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背叛、忏悔、皈依中度过,而追求目标的过程就是自我迷失的过程。
(一)追求幸福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在追求幸福,而至于什么是幸福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而在这迷失的过程追求感官享受的走向了变态;追问人生意义的步入了疯癫。
婴儿问世的第一声哭声是他本能快感的享受,追求幸福的宣言;是他反抗、背叛的开始。一个小孩子你哦可以说他是无知,纯粹的本能反映,但从“喊”出的第一声他已经有意无意的追求欲望的享受和满足。这是那个时期的幸福。当他吸吮着母亲的奶头美滋滋的睡着的时候,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当他稍微长大一点就会从他的兄弟、父母手中夺走一块饼。这显然已经是一种占有欲的突出表现。当他实现了他的目标后也同样会感到无比的幸福,而要是他的这一占有欲遭到挫折,他就会大哭大闹。以此来表示反抗。
在儿童时期,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婴儿的行为渐渐的隐去,人们大这叫做理智,叫做长大。而在这个时期,性在生理上的影响虽然基本上是蓝不出来,但从心理上我们可以明显得感受到那渐渐的成熟的迹象。当一个小男孩拉着一个小女孩的头发的时候,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无尽的满足。这是一种性的需要、冲动和满足。这时他获得了幸福。
少年时期,在生理和心理杀都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在生理上,他们也开始变得更加冲动。他们由原来的广义上的快感区满足转变成有突出性的性快感的需求。他们对异性的爱慕,渴望亲近异性,甚至有和异性交媾而满足其性需求很冲动。而在心理上,他们变得比较“理智”。渐渐得形成自己的逻辑和目标。从其实现目标中感受其征服欲、占有欲的快感。处于这阶段的人极渴别人的赞扬和认可尤其是异性。他们能在被人认可和赞扬中感受到幸福,走向成功。而在批评和漠视中感到痛苦,形成压抑,步入极端,甚至变态。
青年时期可以说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而这个时候他们的性需求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但由于这时性冲动的冲击,心理也很脆弱,因而他们在渴望和异性交媾而获得性快感的满足之外也渴望心灵上的呵护。因而他们嫉妒的渴望爱情。这个时候,爱情能让他们的心灵升华。也是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如果在心灵深处无法得到满足的话,心灵感到孤寂,就会形成纵欲、泄欲。而如果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得不到满足的话,那就会压抑、变态,走向极端。
到中年,除了极少数几个情种外,绝大多数的人都把欲望转向于事业、目标。而实现一种变相的欲望满足。而至于生理上仍强烈的渴望则更多的表现出一种 “孤寂”后“压抑”的发泄。一种纯粹感官快感的享受。而这还表现在征服欲和破坏欲的方面上。
到了老年,生理上的很多东西都退化了。曾经的英姿不在哪怕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公民成就。这时他们更多的是无奈。因而他们更多的是从回忆和找人聊天来排遣不快而在排遣的过程中寻求幸福。其实那已经不是真正幸福。
(二)发泄
人为什么要发泄,因为充盈,充盈的要溢出来。性的充盈可以通过性交来发泄,而心理上的无奈、痛苦、压抑的等造成的虚空的充盈呢?通过暴力、征服,通过摧残、蹂躏来发泄。其实发泄已经是一种变态的行为,是一种病。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说过这样的一番话,他说:“假如我很有钱了,我会找一帮没钱的人跪在我面前,然后打他们一巴掌给他们一块钱,给他们一块钱打他们一巴掌。还有就是我会把钱换成一毛一毛的纸币,然后在没钱的人群中撒钱,看他们争着捡钱,抢钱。
这是一种发泄。他的心已经严重的变态。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怎样导致这样变态的心理和变态的行为的:人于生俱来就有欲望,而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步走成熟,欲望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那过程中自己思想观、世界观渐渐的形成。自己的目标也渐渐的确立。其实,确立目标是一种欲望的转移,而在形成思想观和世界观的同时也就种下了孤寂、压抑的种子。注定发泄哪天的到来。由于间隙的隔阂性、传递的失效性和事物的冲突性必将让人陷入永恒的孤寂。欲望无法得到绝对的满足。因而他们压抑,在虚空的充盈中发泄。仰天长啸,摔盘踢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这仅仅是最原始的发泄,还有各式各样的发泄,比如:见人逢诉大谈自己的悲哀,好听传说,歌颂豪侠的壮举。不管哪方面或那种发泄都是压抑到一定程度病态的后果,于己于人都是不还的,也都是可悲的。也许他们觉得能从那里感受到一点幸福。那也是一种变相的幸福。是一种在压抑无奈的落差中寻得的快感。所有的形式也和原始的生理发泄——手yin、纵欲是一样的。可心理上的发泄要比生理上的发泄严重得多,可怕得多。
前面我们谈到的那位同学,在其心理面已经严重的变态。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一些生活情况以好对那样的一种心态做出更明确的分析。
他是生活在一个家庭环境较不错的一个农村家庭中,而且是个独生子。他的性格属于比较暴躁的类型,有些偏向于有勇无谋。生活秩序非常混乱,甚至可以说非常肮脏。大话、空话、套话是他的专长。金钱是他的目标,他拼命的学习英语和考研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另外他总是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这是事实,但他未从这一事实中清醒过来)。
