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一个熟悉的名字,一部独特得让人永远忘不了的作品!边城在什么地方?在茶峒。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却固执地认为边城就是凤凰古城。而且随着凤凰名声的增大,这一错误观念也越来越顽固,想改都无法改变了。甚至,凤凰古城会以边城的面目时不时地进入我的梦乡。我梦见了那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无私的老人还在渡口摆渡,我梦见了眸如水晶,清纯美丽的翠翠还在月光下吹着好听的芦笙,还有那只通人性的大黄狗·····对我来説,湘西这片地方是神秘的,也是遥远的,由于神秘和遥远,我就越发的向往了,但听人説,去那里的路不好走,既然路不好走,那我就坐在凳子上、睡在床铺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凤凰的上空飞翔吧,至于什么时候能背上行囊去凤凰旅游,却没有明确的设想。
然而,何曾料到,因为在张家界有个会议,自己今天竟然来到了凤凰县城。
凤凰县城由新城和古城组成,新城有宽阔的街道和一栋栋楼堂馆所,我们下车的时候恰逢花灯初放,城市顿时一片光明,汽车来来往往,路人行色匆匆,很有点现代化城市的味道。但我可不是来看这些的,説实话,现代化和准现代化的城市我都看腻了,我要看吊脚楼,我要用脚走青石条铺就的路。出租车司机明白我的意思,七拐八拐,把我拉到了虹桥桥头,説,从桥头下去,旅馆多的是,先住下,凤凰古城半个小时就能看完。半个小时就能看完?我表示怀疑,对于我,有时一副对联就够我揣摩10分钟的。但司机的话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凤凰古城不大。凤凰古城确实不大,从地图上看,横竖也就一公里。但这么个小地方,为什么会人文蔚起,才秀丹青呢?这个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小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我的好奇心再次的被激发起来。
找了个河边的旅馆住下,匆匆填饱肚子,我和妻子便汇入了游人的洪流。来到东城门外,这里街道不宽,一边是商店,一边是饭店,商店有买苗家生产的各种酒,茶叶,银货,披肩、衣服的,地摊上的各种小玩意和旅游纪念品多不胜数应有尽有。饭店里高朋满座,酒菜飘香。家家店铺门口的不同造型的灯笼放着红光,霓虹灯闪烁跳跃,使人虚实难分,游人也摩肩接踵,涌涌不断,仿佛都流盼在这光景美之中了。在左盼右顾之中,前面出现了翠翠楼,吊脚楼,楼外楼等几座两层小木楼,这些楼还保留原来的样子,木楼显得矮小陈旧,走到楼前踮踮脚或者最多轻轻地跳一下,就可摸着楼檐。木楼二层有木栏杆,大概就相当现在的阳台吧。这些楼虽然陈旧,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小城的古风古貌,也使我们有了更多的遐想。
我们顾而乐之,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小胡同。面前出现了一条河,这就是沱江!沱江啊,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莫非是从虚无缥缈的天宫飘下来的吗?沱江五光十色,金波摇曳,色彩斑斓。在和岸边那些建筑物上静的、动的、成堆的,成线的、忽明忽暗的,绚丽多彩的灯光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正真的童话世界。我有点迷惑,有点恍惚,有点发瓷。我眼前究竟是一种什么色彩?是红色,是浅粉红、是橘黄、是深黄、是蔚蓝、是深蓝、是草绿、是浅绿,都不是,完全是一种我从没有见过的奇异的彩色世界!下游那个横跨沱江的晶莹剔透发出奇光异彩的建筑物是什么?应该是虹桥吧?虹桥在我想象中应该是个有着长虹卧波曲线的那种拱桥,但是,仔细辨别,这个晶莹剔透的像工艺品的建筑物却是一座廊桥。廊桥在北方不多见。在这里建一座廊桥再好不过了,既能表达民族风情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还能在满足通行功能之外,桥上的两排商店也可增加商业服务,对旅游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这可是一举三得啊,我不得不佩服虹桥设计师的匠心独运。面对这幅难得的美景,喜欢照相的妻子,急切地要和虹桥留个影,当我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也留下了我们的廊桥遗梦。
第二天早上还没有起床,窗外传来了阵阵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荡漾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歌声优美、动听、充满了热情和自豪的感觉,但显然不是童声,而且还是合唱。我一骨碌翻起身,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在碧波荡漾的沱江上,顺流而下有两条小船,每条船上有十几二十几个穿红马甲(救生衣)的游客,看样子她们大概都有五六十岁或者更大吧,然而,她们忘情地唱着,她们向我招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们似乎回到了少年时代,她们一定在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清晨的河面,涟漪细腻,薄雾轻柔,河的左岸那透着阳光,叠着枝叶的数也数不清的绿树,还有一座美丽的白塔,白塔的倩影在河中荡漾,船儿轻轻的在水中飘荡,此时此刻,这场景,完全是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也是歌中情景的再现啊。
