半是为功名,不似今人,以读书为乐,意境就不同了。at:2008年01月03日 中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