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探究过,中国近现代史的伟杰——毛泽东为什么能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进而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袖?
从毛泽东个人生活和成长的每一个横切面看,似乎这个“一代天骄”的诞生是天生的,他的成功是偶然的,他的形象是神秘的,他的道路是无法学习的。但是我们把之置于一段较长的历史区间,对其成长道路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规律的流动。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巨人,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是从中国近百年来和“五四”以来的革命运动、革命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产生的人民领袖。
概言之,起作用者:时也,运也,命也。
第一、“时”——时势造英雄
每一个震古铄今的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召唤、孕育和造就的巨人。毛泽东诞生在一个需要“超人”的时代。近现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旧的东方大国已经走向没落,新的程序却不曾建构,内忧外患,这个曾经光辉灿烂的国度此刻已布满了累累伤痕,而曾有过的历史和文化注定了它不甘心沦落,它呼唤着巨人带领民众去赢得曾拥有过的辉煌。正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在战后疲倦不堪的欧洲大陆取得成功。这无疑给正在寻觅改造社会之路的中国指明了一条道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在这充满大国没落的伤感,又激动人心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中华民族自救和解放之路,就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
毛泽东正是顺应时代呼唤,也是时代造就出来的一位巨人。在历史上,政治、文化和个人意志总是交互作用的,体现了社会政治对政治人格发育影响的原理。
然而我们要问:承受同样的历史文化,处于同样时代的人很多,为什么毛泽东能脱颖而出成为最杰出的代表?时代为什么选择他来带领民众从事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事业?
在毛泽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政治人发育的一些特点。同时,毛泽东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促使他成为最杰出领袖的内在因素。这就是毛泽东之“运”与“命”。
第二、“运”一—实践铸大器
毛泽东生逄乱世,加以有强烈的改造世界的意志,因而有着无—与伦比的机会实现个人超越。这里的“运”,不是指毛泽尔“吉人天相”多次化险为夷,躲过灭顶之灾。也并非指其借抗日大势自谋发展,挫败蒋家王朝。而是指贯穿在毛泽东人生际遇中的强烈的实践精神,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首先,伟大而崇高的理想是促使毛泽东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动力。毛泽东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华民族正处于深重的灾难中,生长于山村的他对这点感受最深。诸如农民饥寒交迫、长沙饥民暴动这样惨痛的事实,在他的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在故园的豆油灯下读到《盛世危言》和有关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时,就开始为民族的前途忧虑,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正是在这种责任感驱使下,少年毛泽东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壮语,毅然走出闭塞的韶山冲,到湘乡的新式小学就读。在那里,他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的号召下,他来到了省城,投入辛亥革命军,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大业中。后来,在湖南图书馆自修时,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历史、文学,按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从而下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以后,他不断地探索字宙、世界和人类的真理,不懈地探究救国救民的道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他更是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正是在这种伟大的理想的推动下,他这个农家子弟不懈地磨炼和提高自己的品德、体格和学业。从韶山到长沙,从长沙又走向全国,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中华民族自救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其次,不断地扬弃“旧我”,使他的思想和人生境界日臻完善,在崇高理想的推动下,毛泽东不断探索,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他不断地否定旧我,也不断地造就新我。他是农家子弟,童年和少年时代接受的是传统的风俗习惯和孔孟典籍。那时,他最早的文化心理竹受封建主义的影响,他最早的人格也是传统的。但当他在接受了新思想后,他便抛弃了昨天的我。就思想历程而言,他曾陶醉于早期的改良派学说,后来他又崇拜过康梁,与此同时还接受了孙中山的学说。当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断发展,他马上又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他经常严格地剖析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当他一旦接受新的进步思想时,他毫不犹豫地扬弃自己曾有过的思想。
正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扬弃的精神的贯穿下,毛泽东在寻找救国救民的人生真理的道路上,通过对各种学说、各种主义、各种思潮的比较和鉴别,终于抛弃了各种错误思潮,不断地否定、抛弃、批判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想和学说,终于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
