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受人尊崇。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知识的增长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在不断改变,相应,教师职业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我们知道,适度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在日常活动、工作中产生焦虑不安,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也会产生一些失调反应:如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低、工作效率差等。
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
一、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不同期望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经济的提高,教师更是扮演着微妙的角色,社会中每个人对教师都有着各自的期望,他们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等,期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的家长要求教师应博大精深、无所不晓;期望教师是模范公民的人要求教师应勇于牺牲自我;将教师看作是纪律的维护者的人,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将教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照顾周到。而当教师不能达到他们心目中的衡量标准时,教师的角色在他们心目中便开始暗淡下来。
二、“减负”与一些残存的教育制度的矛盾
根据教育部减轻课业学生负担的指示,强调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鼓舞教师的工作热情,减轻教师工作中的压力。但由于一些学校中仍存在着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权衡教师教学优劣的标准,结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工作压力不但没减轻,相反地增加了一些“表面化”的工作。
三、市场经济对教师生活的冲击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商品意识不断对教育的影响和渗透,“两袖清风”的教师生活开始不稳定,在教学中,以“园丁”或“蜡烛”精神为居的教师开始不能够静心教学。
四、自我期望过高
一些教师在工作上总要求尽善尽美,在教学中承受着一些心理压力,如担心公开课上得不成功,担心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不出成绩,拿不准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看法等,一旦过高地期望目标不能实现,便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那么,如何解决教师的工作压力呢?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自我价值的认知。
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担负的角色。教学工作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扬长避短。不一味追求“完美”。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职责,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其次,社会对教师应给予确切、积极的评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知识与道德的化身,但不是完美的,社会各界对教师不仅要给予期望,更要给予鼓励。教师能否能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勇于向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挑战。
总之,人格平衡、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健康接班人,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努力调节、积极奋发,更需要全社会人士永久支持教育事业!
本文已被编辑[冰止乙醚]于2007-11-9 9:28:1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岑上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