他从小就有点缺乏父爱。这在其成长过程中已经为形成极端打下了基础。另外,由于其生活中极度缺乏异性的爱而让他心理更加的孤寂。在孤寂与反抗中渐渐的走向欲望的发泄的终极目标。而本来以他的孤寂为动力就是一种错,就像一种一仇恨去生活必将痛苦不堪、走火入魔一样。他就将走向自我摧残和伤害别人。他的那种人生观、世界观也注定他感情的一败涂地。而在实现欲望的终极目标而带来的劳累和孤寂无处“安慰”只能进一步陷入孤寂,而变孤寂为其进一步实现目标的动力为发泄手段。这一切都在恶性循环中将他推向了极端。而生活的肮脏和无秩序是其恶果的另外一个原因和后果。他的出发点和目标本来就是错误的,而这样将会让其后果无穷尽的恶化。这也并不是说他本来就是一个天生的恶棍。其实感情的安慰是可让他不会陷得那么深,走向那完全变态的极端的。但这根本不可能(其实如果后来的感情安慰可以实现,那也是作为一种幸福缺陷的补偿,是一种良性的发泄,而在一开始如果就感情丰富,那才是纯粹的幸福)。他好几次出去喝酒回来就大哭。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大喊、大叫。在虽然是他在酒后一种向外的发泄,但更多的是在寻求向内的安慰而不是酒后无意识的原始发泄。那是一种婴儿寻求关爱的呼喊,是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表演。因为每次出现那种状况的时候都是他的一个老乡过来安慰他。在他的老乡在的时候,他不喊、不叫,至少没夸张。而当他的老乡离开时候,他就大喊、大叫。这和婴儿在母亲离开他的身边的时候大闹是一样,是一种呼唤人对他的关爱。虽然在潜意识里面是渴望被关爱的,可他的思想,也就是人生观、世界观的错误性,他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相反性主动让他走火入魔。而过程中出现的这一些事情那仅仅是他走向终极目标的一些小小的发泄。最可怕的还是他欲望的终极目标的发泄。
我还有一个同学,他的性格方面恰恰和这位同学相反。他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中国人。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能让一个人比较幸福(变相的)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也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心计,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心理面的一丝变化都会显露出来——动作、表情、行为。
有一天,我们宿舍的一个人叫他帮买饭。由于比较晚了买不着。在他大电话回宿舍的时候叫就叫他到另外一边看一下。结果又没有。再打电话回来的时候,刚要接的时候电话线掉了。他一回到宿舍二话不说拿起电话摔在地上就走出宿舍。这也是一种发泄。不过是一种单纯的发泄,在发泄完了心理就“平静”了。其实这原因不是出在电话线掉了的问题上,而是他本来就在意识当中不乐意买。而他这得打两次电话回来甚至接了还不说话(他以为)。因而这充当了导火线把他的怒火完全发泄出来。其实更确切的说不是怒火,而是不愿意。因为在摔电话的时候明显是有写胆怯的,是用马上走出宿舍来掩饰住。如果当时电话线没掉,他回来是不会摔电话的的,但也肯定会一脸的有愿意的表情。这是一种单纯的心理发泄。
发泄的种类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将它一一的列举出来。只是分析了其中较典型的两个好更明确的说明心理充盈的形成和发泄的原因。
(三)幸福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与生惧来的本能欲望。幸福人生是人一生的追求。但什么才是真幸福,什么是假幸福也许从为有人搞明白过,
满足本能的需求的幸福是真幸福;而本能需求的未能满足产生的虚空的充盈,发泄这种充盈的幸福是假幸福。因而纯爱情是真幸福,感情的安慰是假幸福;和自己心爱的人做爱,那是一种灵魂交融的真幸福。而手yin则是一种发泄的假幸福(当然和自己不是由于相爱而做爱的,如嫖娼等是一种变相的手yin,一种纯粹追求感官快感发泄的变相幸福。
罗素说过科学家比诗人幸福。他的理由是科学家把精力放在他研究的事物上面,而没有空暇来来感到孤寂。因而他的生活是充实的,充实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诗人则整天四西哪个到处游荡,他们会感到空虚无比。因而肯定比较孤寂,比较不幸福。
罗素先生说的科学家比诗人幸福我赞同如果把假幸福的麻木也包括进去的话。但我好说的是科学家比诗人可悲。因为诗人即使天天痛苦不堪,灵魂四处游荡(而不仅仅是罗素说的思想)。可他却懂得什么才是真幸福。而科学家却是饿不知饥,冷不知寒的麻木。落书说的充实就是幸福这也是错的。原因在于罗素没有弄明白真幸福和假幸福的区别。那所谓的充实是使人麻木,不知冷暖。在不知冷暖的情况下感受不到无助和痛苦。是一种彻底的麻木。罗素把这中麻木当作幸福。而另外他说诗人的空虚使得他们不幸福,对!诗人是空虚、无助的,冷了没衣服穿,饿年没有饭吃,他们也是不幸福的。但他们不那么可悲,虽然他们的灵魂到处飘荡而无人收留。
幸福是一种灵魂深处本能的快感满足。它是纯粹的真而不容系有斑点的虚。因而幸福必须是一种纯然的幸福,而不是在无奈下的一种所谓的超脱、乐观的假幸福。安慰和发泄都是假幸福(其实,安慰就是一种发泄)。
(四)总结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由于各个阶段的生理很心理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幸福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是一种纯然的本能、灵魂深处的满足,而如果得不到满足(是一定不可能完全满足的)那就成为一种虚空的无助,无助的充盈,充盈则必定要将其排遣。排遣的驱赶则只能发泄,向内的安慰也好,向外的释放也罢。发泄后的“平静”给你带来一种幸福。而这中尤其是不危害他人的发泄而得到的平静人们称其为进步,成熟而全然不顾真幸福的存在。也许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幸福。
因而他们在无助的迷茫中背叛,在背叛的痛苦中无奈、依诚的忏悔,在忏悔的皈依中寻求宁静——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就在失去了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变相幸福。
-全文完-
▷ 进入戴云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