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我们首先要去看看沈从文的故居。凤凰的名人很多,著名的有熊希龄,田兴恕,郑国鸿,陈渠珍,沈从文,黄永玉等等。但我知道最多的是沈从文,这缘于我看过她的小说和自传。沈从文的故居是个小四合院,它不像北方有钱人盖的四合院那么宽敞和高大,但房子不少。在这里我看到了沈从文小学的作业和小说的手稿片段,还看到了他不同作品的集子,也看到了甚至比小说《边城》名气还大的大部头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看着他的书,看着他的字,我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个天才啊!沈从文小时候是个聪明而调皮的孩子,上学时逃学和説谎是他主要的功课。按导游的説法,沈从文也就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历,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他绝不会超过完小的程度。现在説他是自学成才,对此我是满腹狐疑的。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去当了什么“童子军”,后来就一直在旧军队里混,后来就写小说,再后来就当教授。解放后不写小说了,去研究古代服饰,几年后写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煌煌巨著。再就是他的字,也可以堪称书法家的水平。这样传奇的经历和成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绝不是简单地靠自学成才可以解释的。唯一可以解释得通就是他是个独一无二的天才,天才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从沈从文故居出来,我们还去了大人物熊希龄的故居。他虽是个短命的“总理",但他后来办了慈育院,收留流浪儿童,还积极的促进教育事业和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为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对于这些在历史上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我们怎能不怀有深深的敬意呢?还有一个叫崇德堂的民居我们也去参观了一番。这是江西丰城人裴守禄的私宅。裴守禄十六岁起以挑担卖杂货起家,后来成了凤凰的名商巨贾,有钱了就搞收藏,其收藏品琳琅满目,在这里可以看到巨大香樟树做的桌子,和金丝楠木的雕刻,还有石刻、碑刻和各种匾额,蒋介石的手书“淑德常怀”也赫然挂在门上,总之,这里的许多收藏品是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参观了杨家祠堂和东城门城楼后,我们来到北城门外,准备沱江泛舟。坐在台阶上,我观察着沱江,这个季节沱江的水并不大,大约有六七十个流量吧,但水位已经和亲水平台齐平了,河水盈盈的样子,淹没了凸岸的沙滩。一定是下游修建了拦河低坝,否则怎么会有满河的水呢。岸边有一大片露头岩石,仔细看,这些石头像树根,也像龙爪,更像一双双挣扎着的爬向水边的胳膊和大手,这是谁的手呢?一些零星的模糊记忆从遗忘中清晰起来·····旧时,凤凰县城平常杀人的地方在西门外,辛亥革命起义失败后,反动的清廷政府为了报复革命军从北门攻城,就把屠场设置在北门的河滩上,他们每天杀一百人,杀的人全是从苗乡捉来的农民,这些农民稀里糊涂直至到死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罪。河滩上死首常常有四五百之多,后来从苗乡捉的人太多了,杀不胜杀,就采取掷竹茭----也就是和投掷硬币差不多的办法决定谁死谁活。多少无辜的苗族同胞成了腐朽政权屠刀下的冤鬼,恐怕永远也没有人知道了,虽然这些残暴血腥的屠杀已经离我们今天已经遥远了,但想起来心里仍不免有些沉重,有些难受。
到了上船的时候,穿上救生衣坐好,撑船人用篙在河底一撬,小船便离开码头,如一叶轻舟开始缓缓下行。船过溢流坝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小小的跌水,船上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夸张地发出惊叫声,这或许是一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感叹吧。在靠近左岸码头的下游,有个水上平台,有几个身穿民族服装的美女给游船擂鼓唱歌加油,一曲唱完,大家便鼓掌喝彩。热烈的气氛感人着每一个人,撑船的小伙子也按纳不住了,他领头唱起了《刘三姐》,“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一人歌唱众人和,旁边上行下行船上的游客都跟着唱起来。我虽是个男中音,但是属于带刺的那种,从来不敢当众开口唱歌,这时候也不顾人笑话了,当她们唱到每句句末时,我便来个----嗨--唠--嗨!妻子笑我在起哄,但我认为我在唱合声。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河面上紫气氤氲,大家开心地唱着,一曲接一曲,一首接一首,歌声笑声掌声在河面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当我们在岸边吃冰粉的时候,一群卖竹编蚂蚱和蜻蜓的小朋友向小鸟一样围过来,阿姨,买一个吧,阿姨,买我的!妻子説,我们是大人,不玩这个,我买也只能买一个,买谁的呢?小孩们不作声了,妻子掏出一块钱,买了一个瘦瘦的大眼睛女孩的一个蜻蜓,拿起来欣赏了一下,又送给了这个小女孩,小女孩高兴的跑出几步,又折回来了,説,阿姨,这是我卖给你的,我不能要你这个蜻蜓。妻子怜爱地摸了摸这个小女孩的头,一个多么懂事多么聪明的孩子啊!她不是翠翠,却神似翠翠。旁边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老者笑着看我们,然后就和我们攀谈起来。这老者84岁了,是当年一路从北京打过来的。在解放大庸时,他的许多战友牺牲在哪里了,剿匪结束后,他就留下了,他是凤凰建设的参与者和和巨大变化的见证人。面对这个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我除了敬仰,静静地听他讲故事,我能做什么呢?我邀请他来西安参观,我给他説,西安地上的文物多得数不清,地下的更多,只要你愿意,扛个镢头,随便在什么地方一挖,挖不出个大文物,也能挖个小的。老人听了我夸张的话,呵呵地笑着。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个可亲的令人尊敬的老人,我再次贪婪地看着对岸的独具风情的吊脚楼,看那些飞檐斗拱的楼台亭阁,看着清流中缓缓上下的游船,看着清新妩媚秀色天成的远处山峦,一种骄傲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凤凰啊,你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小城啊,我没有白来,来的值啊!
-全文完-
▷ 进入两报一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