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箫剑”一篇《不想“精华”的会员不是好会员》,在烟雨红尘文学朋友群里激起轩然大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某本想在文章后面三五两句留个言,表明一下态度了事,但是后来细想,还是觉得很有一些话要说。
显然,想要把话说清楚,就我这个水平,三言两语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那么,干脆罗嗦点,另外开篇说个痛快。
我们作文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这个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古人有云:“文以载道。”又云:“诗言志。”
“文以载道”是在“古文运动”中,唐宋八大家等,针对唐宋以前那些轻浮泛滥的诗赋而提出的。那些诗赋,不是过分注重格律而欠缺内涵,就是只知浮华美艳而陈腔滥调,因此“古文运动”才提倡“文”要言之有物、不陈腐、不表闲情逸致,要追求三代两汉时的“风骨”,要以文济世,歌颂有道者而抨击不仁之事,表现社会实貌,并有益于人格修养。在这里“道”,是指道德、义理等。
一般来说,所有的文章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使是无病呻吟、乱发牢骚的文字,也不例外。但在这些文章里的“道”,只是“小道”、“私道”,这个“道”所关注的并非大众疾苦、社会民生,恰恰相反,它所传播的却是不健康的、消极的、自私的、狭隘的思想和情感,不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所认同。这样的文章写得最好,在我看来也成不了“精华”。
“诗言志”的“志”,在这里,有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指事物,通“识”、“记”;二是指情感;三是指向往、追求。《诗经》三百零五篇,记事、咏物、抒情及写志向、追求,无所不包,就是最好的例证。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作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看的。因此我们对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让人能够看得懂(通俗)、看得下去(有趣味),并从中受到教益及启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向读者传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被读者所接纳,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如果一味地玩深奥的文字游戏,一味地堆砌华丽词藻,让读者看不懂、不爱看、看不下去……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变成了作者的孤芳自赏和自娱自乐了。
我最喜欢看毛泽东的文章。毛泽东的文风朴实无华,他能根据不同的受众,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其最深邃的思想。
举例说明。在井冈山的时候,有一次毛泽东看到一个红军战士正往墙上写宣传标语:“禁止买卖婚姻!”
毛泽东在旁边看了很久,然后对写标语的红军战士说:“这个标语你认为好么?”
战士说:“好啊!”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认为不好!我问你,这标语是写给谁看的呢?”
战士答道:“写给老百姓看的。”
毛泽东微笑着点了点头:“嗯,可是老百姓看不懂啊!能不能这样改一下,改成‘讨老婆不要钱!’?”
红军战士笑了,高兴地说:“好!我这就改,‘讨老婆不要钱!’”
与伟人毛泽东习惯用语的浅白相比,我觉得我们目前所见的不少“精华”文章,却是让人看不懂,看不下去。有的即使勉强看完,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什么是“精华”?怎么样的文章才够得上“精华”?我们提倡什么样的“精华”?
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精华”,文章必须观点鲜明、说理充分、前后连贯、文理通顺、通俗易懂、能最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最真实是抒发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应该是大多数读者喜欢阅读、并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我这里所说的观点鲜明,并不是要求观点一定要正确。观点正确与否,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弄清楚的,但要求说理充分。你提出一个观点,最后要能够自圆其说。如果漏洞百出,谁都可以抓住其中一点、两点辩他一个人仰马翻,这样的文章,你能说他是精华?
我不是文学理论家,也并非一介文人,我和烟雨里大多数的会员一样,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关于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就不再班门弄斧了,免得贻笑大方,日后成为别人的话柄。
再回到文章的开头,说说“湘西南箫剑”的《不想“精华”的会员不是好会员》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评论。
对这篇文章所提及的观点,我虽然不太赞同,但也不至于反对。我倒是对文章后面的评论颇感兴趣。
后面评论的文字很多,我不能一一列举,仅就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列出几条以供探讨:
有文友评论道:“我觉得写文章,一要对得起自己,二要对得起读者。所谓‘精华’,不过是一家之言。现在烟雨里的‘精华’文章,能称得上脍炙人口的又有几篇呢?我觉得把烟雨的‘精华’栏目改成‘人情和功劳’栏目会更妥当些。据烟雨‘精华’资深观察员狼无奔先生分析:‘精华’等于70%的人情加30%的文字功力。这个比例是否准确我不敢说,我只知道吾辈即便有70%的文字功力也不成啊!‘精华’依然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何故?人情缺失矣!”
