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文学的”垃圾”说和”狗屎”说赤土黄梅

发表于-2007年11月17日 清晨7:53评论-1条

去年年底的时候,儿子从国外回来探亲。一天我跟他说起中国的文学,他说:“有个德国人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都是垃圾。”听他说罢,当时,我哑然相向。

本来想问问儿子,这个德国人是谁?他的说法权威性有几许?可偏偏我的82岁的父亲在节骨眼上病重不治,还没有忙完这孝事,儿子就又动身去国,奔自己的学业去了。对这个令人震惊的说法,也就只能是听之任之。

时隔一年,不久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博文,又重提此事。我终于知道,这是一个德国的汉语言学者,而且名叫顾彬。一个很“中国”的名字。可见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他的垃圾说,大概是建立在“纯”文学的基础上。也就是少数精英文学的基础上。从他的角度,以他的眼光,(还有他阶级立场)下这个定议也不为过!因为他要的只是托尔斯泰、要的只是歌德、要的只是泰戈尔、和聂鲁达……那是一棵树,或是耸立在符尔加河上的灯塔。就因为这个……我们有人就吃惊!按捺不住。

实际上从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中国就经历了一次文学平民化的启蒙。有多少来自基层的青年作者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文学之旅。叶紫,一个手拿篾刀的……写出了鸿篇巨著,杨沫,一个流浪女青年写出了她的《青春之歌》,逃婚的萧红,凭了她的叛逆精精,和强烈的个性在青年萧军的帮助下,走出沦陷区,写出《生死场》、《呼兰河传》……就是文坛泰斗极的人物巴金,也不是中文科班……

解放以后,小学教员孙梨、鼓书艺人赵树理,这些人笔下的人物,不是帝王将相,而且都是普通人物。

进入新时期的文学,人说是“伤痕文学”,那是聚焦了全民目标性,那时代的人,眼界不开阔,缺乏多样性。一风聚起,四海扬波,才有所谓的文学震荡现象。时至今日,仍然还有人以上几个大刊为荣事。那时,写作的人数好像很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出现涌堵。涌堵的原因是你只给他们一架独木桥。

进入新世纪,网络文学兴起。不期然从鸡群中跑出一只鸭子“扑通”跳进水里的……众皆愕然。网络文学使80后异军突起,于是有人站在岸上,挺绅士地对网络文学的说三道四。

在所谓的主流之外,又有许多发烧友在自办刊物,自由组社,这些人大多不为出名,只为不虚度时光,或许可以三二聊友,闲时一乐尔……邻家翁姑酬答而矣。

有些现象是以沙龙存在。就是那些诗词社团,他们写自己的互相传递,互为读者,那也是一种文学活动,在不妨害国家大政,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自必是应该有尊严地存在。

中国现当代弄文学的究竟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

全国有多少诗词之乡?每一个诗词之乡又有多少会员?他们又写出多少诗词?全国又有多少作家?中国作协、省作协、市作协、县作协,这些作协又有多少作家?

中国文学到了今天说不繁荣,怕是卷了舌头说话。文学的载体有多少?瀚如烟海……瀚海之下,又有多少海沟堰伏?火山暂冥……

说垃圾倒也有点过份。现今的中国文坛,譬喻一个大市场,每天都必须面对进货和销货,供求量太大,淘汰律也大,所以要处理掉的残次又有多大?这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的。

这些残次都将会被处理为废旧,进入废旧公司,成为待处理的造纸业的再生源料,说得不好听就是:"垃圾"!这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面对偌大的市场,有那么些个烂桃子、烂梨子,你能说整个市场是垃圾中心!

一直以来,文学本来也存在一个创造和消费的对立关系,早年的中国一个乡村才有几个知识分子?90%多的文盲比10%的所谓知识分子,有创造欲望和欣赏水平又有几许?现在一年的大学招生几百万哦!恐怕就是当年(前17年)整个国度的高等教育总合,这其中的人们,最容易做的就是写些心得发些感慨,对也好错也吧,取舍在人,所以国语的原地最广宽,大家都来耕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什么说的·中国现今就是一个大众文学的时代。

“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这是契可夫语,我可不敢得罪大多数),各国文学都遵循这个规则。大家齐出动,各自喉舌、各劈甬道、各自途径……明日一早,醒来,中国又要写出多少诗歌、散文、小说来?现在这个时代的文学,谁说谁是泰山、北斗?写呗,大家都写。反正可供上“线”的途经多多,我觉得没有必要一概棒杀……时代规律本来就是大浪淘沙……海潮来矣,有真男儿当潮立……平衡生存,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学需要泰山、北斗,但必须是自然状态下,自然而出,不是大家齐发声喊,太阳就从西边出来。

明日一早,日出东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赤土黄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期待朋友的首发文章,
周末愉快!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朋友的文章,让人深思。周末愉快!at:2007年11月17日 晚上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