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那么多烦恼的事情,带给我们的是祥和与宁静:一份聊天的心情和一点清香飘逸的美食,足可以营造出轻松休闲的气氛,侃侃当家理财,聊聊衣食住行,一种回到家的温暖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等待你的参与,我们愿与你共同寻求更妙、更新、更别致的主意!
情商之说,颇为时髦。细思其内涵,发现任何一种情都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追溯这情之境界,发现—个人的情商与德品是成正比的。
何为情商?即人意认知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和水准。它涉及人与人的精神世界,应包涵对他人情感、意愿的理解程度和包容能力,以及对自我情态、欲望的调节控制能力两个方面。那么,提高情商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德品修炼过程。修炼水准越高,人的情感境界即情商便越高。
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人,自有各不相同的情态、意愿、欲望、要求。既使同一社会层次,因其血缘、基因、性格、阅历的差异,也是情意百样。每个人人都要在这千差万别的人际网中寻找“联结点”。
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社会。在人类没有进入“财富极大涌流”,“人人各取所需”,“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王国之前,有限的财富总无法满足无限增长的要求。每一个人的私欲常需带着与社会公利和他人利益相对立的态势显露出来。要控制人欲横流,避免相互残杀,人们就要努力寻找一个能满足多数人愿望,并让多数人能共容共处的规则,这就是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作为观念形态实现人的自觉约束,法律法规作为行为规范实行强制约束。这就是人类在无休无止的冲突中寻找到的“共同点”。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讲的是“人治”下的“德治”,西方社会讲的是“法制”。江总书记融中西文化精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以德治国”,“法制”与“德治”并举,这就是把德操修养提升到了“治国”的高度。以德治国之前提,当是人人以德治己。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法制”还不健全时,人的自我约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所谓依德向行的情操,就是建立在对个人欲望、情感的自我控制的基础之上,情操越高尚,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即越强。那种有过人才情却又能委屈求全,克己为人的人,为社会所认同接受的程度就越高。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声望。
中国几千年的儒家道德伦理,其内核于“和谐”、“中庸”、“克己复礼”即为了“和谐”、必折中适度;保持“中庸”,须“克己”,以至强迫自我履行即定礼仪礼节。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以“人人平等”、“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以最大限度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克制个人过分欲望为内核的。正当与过度的界限即是“不侵害公共利益,不妨碍他人自由”,这是每一个人“自控”“自束”的准则。
当今中国人的道德情操修养应注意两个环节三个层面。简单说,首先应该突出提升理解他人。二要执着奋斗。这里常常会出现一个尖锐问题,即个人愿望于他人意志,社会利益发生冲突,这就出现了德控修养的另一个关键性环节——“自控”、“忍让”、“克己”。为何佛家以“忍”为座右铭,儒家以“克己”、“礼让”为最高准则,因为这都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理性培养。
那种即能执着追求又能自我控制的人,常被认为“有涵养”之人,这种涵养就是一种情感的柔性和张力,情感的包容度和亲和力,这就是高情商。
时下论及情商有一误区,认为情商以讨异性喜爱为高。其实,人与人的联结处应是“利”,但内在纽带却是“情”。男女情爱仅其中一种,同事情、战友情、同学情、父母情、儿女情更是,处处牵情。只有高情商者,才能在无边的社会关系网中,居于沟通四面八方,联结千差万别之人的位置。这种人即是没有金钱地位,都一定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
-全文完-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