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逝去的重阳和经典程金晗

发表于-2007年11月07日 下午4:05评论-2条

岁岁重阳,千载如斯。古人重阳登缭然之丘峦,品泠然之水酒,戴茱萸之佩饰,或是游子抒思亲友之怀,或是阖家感相聚之乐。而今天的重阳却早已被埋没在疯狂的摇滚和美味的可乐之中了。也许我们并非追求形式的存在,只注重精神的传承,然而前年的中华精神又传承下来多少呢?

像《百家讲坛》的热播,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历史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饥渴与关注,可另一方面也突显出现代人长期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及精神的空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些经史子集早就存在了,可为什么我们以前没有去品读它们呢?而等到别人解读的时候便像发现了新大陆?这固然与这批学者的文化魅力有关,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甚至从来就没有特意的去感悟过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的原因我很赞成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文化本身是可爱的东西,需要改变的是文化的传播方式”。我们是怎样传播的呢?老师从小便让我们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正如南怀谨老先生所说,我们对古文化的讨厌也是从此开始的。老师大都轻描淡写的解释道:“学习知识要经常去复习,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呜呼哀哉!如果真是这样,我看倒应该改成“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了!对于儿时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还记得吧!其实纵观整部论语就可以知道,这里的“学”是孔子所谓“学问”,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经验,而“习”也并非是复习,而是“见习,实践”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到的做人处事的经验,要随时随地的见习它实践它,这难道不是很高兴的事吗?”。这就难怪了,我们一开始就被一些不确切的说法给弄迷糊了,还自以为得之以。老天,要是孔子的智慧就是那样简单讲不通,怎么还会成为大成至圣呢?同时也就无怪乎大家从小就不喜欢经典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反思。

那么为什么说现代人精神空虚呢?中国社会现在上下都处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中:经济上一味求效益,求增长速度;科学上只讲求成果,讲求是否能马上转化为经济效益。殊不知经济的高增长给环境带来了什么?给后代带来了什么?科学技术的真正进步那一个是一天两天的事?而现代的年轻人更是在对前途的担忧和对人生的迷惘中徘徊,学业事业社会的压力使他们精神日益焦虑,越来越浮躁,更有许多迷路的羔羊甚至选择了吸毒。这一切对文化的传承的打击都是致命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耐不住性子,一味追求出书出名和经济利益,这样的书他的价值性到底有多大?他们不仅不能以文化的清净来涤荡年轻人浮躁的心灵,甚至还加速了文化精神和青年一代的决裂!这样又谈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像于丹的《论语心得》,就其个人感悟来说是相当启迪人心的,但就学术研究来说,稍有研究的人就会感觉出它的牵强与浅薄。而大部分的读者则又要靠这些学者去了解中国文化,这样不断循环,中国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根基就一代比一代更加动摇。而如果真的失去了中国千百年来文化精神的沐浴和洗礼,人们精神的空虚就是必然的。我们看到有些人,他们越是追求物质的刺激与享受,越是把头发染的五颜六色,越是拼命的在摇头中麻木自己,越是裸奔,就越发的表现出他们精神的空虚和脱离了传统文化精神的悲哀!

千百年前的大成至圣和诸子百家为中国铸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根基,而连接这个根基和我们之间的纽带则是那些生涩的“老的掉牙的,酸的掉牙的”经史子集和历代文献,想一下你对她们的主观感受,你就会明白中国文化精神离现在人的距离。学者们的解读毕竟只是他们对历史和经典的看法,是被个人过滤过的。要想体验和感悟那些弥伦天地的中华智慧,最终还是要自己去慢慢的品,仔细的嚼呀!只有这样才会有自己思想上精神上真正的进步啊!而这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做学问的过程是寂寞的,唯有以宁静的心灵观察和感悟才能跳出这个浮躁的氛围,不受其左右。

莫让重阳逝去!莫让千载文化精神逝去!莫让一个民族的灵魂逝去!…………

程金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程金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传统文化,主要是成了专家学者们的事了,平民百姓就难得接触,所以就显得神秘晦涩,就更没人懂了.

文章评论共[2]个
dontbearer-评论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很多传统随时代发展逐步被遗忘!
  【南华仙人 回复】:也许真的有一天我们的文化真的会被遗忘,但愿我永远都不会看到.谢谢关注 [2007-11-10 17:39:11]at:2007年11月08日 早上9:16

云桥之上-评论

欲速则不达 欲罢则不能at:2008年07月16日 下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