再次,不懈地实践精神,辩证的思维方式,正是毛泽东成长为领袖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中,毛泽东一开始就显示了他那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实践,探求切实可行的改造中国的道路,就是他那颇具特色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体育之研究》一文,就显露出他的这一特色。当时改造国民性问题是“五四”思想家们呼喊得最响亮的口号,陈独秀、胡适在高扬西方近代精神,走的是向西方学习的路子,鲁迅等则以犀利的笔触形象地揭示国民的弱点,使人们在沉思中惊醒,走的是思想改造的路子,当时还是一师学生的毛泽东则认为,应从改造国民的体质,即从体育锻炼做起。求学期间,他心系社会,注重社会实际,决心要改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同时他也不断地进行理沦上的探索,在《伦理学原理》一书的批注中,将“实践主义”作为伦理学上的二大主张之一,要求自己“务须致力于现实”。一师毕业后,他致力于改造社会的各种活动,筹备留法勤工俭学,主编江《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领导湖南自治运动,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领导工人运动,考察农民运动,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井逐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他分析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及现状,作出向井冈山进军的决策,开创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很早便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他总是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注重事物发展的正反两方面,事物发展的相对性,这从《讲堂录》和《伦理学原理》批注中可见。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的思维方式由朴素辩证法走向唯物辩证法,真正地洲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不懈的实践精神使他能掌握中国社会的实践,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而辩证的思维方式总是帮助他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更好地用来指导和认识现实。
正是这二者不断的双向作用,才能使他不断地扬弃思想和政治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使他的理论和决策切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并促使两者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第三、“命”——灵格写春秋
马克思·韦伯在探索权威类型时曾说,有一种“个人魅力型”权威,无疑毛泽东独特而迷人的性格魅力,为理想而孜孜不倦奋斗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人格,卓越的才能,构成其巨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他成为领袖的一种内在的、基本的因素。
早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毛泽东的性格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面。他天资聪颖,求知欲旺盛,他为人诚实,劳动时勤快、踏实,他的组织能力和成熟度也比同龄人强,更突出的是,他富于同情心,从小就敢于离经叛道、抗弧扶弱。他个性极强,对新事物也极敏感,当他得知湘乡县城有一座新式小学时,便不顾父亲反对,一定要去那里上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长沙后,他那与众不同的性格也日益显露出来。辛亥革命时,他毅然参加了正规军。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时,他虽是学校的高材生,但他对有限的课程不满足,对烦琐的校规也极反感,当他认识到自学更有益后,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学校,入湖南省图书馆自学。
进入四师和一师后,他更是有意识地磨炼自己,不懈地磨砺自己的品格和体格。在《讲堂录》中可见他对自己的品格进行了有意识的规范,要求自己日益提高其理想,要求自己吃苦耐劳,不懈奋斗,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实意做事,真心求学。他还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富有朝气,不好利,谦逊等。在一师,他在德、智、体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他具有高尚的理想,勇于探索真理,以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为乐,在日常生活中严谨寡欲,乐于助人。在刻苦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心系社会,利用假期或课余徒步进行社会考察,又时时读报,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他在隆冬时节坚持洗冷水浴,以磨砺意志和体格。他富有胆魄,智勇双全,领导和组织同学缴了毛汝贤溃部的枪,保卫了学校,他敏锐激进的思想,超越常人的组织能力,使他成为公认的品学兼忧的佼佼者。
—师毕业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办新村、筹备留法,抨击封建制度,组织驱张运动,创办书社,领导自治。在这些革命活动中,他以他那高尚的理想和美好的品德,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建党时期的骨干力量。建党建国后,在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和建设实践中,他的个人品德也更加完备。毛泽东那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杰出的领导才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人们,也深深地吸引了普通老百姓,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信任和爱戴。作为躯体的毛泽东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灵魂却彪炳千秋。
-全文完-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