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试论中国文学和哲学、史学渊源点滴南方夜雨

发表于-2007年11月09日 晚上10:28评论-2条

解读中国文学必须对中国的哲学和史学有一个大至的了解,中国的哲学、史学与文学息息相关。首先要理一理中国哲学发展的思路。除了儒教之外,道教、佛教都信神。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道教主张无为、清静,一切顺其自然,不为而治,主张与世无争。主张炼服仙药以求升仙或长生不死。“小国寡民,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他,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教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道教产生于东汉未年,因尊奉黄帝和老子作教主,又叫“黄老道”。 佛教宣传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思想。劝尽可导人们信佛,行善、积德,忍受今世的一切苦难,以换取来世的幸福,劝告人产不要反抗。唐时道、佛教盛行,佛教的流行,寺院经济的膨胀,引起信儒家思想的世俗地主的反对,“不忠不孝,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韩愈指责佛教费钱财,使民穷且盗也,违背儒家伦理道德。《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对地府、道教、天界玉帝和佛教的全面嘲笑(佛教教主玉来还叫他的手下以佛家要吃饭为由向唐僧师徒一行索贿,是对佛教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的嘲笑)。道教最高的领袖是三清太上老君。佛教最高的教主是如来佛(此外还有观音)。地府是阎王,天界是玉皇大帝。秦汉时经学的产生。经学是在焚书坑儒的基础上产生的,郑玄为代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神权、皇权、族权、夫权这四种权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紧紧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束缚农民四条极大的绳索。 三国两南北朝文化产生玄学,将道家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而形成新的唯心主义思想。把老子、庄子、易经三部书称为“三玄”。 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恢复周礼的礼治和大同思想,严格遵守周礼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绝不允许有人犯上作乱的行为。提出中庸思想(仁与礼相统一的方法)。宣称从尧舜以来的儒学到孟轲中断,现由他来继承,他的儒道,以仁义为基础,又继承和发挥了董仲舒的传统的天命论。把封建等级秩序说成是天定的人性。他的思想到宋代朱熹等人的发挥,形成了理学。理学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家学说。程颢认为理是一种精神的本体,它生出万物,又是万物的普遍法则。要人们修养心性,灭掉私欲,以明天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朱熹则认为封建的伦理纲常则是理的表现。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用封建道德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明清还是程理学。李贽公开反对孔孟儒家的思想,敢于打破千百年来对孔子的迷信。认为儒家经典非万世之论,只不过是史官过分赞美之语,是儒家用来欺骗别人掩盖自己丑恶的口实。他反对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认为人要吃饭要穿衣,是不能无欲,揭穿了从孔孟以来到宋明理学家只讲义理不谈功利的虚伪说教。反对用德礼来禁锢人的思想,束缚人们的行动,主张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各从所好,各施所长。遣责道貌岸然如同猪狗、举世颠倒,吏治腐败、国势衰弱。李贽是明清之际反封建启蒙思想的先驱。

其次,文学与中国历史密不可分。周朝的礼制、春秋战国时代的民本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玄学。两汉统治中国的近二百年。唐朝统治中国的近三百年(“安史之乱”)。元代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近百年(取消了科举制度,“九儒十丐”没有出路)。明朱元璋父子专政70年,弑人如麻,文字狱频繁,明中后期由皇帝专政变成了臣官(不男不女的太监)专权。东汉、唐中后期、明中后期是都是大臣官专权,这些臣官目不识丁,不懂文化,所以对文化管理不严。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其时已在东北称帝立国的满清统治者集团,在明朝降将吴三桂的协助下,击溃李自成军,占领北京,揭开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此后又经过四十年的征战,统一了中国,出现“康乾盛世”。晚清中国国势艰难,列强想爪分中国的意识强烈,国内租界多的是,有志之士想救中国,一方是以孙中山推翻封建制,,另一方是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主张政治改良为主。周朝春秋战国两汉时有《浣纱记》、《史记》、《论六旨概要》、《汉宫秋》、唐有《长生殿》、明有《桃花扇》、清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这些文学著作都是时代历史的产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方夜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凤凰点评:


作者在此文的题目上定位很高,但冰凤凰个人认为,中国的文学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哲学又恰似一只鼎,儒道释三教便恰恰是鼎的三只脚,缺一不可。要想明白地阐述任何一教的哲学思想,都不是三两千字的语言如蜻蜓点水、触及皮毛式的介绍,便可表述清楚,完成这个重大的命题。比如说,在阐述这三教哲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一下这三种哲学的异同与相互之间的影响等。因此,建议作者整理一下思维以及语言,然后把自己的个人看法写出来;而不仅仅是组合一堆资料,被前人的辉煌,掩盖了自己的光芒。

文章评论共[2]个
谢一民-评论

好文章,就是文字少了点,未尽其意!问好!at:2007年11月13日 凌晨3:38

楚辞-评论

南方夜雨什么时候又涉足哲学啦?不错支持!
  【南方夜雨 回复】:感谢支持!下面跟贴:楼上的高见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自己的理论主张。但本文只是试述文学与哲学、史学的点滴皮毛关系,本人重点感兴趣的是文学,而在对文学的学习当中自觉地悟出其实文学和哲学、史学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史学。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是难于把握中国文学发展思路的渊源,作者并非想深入研究三者的关系,本人也不是简单地组合哲学和史学的一点资料,而是想说明文学与史学、哲学关系很大。 其实中国的文学作品的材料来自历史,文学作品是历史的高度浓缩,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高度浓缩的镜子,不具备一定的史学基础,去研究文学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或者说难于把握文学作品的全貌和精华所在;而哲学是文学作品的基础,任何文学作品的思想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上。如苏轼其文学作品中多流露道教的思想,《三国演义》、《水浒传》其文学思想多倾向儒家的思想。还有中国的文学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话题尚需考究。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学比较早出现的是《山海经》、《诗经》等民间非官方所作的文学作品。而《论语》之文学作品或者称是哲学作品是在《山海经》、《诗经》之后产生的。 [2007-11-18 16:49:36]at:2007年11月18日 下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