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父亲学会了我家祖传的几门小手艺,用父亲的话说只能算“雕虫小技”。但在我看来却是很重要的事。每每看到这些绝技,便会赞叹先人的智慧,但愿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民族文化依然后继有人。
我跟父亲学的第一项技艺是“丫丫葫芦带盘肠”。这是一项木工手艺中常用的图案,爷爷把他的木工手艺传给父亲,父亲虽然违背了爷爷让他成为一名名木匠的宏愿而是成为了一位作家,但爷爷的木工手艺和木工活中的绘画图案却被父亲传承了下来,也算是对爷爷的安慰吧。父亲今天将其中的一些小手艺传给了我。据父亲说现在大明湖的一块牌坊上还保留着这个图案,但没有我学的这个复杂,却也精雕细刻,惟美绝伦。
这项技艺的特点是要一笔画下来,中途不能停顿,一气呵成。下笔初始像写个数字“2”的样子,再由“2”的尾笔处向上走变成个“8”字样,但“8”的上口不堵并在此画一葫芦,却笔锋一转在“8”的“腰带”外围再画一葫芦,接着笔穿入“8”下端的“左肠”内侧又画个葫芦,笔锋立刻向上一陡在“8”字的头顶部又画一葫芦,顺势而下在刚才穿过“8”下端的下面在次穿过,在“8”下端的“右肠”内侧又画一葫芦,然后穿出“右臂”在其外部于其“左臂”外部对称再画一葫芦,至此已画出六个葫芦,整个图案惟剩下了“2”字的起始处敞着口,正好被来自“8”下端“右臂”外侧的“葫芦把”接起来,笔锋就这样“穿肠而过”形成了一幅线条流畅、天衣无缝的“丫丫葫芦带盘肠”。
跟父亲学的第二项手艺是“瓶扣结”。将两根平行的绳子向上弯曲,便看到两条平行的抛物线,然后左手低右手高,右手里的两股绳子沿左手外侧的线绳向下转半圈儿,再掏上来,这样左手和右手的拇、食指便自然形成了两个扣,两口重叠,套在要拴的瓶口上,左右两手将各自两端的双股绳子一拉,瓶扣便随着两边的用力箍紧瓶口,越拉绳子瓶口的扣越箍得紧,说来真是神奇。父亲说现在用不着了,以前的坛子、瓮、瓶子……很多东西家什需要抬抬放放、架架称称,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凸显出先辈们的智慧。现在时代发展了,用不着这些了,这项技艺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先辈们如果在天之灵能看到的话,不知该作何感想?
跟父亲学到的第三项手艺是“无死扣”。意思是将两扣从物什上解下来,绳子会自然舒展,不留死扣,轻轻一抖,还是一根光滑如初的绳子。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将绳子挽两个方向一致的圆圈儿,左右顺向重叠成扣,套在所要捆绑的物什上,可提可抬,结实无比。
这些技艺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已渐行渐远,濒临绝迹。我把这些小技巧传承下去,往小了说是让家族的手艺有了继承者,往大了说那也算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面对全球化、地球村,我们欣喜的同时又有许多的无奈,我们一边享受着飞速发展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快捷,一边叹息着一部分民族文化的渐渐消亡。但愿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把祖传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也算对保留中国的特色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全文完-
▷ 进入梨花烟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