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全民经商到全民当官康慨

发表于-2007年11月14日 中午2:55评论-3条

民谚云: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为什么是三十年,而不是二十年或四十年?莫非三十之数是个定数?我不懂。偶然触及到两个数字,使我有所感触。第一个是:从毛时代(1949)到邓时代(1979)的全民思想转变,刚好三十年;第二个是:改革开放到现在已是三十年,我们经历了从全民经商到全民当官的思想转变。

“全民经商”时期记忆犹新,全国各阶层的经商热如大潮滚滚,热浪滔天。公务员纷纷辞职“下海”,教师转行做买卖,城市平民“跑单帮”练摊,农民也男女老小出动兜售他们的农副产品……

如今“全民当官”热的标志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热。

据报道,2008年报考公务员由于报考人数众多,一些报名网站因拥堵而瘫痪。有些热门职位的供需比已突破1比330(2007年报考与录取的平均比约为42:1)。中央直属机关某局只有5个岗位,吸引了3881人竞抢局面。10月23日报名的第一天,很多报名者连续几小时都无法登录报名。尽管如此,报名热潮有涨无退,连年薪高达20多万的外企白领也涌现其中。公务员考试酷热到如此地步,而且都是高学历者,真如打油诗中所说:“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绝非虚言。

考生自嘲考公务员为“考碗一族”:考上中央机关公务员为“金饭碗”,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是“铁饭碗”。由此观之,宣传多年打破“铁饭碗”其实是“打”而不“破”,甚或是愈“打”愈“坚”。

改革开放以来,追求财富已是全民共识。穷怕了的国人一旦有了政策保障,求富心理便如火山爆发,怎样能赚到钱是第一目标。于是,就有了“全民经商”的热潮;于是,工资优厚的外企、国企就成了择业首选。经商热潮是国人缺乏理性的盲目跟风,多数不掌握经商资源的跟风者便知难而退。那些已经跻身外企、国企的白领也领略到就业的风险,随时有下岗的危机,就想到了“铁饭碗”的优越性。

特别是近两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毕业就是失业”已成为现实的今天,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才高气傲的大学生也泄了气,“去应聘时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一个小时应聘下来觉得自己不过是个人,再过一个小时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了”,一个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如是说。

就业难,企业的不稳定性,企业破产了,职工也跟着丢饭碗。公务员工资不是最高,但也是中上档次,还相当稳定,旱涝保收,生存压力最小。比起企业来,公务员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而且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环境优越……这些条件,恐怕就是考公务员热的原因所在。

十七大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大民生目标中,除了第一条,其余四条都属于社会保障范畴。现阶段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都远不如公务员完善,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还是浅层次的透视,深层次却是透露出“官本位”思想的复归。在老百姓眼里,公务员就是“官”,拥有管“民”的权力,即便亿万富翁在“官”面前也要低首下气。公务员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公务员工作轻松,开开会,没有事就看看报纸喝喝茶,只有“官”才能享有如此清福,也只有“官”才有美好的政治前途。这些无形“资产”只有公务员才能独享,工资再高的企业白领也无福消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放着高工资的企业单位不去,专业对口的企业部门不去,宁愿学非所用去竞考公务员了。

大学生热考公务员并非国家之福,社会之利。公务员所从事的工作不外乎是一般性社会管理事务,高素质人才集中在政府部门会导致学非所用,人才浪费。发达国家的高尖人才绝大多数集中在经济领域,不象我国都往政府部门挤。

大学生热考公务员折射出我国“官本位”在国人心目中仍是积弊难除,反映出我们的政府不是服务型政府,仍然是管理型政府。(2007·11·14·)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那片红帆点评: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沉思的现象,也是对中国现时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种折射。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这种“趋官若鹜”现象作了较深层次的解读,从一些基本层面揭示了其中隐含的信息,可值一读。稍憾从文体内容角度,主题挖掘尚浅,且标题中两个“全民”事实上似不对等,全民当官之说尚未足服人。个见,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3]个
宇之宸-评论

腐败不除,国无宁日。at:2007年11月16日 上午11:46

宇之宸-评论

大家都痛恨腐败,又喜欢她的既得利益。
难道腐败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at:2007年11月16日 上午11:49

建安风骨-评论

是啊,在香港,只有没本事的人才当公务员。最令我感触深的是:香港招警察居然要在电视上打广告,不然就招不到!再看看大陆,难道这个公务员热的现象不反常么?at:2007年11月23日 晚上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