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期,要考上大学有多难?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简直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那时候为了考上大学,复读三四年的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甚至有的搞上七八年也不见得能够成龙成凤的。想当年得琵的小日本在中原大地耀武扬威的,不也被我热血中华民族赶回了老家,从而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那时候在高考这个战场上八年抗战者也未必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可见,这真正能够考上的却也真是精之又精,少之又少了。往往是百中选一甚至是千中或是万中选一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见,当年文凭的含金量有多高有多纯有多昂贵!
那时候,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十大县中,唯一一所升学率据地区之首者——那是家喻户晓,众所皆知的。每年中榜者那也是独占全地区之鳌头的。那时只要谁家孩子能够进入这所学校,虽然是没有买全额保险,虽然前途不是一片亮堂堂,但那至少是半边天已经露出了曙光——无不羡煞他人也。然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所学校每年中榜者也就是六七十人之多,有一年破天慌似的考上了九十九人,一时间成了当地的美谈,其学校的声誉也跟着翻着跟头地往上窜的滚烫……时至现在,一打听,好家伙,单是那一所学校,一年中榜者多达二千多人近三千。这时隔十余年,而中榜者却二三十倍的带着“呼呼”的风声向前狂飚着……无可厚非的,这是扩招的需要,扩招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那些曾一度在高考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八年亦不能取得全面胜利的窝心事,也从此被尘封进历史的扉页之中……
这话又说回来,考上学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一纸文凭。且不说日前这文凭的念金量如何,总之只要是文凭即可。某种程度上那是求职谋事的通行证。然而这文凭也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变得匪夷所思起来。学校里名正言顺的文凭那就不用说了,然而现在社会上的文凭却大有肆意泛滥之势……
在年终述职大会上,拿着演讲稿手却象筛糠似的,“吭哧”半天还念不出一句话来……
在文件上的签字把“同意撤销”写成“同意撒消”……
在台上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老鹰日麻雀——”,等等。
这些,你会相信都是出自于“领导”的言行?你会相信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假如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是你没见过世面,太小儿科了。其实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所谓“领导”。他们拿出文凭来,不吓死你——一铲子都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之类。也许你会说,文凭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人的素质不成正比例,那也对着呢。但是也不至于低劣到如此程度罢,不是有这么一句话:“诗书满腹气自华”嘛。可见,还是这文凭的来路有问题。至于这文凭的来路,先抛开那些办假证的姑且不说。而这些文凭却都是从正规渠道通过正规学习“名媒正娶”的。
那么,何谓“名媒正娶”呢?因为这些文凭都基本上是来自于有一定权威性的正规院校。当然这些正规的院校可能也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下,对外进行着必要的扩招。扩招对象,基本上是不分文化程度,不分职位高低,不分男女老少的……总之,只要交了学费,那便有的学上。就这样颤悠悠地两三年后,学校方面名正言顺地给学生发文凭,学生也理直气壮地从学校拿回文凭,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当然在这类学校里进行深造的学生,自己心里也都明白是咋回事情,都彼此心照不宣着并洋洋得意着……甚至有人还不无自豪地说:“有文凭跟没文凭就是不一样,现在有文凭了——腰板也显得硬了。”而这期间也不乏有自知之明者,最为搞笑的是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某院校的教室内大声壤道:“丢人啊……我丢我们先人啊……我们先人的脸都让我丢完了……”便是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而用在这个学校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的话说:“假如你能说出在这个学校所学的所有课程的名字,就证明你真正是学习了。”呵呵,这就是文凭,带着钢印的文凭。
然而,就是这样的文凭,你却拿它没办法,甚至有时气得你肚子疼。因为,单位就认这文凭。虽然你是正规院校的正牌大学毕业生,但你的文凭学历没有人家高。你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再说了,那文凭只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那犹如“羊屎蛋”般——外面都是滚光镏圆的,说不定你的还没人家的圆,人家的亮呢?!
是啊,也许你自己还不服气自己“十年寒窗苦”远不如别人一个喷嚏所搞来的那文凭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和宠爱时,会有什么感觉?你可能只有自己安慰一下自己罢了:那是水货。但就是这“水货”,却也会使你瞠目结舌半天缓不过气来……当年你的为了取得文凭的学费全由自己掏腰包,说不定还背了一屁股的债……,而这对你来说所谓的“水文凭”,那学费却不由个人掏腰包的,由公家报销。这且不说。尤其是涨工资定职责时,才没人管它是不是水货问题,明显的那人家的白花花的银子堆子比你大。而在职位竞聘时,吃得亏更大了。“学而优则仕”嘛,既然都是“羊屎蛋”般的外面光着,权且认为都“优”着。不“优”怎么会有通过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后的鎏金文凭呢?在这种情况下,总算打了个平手。但谁知,人家那鎏的金说不定比你的更多,也比你的更为光鲜,那相比之下,人家比你更“优”了。另一方面,现在各用人单位都喜欢“择优录用”,那么,既然人家比你更“优”,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可见,那“优而仕”自然与你无缘的。“优”也是别人优,“仕”也是别人仕。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只能是“优”和“仕”面前的一个匆匆过客罢了。别人“优”而自己忧,别人“仕”而自己拭。
其实,现在这问题说起来谁也不怪。即使怀里揣着“水货”文凭,但那是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文凭。要怪,只怪自己“少时不努力”,怪那时高考制度太严格……,等等。所以,现在既然时代需要文凭,那管它什么水不水的问题,只要有一纸文凭就行,姑且敷衍着。而对于有关院校来说呢,可能也是瞅准了社会上这部分人的需求,便是半推半就地扩展了招生对象。况且是每发一纸文凭那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也是有案可查的。而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也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大学或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占全体职工的多少多少,足以达到队伍建设的知识化,科学化了。而做为单位用人,谁还将那表面光的“羊屎蛋”子掰开了来看,只是看看那个更光那个更圆罢了。所以,这于各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当然都会心照不宣地做着。况且,即使你拿着货真价实的文凭又能怎么地?冤吗?不冤。屈吗?不屈。既然不冤不屈,那就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以假充真,以疵充真,以劣充真,以“水”充真,等等。终究不是主流而非主流的东西。但是要让非主流的东西冠冕堂皇地坐在主流的头上耀武扬威地拉屎,那可确实需要进行一下斟酌斟酌才对?总不能总让非主流的始终占尽了便宜——得了好处还不卖乖!
啰嗦了这么多,给人感觉是——这似乎是一个文凭泛滥的年代。几乎人人口袋都装着一纸文凭,人人都腰板挺的笔直,同时也底气十足口若悬河着……
突然有一天,“文凭”发现自己原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发现自己是“掛着羊头卖着狗肉”,它伤心地哭了……
-全文完-
▷ 进入古道漫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