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透析《论语》智慧(6.1:大忍以人和)》无的散手

发表于-2007年11月21日 早上9:41评论-0条

第六章 怀 柔

天道如水,随体赋形,以无间入有间,无所不包,无所遗漏。

所谓天时,适逢天象转折之际;所谓地利,进可攻而退可守;所谓人和,以大忍之心宽容。

齿舌之间,柔能克刚;天地之间,忍者无敌。

忍非含泪而忍,实则坦然而舍。不执于得失、荣辱与进退,一如闲看风云,置身天外。

大忍以善为本,无私、无我、无迷,所以不争、不较、不忌。

匹夫见辱,拔剑相斗;小人有失,睚眦必报;恶者无善,忍无可忍。

世多奸诈、暴虐、趾高气扬、横行无忌之徒,唯因人离道远,人无善念,人失德行:人能戕害谁个,人唯戕害自身。

1.大忍以人和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如也[2],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第十三》

【简 注】

[1]切切偲(sī)偲:相互责善的样子。亦即相互批评的意思。

[2]怡(yí)怡:客气、亲切、和顺的样子。亦即相互间和睦共处的意思。

【意 译】

子路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批评,和睦共处,就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

【理 释】

天地有其特性存在,特性之一种,为宽和。宽和即韧,即柔,即大忍。大忍非一般之忍。有怒而不敢言、有理而不敢伸的含泪之忍,是执著于顾虑心的小忍,是权益之计,且与真实、善良无关。

华夏文化的传统,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天地人道,其实都由天道一以贯之。只有符合了天道,才能符合人道。只有实现了人和,才真正符合天意。人之所以难和,在于争名、夺利、纵欲与迷情。天之所以有序,在于无争、无夺、无纵与无迷。人无论和与不和,人都指望幸福,比如健康长寿、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等等。人却不知,只有家和、邻和、友和与国和,个体的幸福才能造就。无和,则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逞强使气,人人为近敌,人人活而无乐。尤其因为,无和与天道相悖;不和之众,势难为天地佑护。

怀柔,人和即为实在的效果。大善大忍,必定对自我有百益而无一害,必定对众生有百益而无一害。如此,普天的力量都能与你融合;你的全部身心,也就自然溶入天道之中。

【例 述】

阳子居到沛地,老子观察他一番,仰天长叹说:“我原以为你还可以教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阳子居跟随老子来到旅舍,把梳洗用具进奉给老子,然后把鞋脱在门外,膝行向前说:“现在能否请先生指明弟子的过错?”老子说:“你昂头仰视,一副傲慢的样子,谁敢与你相处?廉洁清白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上像有污浊,德行盛美的人会感到自己有许多不足。”阳子居深感惭愧,决心按老子的教导去做。

阳子居刚来的时候,旅舍的人都出来迎接,店主人恭敬地安排坐席,店主的妻子拿着洗漱的用具低头进奉,先坐在室内的人都站起来让座,烧饭的人诚惶诚恐地避开灶具。等到阳子居住了一段时间,将要离开时,由于经过老子的熏陶而大有长进,旅舍的人都与他争席而坐,不再拘束。

傲慢而自负,无形中便会拉开和他人的距离,冲击或伤害他人的肝胆。这时即使表面和顺,却因心中不服、不悦与不适的缘故,谁都不会敞开真实的心扉,给予善意的指点,也不会提供难得的机会。人缺少一个环境,人即无从磨砺,无从获取,无从升华。倘若虚怀若谷,大量能容,谦和有礼,百川虽多,归必入海;尘沙虽微,集必成丘。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梓尘 | 荐/梓尘推荐:
☆ 编辑点评 ☆
梓尘点评:

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