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红帮裁缝起源金甲醉灯

发表于-2007年11月09日 晚上11:33评论-3条

红帮裁缝于19世纪初产生于宁波奉化江两岸。

民间,中国百姓将白皮肤、红头发的外国人称之为“红毛人”。因此,人们常常将这些为“红毛人”缝制西服的人称为“红帮”裁缝。

“红帮”,又是脱胎于宁波地区的“本帮裁缝”。“本帮裁缝”是诸多宁波能工巧匠群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帮裁缝”也称“中装裁缝”,发源于宁波地区的慈溪﹑宁海等山区小镇。这些地方居民世代以务农为生。但农业上的收成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人们不得不从事其他一些行业维持生计。其中,一个重要行业便是裁缝,缝制的都是传统的中国服装。

据史料记载,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慈溪(今慈城)中装裁缝已在京城缝制官服和便服,他们手艺精湛,出品优良,不断受到朝廷的赏识。

清光绪31年(1905年)位于北京前门的《财神庙成衣行碑》刻有73位浙江宁波慈溪裁缝姓名,足以证明。

另据在宁海前童的《塔山童氏谱志》记载,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前童镇沈坑岙的童汉贤、童汉攀二人于“三北创成衣作场”,后族人纷纷加入,由“沪拓业至汉口等地”,“总计成衣工约三百余人”。时有“300把剪刀之说”。

那么,中装裁缝又是怎样成为红帮裁缝的呢?

清乾隆年间,鄞州姜山孙张漕村张尚义东渡日本以裁缝手艺谋生,在缝补西服过程中渐渐撑握了西服工艺。他回国后与他的儿子张有舜重去日本,在横滨开设“同义昌西服店”。1921年7月《上海总商会月报》“横滨华侨商店之调查”一文载有张有舜、张有福在横滨开洋服店的记载。此外,张有福还在东京开设“福元罗纱店”的同时,又在横滨开设“公兴昌洋服店”。回国后他又在上海东熙路(今长治路)里虹桥堍开有“东昌西服店”。

此后,先后带动孙张漕村周围有100多位村民迁居日本学艺。初步调查,孙张漕等村子,至少有20家西服店分别开设在东京、横滨、神户城市。

清末《孙氏宗谱》记载第五十三世的孙通江(1850年—1900年)“东渡扶桑,经营商业”,在日本神户开设“益泰昌呢绒洋服店”,距今100多年。

从历史资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红帮裁缝是在海外刻苦学会了西服技艺,回国后在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创业,结合中国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帮服装技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甲醉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仙灵岛灵儿点评:

观察细腻,文笔细腻。
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3]个
谢一民-评论

我正在写<西阴文化与嫘祖养蚕>,
想知道’东渡扶桑,经营商业’。’益泰昌呢绒洋服店’当时的包装是是否印有’西阴’二字?
想探讨出一个真实。期待回音!
  【金甲醉灯 回复】:你好!感谢你阅读。据我掌握的早期日本洋服店包装纸实样,包装纸中间写的是本店的字号“益泰昌”,左右则写经营项目,没有“西阴”这个字。
十分赞赏你对历史文化的执着精神,希望以后多多赐教。 [2007-11-10 12:13:29]
  【谢一民 回复】:就此交个朋友吧,在这里认识我特别高兴!希望您以后多注意这方面的消息,谢谢了!拜托了! [2007-11-11 8:12:41]
  【金甲醉灯 回复】:行,我一定会多加注意! [2007-11-11 20:34:50]at:2007年11月10日 清晨7:13

寻找秋天-评论

你是红帮研究的专家,真的很欣赏了。
  【金甲醉灯 回复】:夸张了,谈不上专家。 [2007-11-12 14:54:03]at:2007年11月11日 晚上8:41

文学挚友-评论

朋友你好!好久不见你写东西了,在忙什么???
  【金甲醉灯 回复】:呵呵,彼此!彼此! [2008-3-18 16:44:13]at:2008年02月26日 晚上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