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衣而不执,食而不味
诗 云:俱言好马配良鞍,鸟为食亡人为财。
孰料饥寒身外事,一心持正百窍开。
衣食为生存之本。神有神的身体,人有人的身体,诸神给人体设置的状态之一:饥则务必进食,寒则务必著衣。至于诸神,倘若著衣,必非人间的衣饰;倘若进食,亦非人间的饮食。神的状态只为修行者知悉,决非凡夫俗子可以臆测。我只是说,当人执著此衣此食之际,神并不如人这般算计;人所执迷的任何物什,在另外的时空都不值一提。
衣食的功能之一,自是御寒与充饥。稍后,人亦借以遮羞与体味。再后,衣食各成文化的一支,为许多人穷其一生而津津乐道。无论人类如何理解与发挥,都在神的安排之内。关键则是,人必须领会神赐衣食的根本意图:使人存活,以便在既迷且苦的环境历炼;使人精益求精,以便从技艺之中悟会真知;使人超然于丰衣美食、粗衣糙食之外,以便识透尘世的一切幻象。
衣食于人的存活,人人都能感同身受。衣食于人的教化,非经诚心实意的体验与创造,决不足以捕捉。譬如厨师,他做每一道菜肴的心态,直接决定味美或味劣,也直接决定于人有益或有害。味道并不仅是各种物质成分的简单搭配。人们首先强调原料,其实原料的好坏,主要在于制作者的心态;其次强调厨艺,其实厨艺的最高境界,是在烹调过程之中满怀诚意与善念。心性超拔,必虔诚对待每一种原料与每一种炊具,必对饮食者中的任何一位深怀敬意,必在操作的每一环节首先为他人着想,必使食品的每一细节折射天道、人伦的内涵。
再如衣饰,为何僧、道与基督徒不同,为何黄种人与白种人不同,为何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不同?因为其所来自的天国世界不同,各个世界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各时空的特性与觉者不同,各觉者所证悟的法理不同。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民,一朝臣民一朝文化。我们深入探究各族服饰及其习俗,多少可以感知他们的背景与因素。
而今之衣食,已经变异非常。饮食径往奢华、铺排、刁钻、奇异的方向发展,恨不吃尽普天万物,包括婴尸与龙肉。衣饰径往裸露、怪恶、变态、悖乱的方向发展,恨不真似妖精或鬼魅,突然吸引亿万人的眼球。何也?心无道法,心即失去方寸与美感,只能从险怪、离乱、反常的角度寻求刺激与发泄。人由欲望支配一切,人又深陷其中而忘乎所以,因此对于衣食的任何追求,都在加快毁灭自我的速度。
用心于衣食,本无可厚非。借衣食而张扬劣性,滋生恶念,祸害他人,势必走火入魔。仅仅为美味而美味,为华服而华服,为奢侈而奢侈,同样误入歧途。正道则在:食而不味,口断执著;衣而不执,心无好恶;纵缺衣少食,亦安之若素;纵山珍海味,亦不动不惊;制作者无轻忽取巧之意,消受者无厚此薄彼之心;处处以良知忖度,时时从天意打量;进则体察各种用心之苦,退则反省自我言行之失。足矣。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