这条评论引起了许多共鸣,为了剖析‘精华’产生的所谓条件,另有文友评论道:
“‘精华’的产生,一要和网站的管理、编委关系好,谓之人情‘精华’;二要肉麻的吹捧网站,谓之拍马‘精华’,本文可以作为范文;三要其本身就是编委、编辑,只要凑成了一堆文字,自然有人给你精华,他们之间互相轮流评‘精华’,谓之换背抓痒的‘精华’;四就是文章写得确实精彩,谓之真‘精华’,但这个比例只有0·1%的概率!”
虽然言语十分尖刻,说的似乎也不无道理。
但我以为,一个人,不论你是在烟雨里,还是在别的哪里,只要是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情。就是中国共[chan*]党,他的用人标准也一再强调“德才兼备,德为先”呢。什么是“德”?“德”,就是听话。共[chan*]党所要求的“德”就是要“听党的话”。你不听话,我要你何用呢?相信这个意思大家都清楚,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们烟雨里有很多的作者、很多的会员,虽然才华出众,文采飞扬,却是不太“听话”,他们往往只顾着自己每天发文章,很少或从来不去关注其他人的作品;很少认真地、负责任地给他人的文章留言、提建议或善意的批评;很少或根本不给他人以鼓励和赞扬。有时候即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留言,也仅仅只是寥寥几个字:“欣赏了!”、“学习了!”、“好!”。我敢说,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曾认真地看过他所评论的这篇文章!他来这里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已,希望他人投桃报李,也去他那儿看一看,欣赏欣赏他的“美文”。
最近,在烟雨的多篇文章后面,我见到一位朋友这样留言:“欣赏了!请多多关注我的某某作品,谢谢。”我估摸着,他到处乱跑,别人的文章一字没看,就把这段留言活生生地往下面一贴!结果,他的那篇普普通通的作品,引来观者甚众!你说对这样的会员,让其他人知道了其中的真相会是怎么样想?
还有的人,他自己文章写不好,却要到处惹是生非,一天到晚在这里骂人,到那里出气,整个儿不安好心!
今天就有朋友跟我说,她的一首小诗,刚发到烟雨里,就有人在后面留言:“垃圾!”,她说,真是莫明其妙,岂有此理!要批评你就善意地批评呀,你无缘无故说人家垃圾,人家得罪你啦?人家欠你的啦?你说你如此缺德,你还指望有人欣赏你的作文么?
一个没有人品的人,是得不到人们的赏识的。汪精卫,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大汉奸,但他也写得一手好文章。试问,对这么一个民族败类,他的文章好又怎么样?我想,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吃饱饭没事做,去看他的卖国文章!
每介绍一个新朋友到烟雨里来,我都要反复地对他说,要多关注别人的作品、多发留言;对他人要多鼓励、多表扬;即使是批评意见,也要做到语言平和、态度诚恳。我说,关注别人就是关注自己,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不可想象,一个成天只关心自己,无视他人的人,会有很多的人关注他!不可想象,一个没有爱心、没有诚心、没有真心的人,会受到热情的欢迎!假如让我做编辑,对这样的人,你的文章最好,给个推荐就不错了!你说呢?
我没有做过统计,但大家可以用心地去看看,那些被评为“精华”的文章、那些“精华”文章的作者,你看看他在烟雨里发表了多少篇文章?阅读了多少篇朋友的作品?发了多少条留言或评论?如果你愿意,你甚至还可以具体地了解一下,他给朋友的留言都说了些什么?你可以看看他,是不是在认真地、负责地对待他的朋友们?
据我所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是认真的、负责的,他们从来不敷衍了事,他们提出来的意见既中肯,又实在。相信烟雨里有很多优秀的写手,都是在他们的鼓励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不信你看,古刹昏鸦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你去看看她的文章,你能说她的“精华”不是精华?你去看看她的资料吧,就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
从来不说人家好,从来不去关心爱护人家,你的文章写得好又怎么样呢?再说,你的文章有高尔基的好?有鲁迅的好?人家会说,我有时间不去看那些千古名篇,却非要来看你的那些狗屁文章,你的文章写得好与我又有何干?!
只有那些忠诚地关注朋友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忠诚关注。我忠诚地希望烟雨红尘文学频道越办越好!也忠诚地希望:所有来烟雨红尘文学频道玩儿的朋友,文章越写越好、朋友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充实!!!
仓促成文,语言如有过激的地方,请多包涵。
-全文完-
▷ 进入悲秋道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