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透析《论语》智慧(5.6:修礼...)》无的散手

发表于-2007年11月15日 早上8:40评论-1条

6.修礼而达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第十二》

【简 注】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2]归仁:“称仁”的意思。

【意 译】

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语言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全凭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做?”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但我也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理 释】

人的天性一旦被尘封,就很不容易复苏。这时,人多由为私为我的后天观念支配,心理往往无所约束,言行往往无所顾忌,仁也就与他格格不入。

本来,仁心所致的仁行,自然符合礼的要求,自然体现上下、尊卑、长幼有别的秩序。宇宙中有无数重时空,无数种生命,谁都体现了宇宙的特性。但同一特性贯穿下来,其境界不同,它的要求与标准也不同。或者说,每高一重境界,它的空间更宏大,它的时间更缓慢,它的物质更细腻,它的能量更强大。即使在同一境界,生命也因其来龙去脉与结构、功能的差异,要分出许多种等级。天道从善,然而越善的生命或物质,它的威德越大,位置越高,被众生烘托得也越突出。这些,都不由生命的个体意志为转移,而由天道的自然均衡所导致。

所以,行仁在浅层,即能遵从各种合情合理的秩序与伦理;在深层,即是返归善良的本性,进而体悟天道。如果一时领会不了仁的境界,便可从修礼入手,先在形式上符合仁的要求。能够谨守戒律,无论出家或在家,都一样可以渐渐清除杂念,归正言行,悟会天理。

【例 述】

五代时,蜀国有个军官叫程彦宾,奉命攻打遂宁。他勇敢义气,身先士卒,攻下遂宁城后,在搜索残敌的过程中,从敌方获取三名女子,长得十分漂亮。有人教他带回家中使唤,他正色说:“救民水火,义也;趁火打劫,贼也。”他将她们安排到另一个房间居住,不许外人入内。 

十多天后,三家女子的父母带着筹集来的金钱赎救女儿。程彦宾把如何从敌人手中救出她们,又如何保护好她们的情形讲给对方听,然后退回赎金,让他们领回孩子。三家父母和孩子,一齐向程彦宾下跪致谢,并祝他早日荣升节度使。程彦宾笑道:“我征战沙场,奔波动荡,只希望全家平安,无疾而终,就最好不过。”果然,他全家吉祥,自己也高寿而逝。

美色为很多人所贪恋,但还有比美色更重要的追求。金钱为很多人所贪恋,但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价值。在美色与金钱面前守礼,已经合乎人伦的规范;如果又因内心的仁厚所致,那就更接近天道。天道所能给他的,决不只是全家的吉祥与一人的高寿,还有身后的更多福报与更高对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人生有不学不尽的知识,
人生处处皆学问。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期待朋友的首发文章,问好!at:2007年11月15日 中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