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谁在伤害我们的善良?渴望蓝天L

发表于-2007年11月06日 晚上8:27评论-7条

前几天看了一期道德节目,说的是一个老太太在下了公交车后摔倒了,一个小伙子刚好从另一辆公交车中下来看到了前去搀扶起老太太,看样子老太太摔的不轻,刚好旁边一个大叔目睹此景热心地用自己的手机联系了老太太的儿子,当儿子匆促赶过来时的确发现老母亲有点严重,在谢过小伙子后想送母亲去医院,可觉得自己一个人力量有点微弱就请小伙子协助他把母亲一起送到医院,小伙子想好事作到底吧就一起去了医院。在医院的过程中,小伙子跑上跑下,还帮老太太垫付了二百块钱。这个小伙子很高兴,毕竟帮助别人就是给自己快乐。就在一切结束小伙子就要离开时,老太太的诊断结果下来了,说是股骨颈骨裂,反正是很严重,后绪治疗也很麻烦,就个时候老太太改口了,说是小伙子撞了她,不让他离开。这一下小伙子瞠目结舌,明明是自己见义勇为怎么就成了肇事者了呢?

事件就由此引发。用老太太的话说如果不是你撞了我怎么会送我去医院,还如此热心地垫付二百块钱,小伙子大惑不解,怎么我助人为乐就引发了一场纠纷呢?总之是各有各的道理。于是在这种争执下就开始了一场诉讼。老太太将小伙子告上了法庭,要小伙子赔偿她的一切损失,到最后说是统计了十三万之多。小伙子自然据理力争说是要将申诉进行到底。一个简单的事件在那座城市是沸沸扬扬,人们就该不该见义勇力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那个用电话通知老太太儿子的热心大叔义愤填膺,上庭为小伙子作证而老太太居然说不认识他,那个大叔愤怒了,从移动公司调出了当时的电话清单,虽然如此法庭却不能就此证明小伙子没有撞倒老太太,因为那个热心大叔也并未亲眼目睹是否撞人的关健一刻。是的,这是一个法制社会,断案的根由也讲求的是证据,在双方不能举起相应证据的情况下,责任就只能一分为二,后来法庭叛小伙子承担百分之四十的责任,赔偿老太太各项损失四万多元。

其实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据说老太太刚到医院时和她儿子还对小伙子赞不绝口,说多亏了他,感激之词不言溢表,当诊断结果出来面对一笔数目庞大的后绪治疗费时她和她的儿子心理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也许是看到身边刚好有一个合适的热心人,让他来分担自己的医疗费是他们当时的想法。小伙子坚持到底是因为坚信自己没有撞人,天地自有公理,自己一个善良的义举竟会招致如此麻烦,这个后果是他当时没有想到的。

看到这里时我只想到了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至于法庭怎么判决以及是否撞人的真相已经是另一场讨论了。我所感触最深的就是该不该去助人为乐,该不该去作现代的活雷锋?

老太太在医院否定小伙子是帮助她的时候否定的也许就是她六十多年的人生。当与经济有关的利益扯上联系时,真相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场事件中如何来降低自己的损失,以至让别人来弥补这个亏空,不管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恩,这个时候道德和良知已经被抛掷脑后。而这个小伙子在后来别人对他的采访中说假使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自己决不会再出手相助了,这个答案在别人听来倍感无奈又在情理之中。试想有谁会愿意在帮助人的前提下给自己招致莫大隐患乃至在经济上的损失?他说的不会也许也就是对以后人生态度的否定,从此社会上将又会少一个热心肠的人。

孩子问我,妈妈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事该不该去施以援手呢?我无言以对。老实说如果就是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我未必也能摆出一个高姿态来。现代社会中,虽然阳光灿烂的温暖占的也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但冷漠自私猜忌怀疑还是像隔了一道道墙横亘在人与人的心灵之间,不和陌生人说话,处处提防,浑身上下戴着重重在壳随时进行自我保护,这都是在实践中以及别人的事件中给自己累积的经验。有太多事例在证实义务助人后麻烦不断,听多了看惯了这样事有谁还会想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呢?我们都说构建和谐社会,可是和谐社会更需要的是我们道理品质的体现。更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的少了,有人摔倒搀扶的少了,拾金不昧的少了,乐于助人的事就更少了……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我当然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我们从小学起老师就教导我们作个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并且我们最初也是这么作的,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之间的信任开始变得脆弱,是谁在伤害着我们的善良,又是谁在掠夺我们的良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充斥着我们的内心?是经验吗,还是教训?难道善良真的就是善良者的负担吗?

帮助别人是好事,它可以让我们使别人快乐的同时体验自己的快乐,问题是简单的助人为乐为什么会在某些关健的时候就会变得不简单就会说不清呢?所以渐渐地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冷漠,这是不是就是我们道德品质的流失呢?

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亲历的还媒体披露的一些不公正的一些有悖良知的事件都会引起我们的不满,对道德人心的不满,对社会规则的不满,对司法机构的不满,对权力倾向的不满,这些不满会导致我们愤怒也会使我们的心态发生变化。当然,这些愤怒也正是体现了人们心中对正义的向望渴求,我们还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处处阳光的环境里,而这个处处阳光就需要在言语上和行动上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改变,任何时候美德都是推动社会的枢纽,道德更是规范我们心灵的戒尺。

我们需要一起来努力,因为我们本身都蕴藏着良知的本性,不要让我们的眼里只是冷漠,更不要让我们的善良来遭受伤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渴望蓝天L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止乙醚点评:

善良遭受了伤害,人就会变的冷漠。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文章用事例说话,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果语言再凝练些,阐述再深些,会更好。

文章评论共[7]个
冰止乙醚-评论

这是作者在烟雨发表的第一文吧。问好,继续努力。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8:35

渴望蓝天L-评论

谢谢大家支持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8:49

踏雪寻梅2-评论

我们本身都蕴藏着良知的本性,不要让我们的眼里只是冷漠,更不要让我们的善良来遭受伤害!同感.问好了.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9:11

嘟嘟-删除回忆-评论

我也有看。。觉得吧。。人的道德怎么都金钱给蒙蔽了。。记得当时记者问这位年轻人以后还会不会这样做好事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很坚决的就是应该不会了。。心寒了。。明明去帮助别人。。可是。。哎。。问好作者!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9:27

泽华-评论

当良知遇到金钱时,竟然如此苍白无力,恐怕下次遇到的时候,你我都不会援手了!
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9:57

翔少-评论

作者讲述的南京发生的一件真实事件,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法院作出那样的裁决,真是令人深思!善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慢慢的被遗弃,这是社会的悲哀,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想那将会是我们民族的悲哀!at:2007年11月06日 晚上10:06

牟文勇-评论

学习了at:2007年11月11日 中午2:30